藏羚羊的故事教案(3)内容摘要:
再现父爱 (1)、那只老羚羊比先前消瘦很多。 猜猜看 : 老羚羊为什么而消瘦呢。 在过去的半个月里它是怎么度过的。 (2)、 老羚羊慈爱的目光在小羚羊身上扫来扫去,还不时用嘴去蹭小羚羊的后腿。 反复朗读,引导学生谈谈这一对父子相互会说些什么呢。 (3)小结:从冒死截车到目送小羚羊安全离开再到迎接小羚羊康复归来无不显示出伟大的父爱,这真是父爱情深啊。 板书( 父爱情深 ) 领悟科考队员的美好心灵 ( 1) 文中哪些句段又最能体现出科考队员对小羚羊的关爱呢。 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感受人物的美好心灵。 抓住词语:赶紧、小心翼翼 及一系列动词,感受科考队员热爱动物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 思考: 此时老队长心里会想些什么。 ( 2) 他们担心小羚羊因为不能行走,会饥渴而死。 经过一番商量,大家决定将受伤的小羚羊抱回车上,等到伤愈后再放归自然。 抓住:担心 决定 进一步体会良苦用心。藏羚羊的故事教案(3)
相关推荐
样的图形。 ( 2)小组合作完成至少一种面积计算方法。 引导说说分成的每个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 3)全班交流多种方法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指导运用多种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P23~24,集体交流。 ( 1)练习四第 4题 点拨: 分:梯形面积 +长方形面积 补:正方形面积 — 三角形面积 ( 2)练习四第 5题 辅导学生不规则图形分成的两个不同梯形的上下底分别是多少米。
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这个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几个顶点。 分别指出三角形的 3 个顶点、 3 条边和 3 个角。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在三角形上标出“顶点”“角”“边”。 75 页“试一试”。 (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说说各自对题目的理解。 ( 2)学生独立在教材的方格纸上画一画后,教师展示学生的画法。 ( 3)观察比较。 提问
3、欲宠荣其父祖 D敢不承教而加详焉答案 项与例句皆为名词作动词。 A 项名词作状语。 C 项使动用法。 D 项形容词作动词,详加考证。 6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A其将安近B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C其心欢戚无异庸人D近世人因言事亦有被贬者答案 项与例句皆为省略句。 A 项宾语前置句。 B 项被动句。 D 项被动句。 二、阅读理解(2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2)说说两类题操作上的不同点,小结用计算器计算混合运算的方法。 三、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1.第 112 页第 18 题。 (1)引导学生读懂统计图,依次回答下面的多个问题。 提问:条形统计图包括哪几部分内容 ? (2)统计图中的多位数怎样读 ?(可以先分级,从高位一级一级往 下读,每级末尾的。 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 或连续几个 0,只读一个零 )
2、表达文章中心的材料。 搜集的材料要经过筛选。 (2)安排好线索,一线串珠。 线索是连缀文章全部材料的脉络,文章的线索有以下几种:以景、物为线索,以人、事为线索,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3)点明意旨,画龙点睛。 在文章的关键地方,用一两句话深刻揭示文章的主旨,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种使中心明确的技巧就叫“点明意旨法”。 对于议论文来说,首先必须提出中心论点,就是“点明意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