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多巴加油站工程hse健康安全环境作业计划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影响 可观 损害 低风 险区 低风 险区 低风 险区 低风 险区 低风 险区 4 单个 死亡 主要 损失 主要影响 国内 范围 低风 险区 低风 险区 低风 险区 高风 险区 高风 险区 5 多个 死亡 广泛 损失 广泛 影响 国际 范围 中风 险区 低风 险区 高风 险区 高风 险区 高风 险区 项目健康风险评估 见下图 评价结果,影响健康因素共 9 项,其中 6 项列入整改管理区,需加强管理和预防;有 4 项列入风险区,需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分类 A B C D E 事故发生率 非常低 低 中等 高 非常高 事故率划分条件 施工作业中从未发生过 施工作业中发生过 在国内同行业作业史上曾发生过 在国内同行业去年作业中曾发生过 规律性 发生 事故等级 影响或严重程度 0 没有 改进管理区 1 轻微 2 微小 3 局部 发生 风险区 4 严重 5 巨大 不可容忍区 改进管理区 归入该区的风险因素有 (1)、 (3)、 (4)、 (5)、 (6) ( 9) 风险区 归入该区的风险因素有 (2)、 (7) 不可容忍区 无 识别影响健康的风险因素 健康风险主要包括:( 1)气候多变,风沙吹袭,易引发导致疾病;( 2)身体状况不良( 3) 现场用电的过程中防护不当,设备老化,发生触电事故;( 4)由于蚊虫较多,发生食物中毒或传染性疾病;( 5)焊接作业防护不当易发生电弧辐射导致电光性眼炎;( 6)焊接或气割飞溅物烧伤;( 7)高温季节中暑;( 8)紫外线强烈灼伤皮肤( 9)后勤保障卫生条件差引起食物中毒。 判别准则 :GB5628- 1957《健康人体所需营养成分标准》建设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项目安全风险评估 影响安 全因素共 12 项,其中 9 项位于改进管理区内,需加强管理和预防;有 4 项位于风险区内,应重点进行削减和预防。 分类 A B C D E 事故发生率 非常低 低 中等 高 非常高 事故率划分条件 施工作业中从未听说过 施工作业中发生过 在国内同行业作业史上曾发生过 在国内同行业去年作业中曾发生过 规律性 发生 事故等级 影响或严重程度 0 没有 改进管理区 1 轻微 2 微小 3 局部 发生 风险区 4 严重 5 巨大 不可容忍区 改进管理区 归入该区的风险因素有 (1)、 (4)、 (5)、 (6)、 (7)、 (8)、( 9)、( 10)、( 11) 风险区 归入该区的风险因素有 (2)、( 3)、( 10)、( 11) 不可容忍区 无 识别影响安全的风险因素 安全风险主要包括:( 1)车辆机械事故;( 2)机械伤害;( 3)吊装坠物、机械伤害;( 4)接地不良导致人员触电或火灾;( 5)脚手架 倒塌;( 6)雷击;( 7)飞屑伤人;( 8)员工能力不足或误操作;( 9)车辆伤害;( 10)劳保用品使用不当;( 11)高空坠落;( 12)火灾、爆炸; 判别准则 :《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等 项目部环境风险评估 评价结果为:影响环境的因素共 6 项,其中 2 项位于风险区内,需采取措施进行消减和预防, 4 项位于改进管理区,需加强管理。 分类 A B C D E 事故发生率 非常低 低 中等 高 非常高 事故率划分条件 施工作业中从未听说过 施工作业中发生过 在国内 同行业作业史上曾发生过 在国内同行业去年作业中曾发生过 规律性 发生 事故等级 影响或严重程度 0 没有 改进管理区 1 轻微 2 微小 3 局部 发生 风险区 4 严重 5 巨大 不可容忍区 改进管理区 归入该区的风险因素有 (1)、 (2)、 (3)、 (6) 风险区 归入该区的风险因素有 (4)、 (5) 不可容忍区 无 识别影响环境的因素 环境风险主要包括:( 1)施工作业破坏地表植被;( 2)设备“跑、冒、滴、漏”对环境的污染;( 3)油罐废弃物的残留污染;( 4)营地废水、垃圾产生的污染;( 5)运输设备碾压植被;( 6)燃烧污染。 判别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 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等 风险削减及控制 根据风险评估确定的主要风险因素,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削减和预防。 