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命题比赛试卷 (6)内容摘要:
2、倾听灵魂深处的声音。 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 (原创,目的是考查常用字在语境的正确字形。 )A不久,第一阵鹤群映入眼帘,南侧蜿蜒群山的苍穹深处,浮现出一排黑芝麻粒般的小斑点,清晰可辩。 B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 “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笑,原来他衣服的纽扣错位了。 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那样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王军填写从小学开始酷爱写诗,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写了 200多首诗歌,同学亲切地称赞他为“小诗人” ,用这个雅号叫他真是恰如其份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选项有原创, 3、有改编。 目的是考查常用词的正确使用。 )A. 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沉湎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B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C许多网友转载了用微波炉烹调食物会致癌的文章,专家指出,这种骇人听闻的传言没有科学依据,微波炉加热与常规加热对食物的影响基本相同。 D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大家希望能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改编,目的是考查学生常见语病的判断能力。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 B. 在与阿汤 5、次的学生。 )(1)吾日三省吾身: _ ? _ ?传不习乎。 学而(2)_ , _。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 )(3) 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端庄自重的句子是_ , _。 (4)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有两句诗含蓄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然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它们是:_ , _。 (5)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堪称“壮词”:既有“沙场秋点兵”的壮阔场面,更有“_ , _ ”为国建功、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也有 “可怜白发生”的悲壮情怀。 (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哲理的名句是:_ , 6、 _。 (7)有的家长寒暑假让孩子出去打工,正如醉翁亭记中所 谓“_ , _ ” ,目的在于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分)(原创,根据杭州日报透露的杭州中考可能出现的变化命题。 )(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 分)A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 阿长与山海经 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 孔乙己 故乡 社戏则选自呐喊。 B.孙权劝学 香菱学诗 我的叔叔于勒分别出自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清代的小说家曹雪芹、法国短篇小说家莫泊桑之手。 C. 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培根随笔的作者被马克思称为“法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7、。 D.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李鬼。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以绳技或在绳子上跳舞的技术来选拔官员的; 他第四次出游,来到慧骃国(国名),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 (2)阅读下面简爱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 你不是想错了吗。 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 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也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个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这段 9、外面。 树下,是人们的乐园。 老人们摇着蒲扇下棋,姑娘媳妇儿聊着家常纳鞋底绣花,孩子们最是快乐,撅着屁股趴在树底下逗蚂蚁。 老张是小院的主人,也算是老槐的半个主人。 他喜欢那份热热闹闹的烟火气,树下纳凉的老街坊、过路歇脚的陌生人,来了,拿张小凳来杯茶水,三言两语,就聊成老友。 过日子,要有人气。 老张家的日子,在那份热闹的人气中蒸蒸日上,越过越红火。 儿女们一个个长大出息了,回头将家里的旧房旧院翻整一新。 老张熬成了家里的爷,有事无事拿把宜兴紫砂小壶,坐在老槐树上的石桌边不紧不慢地啜。 老张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他挺感激那棵老槐树,也待它好。 春天里,他在老槐树周围挖上一圈深沟,将发酵好的土肥填上,再浇足水,老槐就 10、像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一下子返老还童。 夏天来时,长疯了,那叶子油绿发亮,密不透风,将整个小院笼在一片清里。 老槐树身上出现几个莫名的洞,害虫钻的。 那洞就像咬在老张的身上,找来针筒,找来药,按比例兑好,给老槐树打针,绕着树来来回回找,一个小洞也不放过。 一棵树的寿命长短,有时候不在于它本身,不在大自然为它提供的阳光雨露,而在于最初那颗种子的选择,或者说在于人的选择。 儿子回来,把他的生意触角伸到了小镇,伸到了他们的老院里。 他要将老院的房子全部扒倒,建吊脚楼,搞农家乐。 小镇上的旅游业日渐火起来,可小镇上的餐饮住宿服务还远远跟不上,老张的儿子嗅觉灵敏。 盖楼,老槐树是第一个要挪开的绊脚石。 挪,只有死。 不挪,也 11、是死,得锯掉。 儿子说得唾沫星子乱飞,老张听得脸红脖子粗:你休想打那棵树的主意。 老张和儿子的较量就从那天开始。 老张拼命守护,儿子拼命要砍树。 老槐树是当地林业部门注册上号的,要砍掉它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 那些天,儿子似乎消停了些,不再提砍树的事,偶尔还会对老槐树关心一下,提桶水浇浇它。 老张却不晓得那棵老槐树是怎么回事,他发现,一树油绿发亮的叶子慢慢失去光泽,慢慢打卷泛白。 那个夏天还没走,一树叶子就开始簌簌地落,像衰老人的发,止也止不住。 老张看着那一地惨绿的枯叶,心疼得掉泪,却没有任何办法。 那棵老槐,正在慢慢死去。 小镇上的人,也很少再到老槐树下扎堆聚集。 往日的好时光,也像那一树飘落的叶子,一点一点的飘 13、,掺到水里,时不时给老槐树喂一点看儿子满脸的愧与悔,老张心里说不出啥滋味儿。 8文章三次写到儿子对槐树的不同表现,请简要概括并说明其中原因。 (6 分) (引用学优网上该文的阅读试题第 1小题,考查其阅读与概括能力。 )9请分析下列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4 分) (原创。 目的是既考查学生品词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1)那洞就像咬在老张的身上,找来针筒,找来药,按比例兑好,给老槐树打针,绕着树来来回回找,一个小洞也不放过。 (2)一棵树的正常死亡。 10请简要分析第二段文字在文中其说明作用。 (3 分) (原创。 目的是学生对该段落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明确段落的内容与文章主题表达及文章结构安排。浙江杭州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命题比赛试卷 (6)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浙江杭州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命题比赛试卷 (1)
2、出浴美人,舟行寂寥的湖面,游人沉湎于氤氲的云气中,如梦如幻,喜不自胜。 汽油弹等对抗性表达方式有诸多弊端,老百姓开始相信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要好得多。 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有“钱塘第一井”之称,老杭州几乎无人不晓。 在杭州人口口相传的故事里,著名的张小泉剪刀、朱养心膏药都因这几口井而相得益彰。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原创】A
中彩那天教学课件(2)
同。 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 母亲拉着我的手,走到桌前,抚摸着我的头,和蔼地说:“孩子,你来看看这两张彩票,哪不一样啊。 ” 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 K字。 ( ) 母亲告诉我: “ K字代表库
浙江杭州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命题比赛试卷 (7)
2、C(3)当它戛 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A BC)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 分) (原创)A寒噤 喧嚣 擎天憾地 瘦骨嶙峋B帷幕 蓦然 妇儒皆知 眼花缭乱C蓬蒿 萧瑟 顾名思义 张皇失措D臆测 阔绰 顶礼膜拜 豁然惯通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原创)A人口多,资源少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控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