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练习题9内容摘要:
、材料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 请回答:( 1)这是哪一个革命团体的革命纲领。 此团体是由哪个阶级哪个派别建立的。 (2)此团体具有什么性质。 ( 3) “鞑虏 ”是 指什么。 ( 4) “民国 ”后来是指哪个国家。 建立的时间。 ( 5)后来这一纲领又被阐发为什么。 ( 6)此材料被称为什么。 ( 7)孙中山在哪一刊物中又进行了阐发,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材料: “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 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守卫军械库的新军打开库门响应 …… 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 2)起义之后,最终在中国出现的政权的名称是 什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答案 兴中会 1894 年、檀香山、孙中山 中国同盟会、团结革命力量、 1905 年 8 月,日本东京、孙中山、总理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民报》 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民权主义 1911 年 10 月 10 日,湖北武昌。 1武昌、汉口、汉阳。 1十几、南京、孙中山 1 1912 年 1 月 1 日,南京。 1 1911 年、清朝的统治、封建帝制、民主共和观念。 1北洋军阀、袁世凯、北洋军阀。 1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 起义新军的革命主义精神。 1袁世凯 兴中会、檀香山。 21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2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二、列举题 兴中会 1894 年建立,地点檀香山; 中国同盟会 1905 年 8 月,日本东京。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孙中山、袁世凯。 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和。辛亥革命练习题9
相关推荐
用效果 (阻碍) ( 2)受力的分析 ①研究对象的选取 —— 整体法与隔离法 ②受力分析的顺序 —— 先主动力,后被动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从受力较为简单的分析起 ③产生条件法、假设法、平衡条件或动力学条件 ( 3)受力的计算 —— 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正交分解法 2.运动分析 ( 1)分析:过程草图 —— 各阶段特点、各转折点状态 ( 2)计算(矢量性) atvv 0 ,
,转过 360186。 59 ˊ 南、北极点无角速度、线速度均为 0。 小结: 练习: 下列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 B 有关甲地 (150176。 E, 40176。 S),乙地 (150176。 W,30176。 N)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不相等 B.两地的自转线速度相等 C.甲地的自转线速度大于乙地 D.甲地的自转线度度小于乙地 D 3.读图
视频《人体常见的遗传现象》 图片人常见的性状 组织学生完成 P96 页性状比较的活动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归纳,总结 观察 观察,了解自己的性状并记录 相对性状 完成 P96 页的活动后,对于班里学生的性状做一个简单统计 提问: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每一种性状都不 是一种表现,至少有两种表现类型。 这就是生物学上的相对性状。 讲解相对性状的概念 提问
难点:起跑时蹬地迅速,摆臂 有力。 六、教学过程: (一) 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 集合 、 体委整队 、 报告人数 、 师生问好。 要求 做到 快 、 静 、 齐。 宣布课的内容 :你们知道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是怎样起跑的吗。 比如:刘翔是怎样起跑的。 学生回答、做动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翔起跑的方式: —— “蹲踞式起跑”。 希望大家的努 力学习,认真练习
直与肩同宽或比肩稍宽,两手拇指张开,其余四指并拢,虎口张开,拇指、食指贴于起跑线之后;身体重心前移,两臂约与地面垂直,颈部放松,身体重量在两臂和两腿上,镇静而放松。 四、教学过程 手部 动作 起跑器的安装方法 (2)、“预备”:听到口令后,重心稍前移,臀部慢慢抬起,稍高于肩,后膝离地;两脚蹬紧起跑器,高度集中注意力听信号。 (3)、“跑”(鸣枪)
1.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1/ 3。 …………………………………( ) 2.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扩大 5 倍,高不变,体积也扩大 5倍。 … ( ) 3.如果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 1/ 3 ,那么他们一定等底等高。 … ( ) 三、选择题。 2倍,高不变,它的体积扩大( ) A. 2 B. 4 C. 8 18 立方厘米,得到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锥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A. 9 B. 18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