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物理 100考点模拟题(力学实验)专题03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原卷版 Word版缺答案内容摘要:

2、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绳套 1 的拉力 = ; 1较 ,即可初步验证; 2V只改变绳套 2 的方向,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实验步骤: ;。 1 2(2)将绳套 1 由 0方向缓慢转动到 60方向,同时绳套 2由 120方向缓慢转动到 180方向,此过程中保持橡皮筋的结点在 O 处不动,保持绳套 1 和绳套 2 的夹角 120不变。 关于绳套 1 的拉力大小的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序号)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2 (2016河南名校联考)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带有滑轮的方木板竖直放置,为了便于调节绳子拉力 4、上分别悬挂了 3、4、5 个钩码而静止不动,若图中 段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 、 ,那么 _ 3.(2015 安徽理综)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施加拉力,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如图所示。 请将以下的实验操作和处理补充完整:用铅笔描下结点位置,记为 O;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沿每条细绳(套)的方向用铅笔分别描出几个点,用刻度尺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仍拉到位 O,记录测力计的示数 ;按照力的图示要 6、长度, 发现读数不相同,所示,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于 O 点,下端 N 挂一重物 . 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缓慢地移动 N,在白纸上记录下 N 的轨迹. 重复上述过程,再次记录下 N 的轨迹。 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如图 4所示. 过 O 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 a、 b 两点, 则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 a 和 b 时所受拉力 大小关系为 .(3) 根据(2) 中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有哪些? (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A) 橡皮筋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B) 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 2 次的长度较长(C) 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 2 次受到 9、,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用图钉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 A 点,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有绳套。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O。 记下 O 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_。 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 F。 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 O,_,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 F的图示。 (2)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_ N、_ N。 (3)某同学完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操作后得到的 12、簧秤。 (1)为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系数,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弹力 F(N) x(10k= N/m;(2)某次实验中,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 N.。 同时利用(1)中结果获得弹簧上的弹力值为 在答题纸上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F 合 ;(3)由图得到 F 合 = N。 9 (2011江苏)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弹簧测力计 A 挂于固定点 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 M。 弹簧测力计 B 的一端用细线系于 O 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 静止在某位置。 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 A 和 B 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 N,图中 A 的示数为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测量重物 M 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 O。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