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4内容摘要:

,又要认识到其历史局限性。 ② 荀子。 思想主张:哲学方面,在天人关系上他提出 “ 天行有常 ”和 “ 制天命而用之 ” 的命题;在伦理观念上主张 “ 性恶论 ” ;在治国方面,主张施政用 “ 仁义 ” 和 “ 王道 ” , “ 以德服人 ” ,同时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强调礼法并用;在君民关系上提出著名的 “ 君舟民水 ” 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成为有作为的帝王和政治家的座右铭。 特点及影响:荀子的思想杂取百家,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其思想与孔孟思想并不完全一致,在很长时间里被视为儒家的异端,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3 .道家和法家 ( 1 ) 道家。 ① 老子: 主张: “ 道 ” 是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提出 “ 天法道,道法自然 ” 的思想。 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政治: “ 无为而治 ”“ 以无事取天下 ”。 影响:老子是中国哲学史 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 庄子: 主张:提出 “ 齐物 ” ( 齐一万物 ) 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提出 “ 逍遥 ” 的人生态度;认为天与人 “ 不相胜 ” ,人必须顺从自然,不应破坏自然生成的东西。 影响:他在文学、美学方面也有建树。 他的寓言、散文蕴涵深刻的哲理和神奇的浪漫主义色彩。 庄子的文风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 2 ) 法家 ( 韩非 )。 主张: ① 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② 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永 远不会倒退,反对儒家 “ 是古非今 ” 的历史观,主张变法革新。 影响:韩非是法家集大成者,他的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 1000 多年中与儒家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4 .墨家 (墨子 ) ( 1 ) 主张。 ① “ 兼爱 ”“ 非攻 ” ,反对掠夺、战争。 ② 提倡 “ 尚力 ” ,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同时反对统治者的铺张浪费,主张 “ 节用 ”“ 节葬 ”。 墨家的贡献还表现在认识论和逻辑学上。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