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萧山区2016高三高考命题比赛历史试卷10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2、间无信任可言 为君主专制出谋划策 成为君权神授的思想来源A B C D13、 (改编) “尚书六官,各有所职,倘无折中,则恐互相推避, 故总摄以宰相。 宰相亦虑有未周,见有所偏,乃先之以中舍之杂判又继之以给事之驳正,此等制度,可谓宏大又兼精密。 ”这段描述应为A秦代三公九卿制度 B汉代中外朝制度C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D明朝的内阁制14、 (改编)据道光苏州府志记载,晚明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 该史料用来研究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增多市民阶层已经有相当数量 雇佣劳动的出现具备可能A、 B、 C、 3、D、15、 (改编)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所见: “一 儿童教育周密;二 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 小工厂租给私人”。 据此推断,蒋介石访苏的时间和目的最有可能是A、1918 年,代表国民党参加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庆典B、1919 年,五四运动后赴苏俄学习救国思想C、1923 年,受孙中山委派寻求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帮助D、1940 年,寻求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援助16、 (改编)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瓦解之表征。 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 这一评价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肯定了 5、热点问题是A抛弃“左”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 B开放沿海 14 个港口城市和经济开放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地区19、 (改编)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是世界古代史的一些表述,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选项 史实 推论A 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 是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根本原因B 古雅典的民主政治 是近代西方代议制产生的根源C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使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D 万民法的形成 确立了罗马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20、 (改编)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 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 6、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A. 英国 权利法案 B 德意志帝国宪法C法国1875 年宪法 D美国1787 年宪法21、 (改编) “自由过少会带来停滞,自由过多则造成混乱。 ”意图解决这个问题的有:自由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A. B. C. D.22、 (改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阵营的部分大国领导人在一些地点举行了四次重要会议(如右上图) ,其先后顺序是:A B C D23、 (改编)我国电影界泰斗周传基教授认为,电影的“本体是由媒材决定的” ,电影的媒材是“自动化的纪录机器” ,因此电影的本体是由这种“机器”提供的“光波和声波这两个元素所形成的声画系统以及由声画所体 8、治成浩浩落荡的坦途,使运河的南北大通道经赣江、北江而南伸至广州,大大缩短了丝绸之路的启发港广州与内地联系的路程。 叶显恩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材料二 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 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 “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 ,对他们携带的货物, “皆倍偿其价”。 于是各国纷纷来“贡” ,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 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材料三 在 2014 年 4 月 10 日博鳌亚洲论坛上,国务委员杨洁篪指出:“ 9、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 2013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超过 1 万亿美元,占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 未来 5 年,中国将进口 10 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将超过 5000 亿美元,增加游客数量约 5 亿人次,使周边国家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率 先受益。 ”摘编自杨洁篪亚洲国家应增进互信,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唐代中叶以后中国对外贸易路线发生的变化, (2 分)并分析其原因。 (6 分)(2)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2 分)并分析其影响。 (4 分)(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当前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与 11、是违反法律的。 大抗议书材料三安倍卷土重来,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欲望,试图实现 5 年前的未竟之志,而其最大心愿就是修改日本的和平宪法,让日本摆脱二战结束后形成的所谓“战后体制”束缚,实现“国家正常化”。 京华时报更保守的安倍会将日本带向何方 (2013 627 )材料四近日欧盟理事会以及欧洲议会联合修改了欧盟反倾销基本法中关于市场经济待遇调查的规则。 其突破口在于被调查商品出口国企业能否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而美国、欧盟等均将中国的国有企业视为中国政府的公共机构。 中国反倾销之路很难走。 新浪微博(2013 710 )(1 )材料一中孔子维护的是什么秩序。 宋代理学家是怎样发展这一规则的。 (4 分)(2 12、 )材料二体现的是哪两大势力争夺规则制定权。 其最终结果如何。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10 分)(3 )材料三中的“ 战后体制”指什么。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日本为摆脱“战后体制”的束缚采取了哪些行动。 (6 分)(4 )材料四中中国面临什么问题。 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该如何突破。 (6 分)2016 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答案 B C A C A C A C B C D 选择题(第 38 题 13、26 分,第 39 题 26 分,共 52 分。 )38、 【参考答案】 (26 分)(1)变化: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 (2 分)原因:政治上的统一;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完善的交通系统;广州港在对外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 (6 分,任意三点即可)(2)特点:不计经济利益的朝贡贸易。 (2 分)影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服务于政治动机的对外贸易,违背经济发展规律;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 (4 分,任意两点即可)(3)不同:过去主要是商品贸易往来,现在包括贸易、投资、旅游等多方面的合作;过去主要是一种贸易通道,现在走向更广泛的联系。 (8 分)(4)认识:对外贸易发展是一国国力。浙江杭州萧山区2016高三高考命题比赛历史试卷10 Word版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