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统计公报内容摘要:
1、2004 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天津市统计局2005 年 1 月 22 日2004 年是全市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目标的起始之年。 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主动适应新形势,按照市委提出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追求高水平,实现新跨越”的总要求,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改革开放的力度,全面推进五大战略举措。 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市面貌发生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继续保持和谐稳定。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 全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 元, 2、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速比上年加快 百分点。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 3 万元人民币,为 31550 元,折合美元为 3812 美元。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为 标准煤,比上年下降 标准煤。 三次产业全面增长。 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 元,增长 第二产业是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完成增加值 元,增长 比上年加快 百分点。 元,增长 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 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 百分点。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全市财政收入实现 元,按可比口径计算,连续 13 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有 11 个区县财政收入超过 10 亿元。 主体税种增势强劲。 完成增值税和消费税 162 亿元,增 3、长 企业所得税 元,增长 营业税 元,增长 个人所得税 40 亿元,增长 全年财政支出 元,比上年增长 其中基本建设和城市维护建设支出增长 支农支出增长 社会保障和优抚救济支出增长 劳动与就业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全年实现新增就业岗位 个,比上年增加 个,增长 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 人,增长 特别是大力开发社区治安联防、交通协勤管理、旧楼区改造物业管理、劳动保障协管等公益性岗位,年内有 3 万余“4050”人员得到安置。 实现了新增就业人数大于新生劳动力和新增下岗失业人员数量之和的目标。 社会从业人员稳定增加。 人,比上年末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 人,第二产业 223 万人,第三产业 人;城镇社会从 4、业人员 人,比上年增长 全年人才和劳务市场共接待 人次进场择业洽谈,人次达成初步意向。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比上年下降 百分点。 价 格消费价格和零售价格总体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 消费价格八大类构成中,食品类价格涨幅较高,上涨 居住类价格上涨 烟酒及用品类上涨 其余五类价格均比上年下降,衣着类价格下降最多,下降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下降 交通和通讯类下降 家庭设备用品类下降 生产和投资领域价格上升较快。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 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升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升 土地和房屋价格持续上升。 全年土地交易价格上升 房屋销售价格上升 5、 其中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 私房交易价格上涨 房屋租赁价格上升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多元化增长。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元,比上年增长 地方单位投资 元,增长 中央单位投资 元,增长 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 元,增长 第二产业投资 元,增长 其中工业投入 元,第三产业投资 元,增长 其中商业、城建和科研投资分别增长 、45%当年到位资金 元,增长 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 自筹资金成为主渠道,元,增长 占全部到位资金的 47%;国内贷款 元,增长 利用外资大幅增长,比重上升,达到 元,增长 占当年资金来源的比重由上年的 升为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 一汽丰田轿车、大沽化聚氯乙烯、子扩能等 2 6、1 个项目建成或部分竣工,轻轨一期建成通车,地铁一号线进入设备安装,天钢东移改造、高新纺织园等项目进展顺利。 农 业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全年农业总产值完成 元,比上年增长 其中种植业产值 元,增长 畜牧业产值 元,增长 渔业产值 元,增长 林业产值 长 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新进展。 至年末,全市共有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龙头企业 404 个,新增资产在 1000 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 6 家,达到 126 个。 其中新增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3 家,达到 10 家。 全市水产基地面积 17 万亩、畜禽基地 190 个。 全市进入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 65%,比上年提高5 7、 个百分点。 科技兴农取得新成效。 21 项农业科技成果与推广项目通过专家验收。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增加。 全年粮食总产量 吨,比上年增产 吨;平均亩产 斤,比上年增产 斤;棉花产量 吨,比上年增长 27%;肉类总产量 吨,增长 禽蛋产量 吨,增长 牛奶产量 吨,增长 水产品产量 吨,增长 蔬菜产量 吨,比上年下降 农产品质量安全明显提高,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逐步完善。 无公害种植基地面积达到 亩,蔬菜农残超标率下降到 农机装备水平提高。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为 千瓦,比上年增长 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取得初步成效,年末农用运输车 台,联合收割机 2700 台。 农田机耕率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7 8、00 公顷,全市节水灌溉面积达 公顷。 工 业工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全市工业完成增加值 元,比上年增长 元,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 元,增长 完成总产值 长 当年净增总产值 元。 重工业增速和比重继续提高。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轻工业增加值 元,比上年增长 完成总产值 元,增长 完成重工业增加值 1081 亿元,增长 完成总产值 元,增长 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 24:76。 优势产业带动作用突出。 电子信息、汽车、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冶金、石油化工和新能源及环保等六大优势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元,增长 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强劲。 高新技术企业完成总产值 9、元,比上年增长 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 比上年提高 百分点。 新产品开发和产品出口规模扩大。 元,增长 全市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 元,增长 百分点。 工业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为 比上年提高 百分点。 工业产销衔接良好。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 元,工业产品销售率为 其中重工业为 轻工业为 国有企业为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为 股份制企业为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 上年提高 业利税大幅增长,全年实现利税总额 元,增长 其中实现利润 元,实现税金 元,增长 总资产贡献率达到 比上年提高 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 提高 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 ,加快 ;提 10、高 百分点。 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 标准煤,比上年下降 标准煤。 建筑业建筑业生产全面增长。 全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 元,增长 平方米,增长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平方米。 全市建筑企业 922 家,元,增长 税金 元,增长 按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达 元,增长 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交通邮电业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全市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完成增加值 元, 货物运输稳步增长。 全年货运总量 43488 万吨,比上年增长 其中,公路运输 20982 万吨,增长 铁路运输 10240 万吨,增长 水路运输 11613 万吨,增长 民用航空运输 吨,增长 公路、水路、铁路三种运输方式货运量比重分别为 公路货运比重下降 11、 百分点,铁路下降 百分点,水路上升 百分点。 港口货物吞吐量 20619 万吨,比上年增长 其中进港 7402 万吨,增长 出港 13217 万吨,增长 集装箱吞吐量 国际标准箱,增长 机场货邮吞吐量 吨,增长 旅客运输增长迅速。 全年旅客运输量 人,比上年增长 其中,铁路 人,增长 公路 2911 万人,增长 民用航空 人,增长 公路、铁路、民航三种运输方式客运量比重分别为 49%、 公路客运比重上升 4 个百分点,铁路下降 百分点,民航微升 百分点。 机场旅客吞吐量 人,增长 运能运力增加。 天津港新增海运航线 10 条。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新辟航空航线 17 条,增开航班 125 班,分别比上年增长 50%和 31%。 全年飞机累计起降 架次。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空港物流保税区建成投产,大毕庄物流园已形成规模。 电信和邮政业务加快发展。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 元,比上年增长 其中电信业务总量 135.48。天津市统计公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