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第03期)大题狂做系列 专题04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2(含解析)内容摘要:

4、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 使政权转到无 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 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材料三 近代中国已经 有以俄为师的思潮,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际国内政治大环境的影响,对苏联的模仿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使新中国度过了最初的难关,但随之带来的弊端也许远远大于它的好处。 1978 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终于开始了告别过去迎接未来的具体行动。 请回答:(1)材料一列宁所说“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 5、农民手中”指哪次革命。 (2)材料二中是谁使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这种模式又称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中“对苏联的模仿”使新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了哪些失误。 是 谁使中国开始“告别过去迎接未来 ”。 他为此作出了什么具体行动。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 (2 分)(2)斯大林(1 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2 分)(3)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任意两点得 2 分)邓小平 (1 分)改革开放(1 分)(4)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保护农民利益;善于学习别国成功的经验 8、回答:“俄国革命”指什么革命。 首先在中国颂扬俄国革命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人物是谁。 “中国的革命道路”与俄国相比最大不同是怎样的。 (2)依据材料二回答:材料中的“新经济政策”有何突出特点。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有何特点。 (3)依据材料三回答: 指出材料中的“两次严重失误” “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道路”通常称为什么。 【答案】(1)俄国十月革命;(1 分)李大钊;(1 分)俄国以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中国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2 分)(2)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 展商品经济;(2 分)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 (1 分)(3)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十年文化大革命;(2 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 分)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