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物料管理实务台籍专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总务 总务 总务 总务 公司用窗体 总务 总务 总务 总务 总务 庶务用品 总务 总务 总务 总务 总务 生财器具 总务 总务 使用单位 总务 使用单位 机器设备 (一般 ) 使用单位 采购 使用单位 总务 使用单位 机器设备 (财产 ) 使用单位 指定 使用单位 总务 使用单位 工具、模具 使用单位 采购或指定 使用单位 总务 使用单位 新产品开发条件 开发 开发 开发 物料 开发 26 二、请购采购流程及购备时间 在途訂單、庫存狀況 生產計劃 請購單 協力廠選擇 採購合約、採購單 交易期間催料 交貨 (收料點收 ) 數量差異 超交 短交 拒收 暫收 催交 採購處理 生產計劃 數量正常 交貨記錄 會計付款 驗收入庫 27 ( Lead Time) 系指从开始请购物料到物料进厂收妥备发所经过的时间。 购备时间可分为下列四部份:。 兹将购备时间之内容绘图如下: 三、采购政策 (1)集中采购来源以维持关系或是分散采购来源以降低风险。 (2)根据什么标准决定那些原物料应集中采购。 (1)依成本与质 量来选择采购来源或同时考虑对方之管理能力和长期配合意愿。 (2)找大规模的供货商以求其可靠,或是找小规模的供货商以便于控制。 是纯粹的交易关系或是长期的合作关系。 處理訂購單時間 到 貨 收妥 備發 製妥 交貨 發 出 訂購單 開始 請購 運交時間 檢驗 收料時間 承商製備時間 購備時間 28 维持高存货水平以确保产销之稳定。 或尽量降低存货水平以控制成本。 各项生产活动以自制为主或是尽量外包给协力厂。 四、采购量如何决定。 、订单量及生产管理型态(如合批、计划性 …..等 .),而另行调整。 、付款 条件、库存政策、仓储能力、价格政策而调整合适的采购政策和作业。 、市场趋势、数量折扣、供需状况而调整,非常规一成不变。 五、价格管理 (一 )决定合理采购价格原则。 29 (二 )影响采购价格的因素。 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 买方市场、卖方市场、均衡市场。 商品的知名度。 分包商的企业形象。 、数量、交期及配合度等相关需求。 (三 )价格的决定方式: 标准采购单价=材料费+加工费+利润+其它 :依供需双方的关系而订 (1)卖方市场:价格趋高,供货商获取暴利。 (2)买方市场:价格趋低,供货商血本无归。 四、交易合约 :品名、规格、质量要求。 :超交、短交。 30 、罚金。 :定容、定量、批别、标示。 , 蓝图归期。 陆、采购应有的基本数据 ,尤其供货商的产能及质量状况。 、正常、最慢三种时间。 、价格趋势。 31 柒、催料作业 一、意义: 防止采购作业中交期逾期,影响生产作业。 二、催料作业注意事项 ,对于协力厂设定时间点开始催料。 ,做好采购、物料、生管、营业之协调。 召开物料会议:由高阶主管主持,采购、物料、生管、营 业相关人员参加,检讨缺料、进料量及时间点。 厂商交货记录实时回馈生管与采购单位。 发料时物料人员将缺点情形告知生管与现场主管。 利用库存帐进行预发料的“假缺料”。 、备料情形,则缺料明显显示。 ,加强跟催。 『厂商评鉴管理办法』,加强连系与辅导。 生管 採購(下訂單) 協力廠簽認 催料作業 收料作業 生產 回饋 32 三、交期延误改善对策。 、批号别、产品别事前列出作催料。 ,并于期间作日常确认投入的人、物、机具 … 等是否有偏差。 可利用传真或 Email 等电子文件,效果较好。 33 ﹝参考﹞ 产销协调会议规范 为使销售与生产部门有效的配合,所作定期或不定期之协调,藉由此活动讨论计划的变更或无法满足交期之相关事项等。 (1)会议频率:以周为单位,但视实际状况另作 调整。 (2).参与部门:业务、生管、厂务、采购、仓管。 (3)资料之准备 业务 销售市场 /客户及接单状况。 出货状况及客户要求。 客供品供应状况及日期。 生管: 生产计划及生产异常状况。 人力及设备产能负荷状况。 物料需求及进料状况 物管 /采购 生产进度达成状况。 特殊物料短缺时生产优先级。 其它 有关其它配合事项包括人员、材料、设备 , 模治具、网版、字模、图面 /标准书等配合准备或异常状况。 (4)会议报告内容 上一周产量报告。 产量、质量差异原因及分析报告。 下一周之 生产预定活动状况报告及协调事项。 业务动态报告及协调事宜。 