健康风险削减及 控制措施 触电事故风险削减措施 (1) 施工用电必须按业主规定提前申请批准,办理用电手续,由专业电气作业人员操作; (2) 施工用电严格执行 GB5019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及 JGJ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3) 根据工程用电需要由项目生产部门编制临时用电计划及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4) 架空线路必须采用绝缘电缆架空在木制电杆上并有绝缘保护,架空高度不低于 ,跨越道路时不低于 6m; (5) 地面铺设或穿路电缆必须加钢套管保护; (6) 施工用电应采用电 中性点直接接地,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开的 TN- S 系统,其接地、接零系统应独立设置,不应与外电线路混淆; (7) 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一个系统时,电气设备按业主要求作保护接零或接地,不得同时出现两种保护接法; (8) 施工现场保护接零的低压系统,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必须直接接地,其接地电阻大于4Ω ;单台容量不超过 100KVA 以及使用同一接地装置并联运行,且总容量不大于 100KVA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工作接地电阻不得大于 10Ω ; (9) 在施工现场电源为中性点接地系统时,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接零,同时还应重复接 地。 重复接地电阻不大于 10Ω ; (10) 移动式用电设备、电源属于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其供电电缆或架空线上均应有保护零线,且保护零线应与用电设备外壳可靠连接; (11) 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不得另作他用。 重复接地应与保护零线相联接; (12) 保护零线的截面,不应小于工作零线的载面,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且不得在保护零线上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保护零线采用统一标志的绿 /黄双色线; (13) 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保护接零外,还必须在设备负荷线路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14) 漏电保护装置的选用,应符合《漏电电流动 作保护器》 GB6829 的规定。 开关柜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 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 潮湿、狭窄、有腐蚀介质场所使用防线型漏电保护器,其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 15mA,动作时间小于。 保护器的安装与使用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15) 现场用电实行 “ 一机一闸一保 ” 制,严禁一个开关控制两台以上用电设备,手动开关只许用于直接照明电路和容量小于 的动力电路 ,容量大于 的动力电路采用自动开关电路或降压启动装置控制; (16) 电气线路、设备检修时,应先切断电源,并挂上 “ 有人 作业,严禁合闸 ” 的警示牌或留专人看护。 非电工不得从事电气作业; (17) 熔断器应根据负荷容量确定,不得随意加大,严禁用铜丝、铁线或其它金属线代替; (18) 用电设备及线路拆除后,不得留有带分线路,如必须保留时,线路端部应用绝缘胶布包扎严实,置于离地面 以上 ; (19) 现场用 110V 以上照明电路必须绝缘良好,布置整齐。 照明灯具的高度:室内不得低于 ,室外不得低于 3m; (20) 采用螺纹灯头时,零线应接在螺纹端子上。 照明开关及熔断器应安装在火线上; (21) 行灯电压不得超过 36v,在潮湿地 点及坑、井、沟、渠、金属器内,行灯电压不得超过 12v,行灯必须有金属保护罩; (22) 在运行的电气设备附近作业或搬运较长物件时,与电体应保持 ~ 的安全距离。 (23) 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应与电源电压相符,电气设备接线后,应进行试运转,无异常后方可使用; 食物中毒风险削减及控制措施 (1) 食堂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定期进行体验,个人卫生清洁,有高度的责任心; (2) 采购员采购新鲜食品,腐烂、变质的食品原料不得进行二次加工,更不得让职工食用; (3) 炊事员注意调剂食谱, 保证饭菜鲜美,不夹生。 剩余饭菜低温无菌保存,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 24 小时; (4) 炊具、餐具定期消毒; (5) 食堂门窗应有隔蚊蝇和防鼠措施,食堂内采取机械方法灭鼠,不得采用剧毒药物灭鼠; (6) 禁止闲杂人员进入食堂仓库和操作间; (7) 食堂向施工现场送饭应注意保温保洁,饭桶菜盆等容器加盖。 安全风险削减及控制措施 机械伤害风险削减措施 (1) 施工机械的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持有操作资质合格证; (2) 工作前,操作人员应检查施工机械设备的清洁、紧固、润滑、保护接地等 情况,确认 合格方可启动; (3) 患有疾病有碍安全的人员,不得驾驶和操作施工机械; (4) 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 作 岗位,严禁把机械交给其它人驾驶和操作; (5) 施工机械应由经过批准的机组人员或专人负责使用和管理,操作人员应遵守保养规定,认真做好各项保养,保持施工机械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每班填写运转、维护修理记录; (6) 操作人员应按规定时间对机械设备零部件加注润滑剂,开动前、工作前、工作中、停工后,均应按规定项目对各部位进行检查,并应及时排除故障或提出修理意见; (7) 施工机械在运行中如有异常响声,发 热或其它故障,应立即停车切断电源或动力源后,方可进行检修、修理; (8) 施工机械不得在有故障情况下运转或超负荷使用。 施工机械的外转动部位应加设安全防护罩。 防护罩应便于停车检查和加注润滑剂。 (9) 固定式施工机械应安装在牢固的基础上,移动式施工机械的在使用前应将移动轮子用垫块挡住或将底座固定牢靠; (10) 新的施工机械或经过大改装和拆卸后重新组装的机械设备,必须按有关标准进行检查、鉴定和试运转; (11) 运转过程中的施工机械,严禁进行修 理 、保养等工作,夜晚或光线不足时应有足够的照明; (12) 机械开 动前,应检查地面或基础是否稳定,转动部件是否充分润滑,制动器、离合器是否动作灵活,经检查确认合格方可启动; (13) 除规定座位外,不得在机械其它部位坐立。 运转时,不得用手触摸传动和转动部位,严禁直接调整运转皮带; (14) 大型机械设备需要通过架空线路,交叉路口,管廊管架时,应先调查了解,取得可靠数据,并经业主确认批准后,方可通过; (15) 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工具的构造,性能,操作方法和安全要求,施工前应检查所用工具,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工具; (16) 电动或风动工具在使用中,不得进行调整和修理,停止使用 时,不得将工具或其它物件放置在机器或设备上; (17) 电动工具的转动部位应保持清洁,润滑转动灵活,工作中工作人员离开时,应切断电源。 坠物伤害风险削减措施 (1) 高空作业区下方设警戒区域围栏和标志,禁止区域内有闲杂人员走动,人员及车辆绕行; (2) 现场设专人进行监护; (3) 区域内作业人中必须佩戴好安全帽; (4) 作业人员配备工具袋,高处摆放的施工工具及工件有防滑固定措施; (5) 严禁高空抛物,需运至地面的物件必须采用吊物篮放至地面; (6) 垂直运输物件必须绑扎牢固,绳索具应无破 损,并有一定制动措施; (7) 施工人员高空行走时应注意脚下以防不慎将杂物碰落; 起吊重物风险削减措施 (1) 编制科学合理的吊装方案,经审批后实施; (2) 吊装作业前必须进行技术和和安全交底; (3) 吊装前应事先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当阵风风速大于 10m/s 时,不得起吊作业; (4) 必须使用经测试合格的设备;绝不使用已损坏有缺陷的起重设备; (5) 所有移动的起重设备必须定期检查,时间间隔不得超过 6 个月; (6) 清理吊车旋转范围内现场,人员不得在此范围内站立和工作; (7) 绝不超负荷 使用吊装滑轮和吊装绳索; (8) 调整了吊钩在重物上的起吊点,以免吊起时重物摆动; (9)。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