协调决议案之报告。 产销协调会议的召开主持者应为有实质决定计划或订单变更之权利者,否则将失去协调之意义。 34 捌、收料作业 一、意义: 协力厂商交货进厂后,需先核对供应物料的数量、交期及其它交易条件是否相符合。 二、核对项目 (产地证明)。 (提早、延迟、付款依据)。 (定容、定量、标示)。 (超交、短交)。 :如交货单为公司提供与否,指定交货地点等。 :(抬头、单 价、总金额、税等其它内容)。 三、注意事项。 (1)信息之传递。 (2)质量之管制。 (3)注意产品之追溯性。 (4)数量的管制。 (5)包装状况 ….. 等 以上情形应于合约中规定。 35 ,以当日事当日毕为原则。 (1)自送时的处置。 (2)寄送时的处理。 四、数量清点方式。 36 玖、验收作业 一、意义 在最经济水平下接收那些质量与规格要求相符的物品。 所谓物品包括原料、另件、组件、机械及其配件、保养用品、包装材料、消耗品、模夹治具 … 等与生产或销售本公司所需要的各种用料。 二、管制流程 進料管制作業流程 圖樣規格之準備 檢驗規範之擬訂 抽樣計畫之擬訂 供應廠商之選定 設 計 品管或設計 品 管 設計、 採購、品管 訂 貨 採 購 不合格批 全批拒收 進料檢驗 合格批 選別 品 管 不良品 生管 物管 採購 良品 退回供應商 特採 入庫 供應廠商之考核 37 三、注意事项。 利用抽样计划 尺寸、特性、外观检验。 建立限度样本。 (外观检验项目) 按材料检验标准进行检验,记录确实。 、验收入库窗体的简化与合并。 处理。 退货 特采 全检 重加工 ,合约中应规定。 (扣款流程的建立)。 (随线检验)。 ,并按规定分送相关部门。 38 拾、协力厂商之管理 一、前言 (1)认识交易是平等的事。 (2)以公正与诚实的态度对待交易厂商。 (3)购买者不断严正提出正当的要求,可给交易厂商强烈的改善生产及降低成本的刺激。 (1)展览会。 (2)采购同行。 (3)电话簿。 (4)专业杂志。 (5)产业工会。 (6)外贸协会。 (7)广告型录。 (8)其它。 二、协力厂商的调查 (1)设备能力、技术能力、供应能力。 39 、主要客户。 、附近交通状况。 (2)原料来源 原料厂牌等级、交易情形、交易契约、 合格供货商之登录 及交易厂商的连络对象。 (3)质量管理情形 ,负责人及其背景。 理制度及执行情形。 (4)组织及财务信用状况。 (5)其它。 40。 (1)基本数据。 (2)交易履历(时、量、价)。 (3)品质履历。 (4)评审结果。 三、协力厂商之考核 根据供应厂商过去之质量、价格、服务(按时、按量交货之情形 )等方面之数据及购方需要之情形,分配下列各项目之比例: 品质( Q) 40 点 价格( P) 35 点 服务( S) 25 点 合计 100 点 例题: (1)某厂商在交货 60 批中,有 54 批被验数合格,即: 36406054 Q 点 (2)如经原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销管费用及合理利润所订底价为 1,或以甲乙二厂商比较最廉者为 1,而与该厂商成交时之单价为 ,则: P 点 (3)如该厂商能达到 90%之服务情形,则: %90 S 点 41 (4)因此该厂商所得总点数为:  SPQ 点 厂商分级方法如下表 等 级 点 数 A 91~ 100 B 81~ 90 C 71~ 80 D 61~ 70 E 60 以下 考核周期:每月、每季、每半年或每一年将所有厂商之考核结果,加以整理统计,按下表方法,排成名次,如 A、 B、 C、 D及 E 等,列表公布,并以正式公文通知各厂商,按奖惩方法予以处理。 项 目 分配百分比 厂商甲 厂商乙 厂商丙 厂商丁 (Q) 40 38 36 29 22 (P) 35 31 25 21 20 (S) 25 24 19 17 合 计 100 93 69 59 等 级 A B D E 注:分配百分比可视情况调整之。 至于对供应厂商之奖惩办法,在奖励方面如享有 优先承制权利 、 优先付款 或颁给 奖牌奖金 等;在惩罚方面如 减少承制数量 或 取消承制权利 等。 42 四、外包管理实务运作菜单 运作程序 作 业 要 点 1 外包原则 负荷>产能 成本降低与质量改善 2 外包计划 产销配合与生产调整 外包计划处 理程序 厂内自制与外包之判定 3 发包作业 适价(成本分析) 适质(品质规范、试样) 适时(购备时间) 适量(经济订购量) 其它(适地、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