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细胞生活的环境(黄)内容摘要:

无机物 有机物: 水 (90%) 无机盐 (约 1%) 气体 (主要是 O2和 CO2) 蛋白质 (7%~9%)、糖类、脂质、代谢产物、激素等 1)离子中, Na+ 与 Cl- 含量较多,作用是维持 血浆渗透压 2) HCO3- 、 HPO42- 能调节 酸碱平衡 3)组织液、淋巴成分和含量与血浆 相近。 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少。 二、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  淋巴流入血液循环系统具有很重要的生理意义。 ①回收蛋白质。 组织间液中的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但比较容易透过毛细淋巴管壁而形成淋巴的组成部分。 每天约有 75~200克蛋白质由淋巴带回血液,使组织间液中蛋白质浓度保持在较低水平。 ②运输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 由肠道吸收的脂肪 80%~ 90%是由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吸收。 ③调节血浆和组织间液的液体平衡。 每天生成的淋巴约 2~ 4升回到血浆,大致相当于全身的血浆量。 ④淋巴流动还可以清除因受伤出血而进入组织的红细胞和侵入机体的细菌,对动物机体起着防御作用。 注意:区别血浆蛋白与血红蛋白 血浆蛋白:存在血浆中,属于内环境成分 血红蛋白:存在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渗透压: 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 数目 :溶质微粒 越多 ,即溶液浓度 越高 ,对水的吸引力越大 ,溶液渗透压越高。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 与 无机盐 (主要是Na+和 Cl)、 蛋白质的含量 有关。 37℃时,人类血浆渗透压约为 770kPa。 思考:为什么输液时要用生理盐水。 等渗溶液: %NaCl或 5%葡萄糖溶液  组织水肿是由 组织液中水分增加 引起的。  通常情况下,血浆中的 蛋白质是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的 ,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渗透压主要取决于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 蛋白质分子的浓度差。  如果因某些原因导致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或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就会相应地造成血浆的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增加。 这时组织液增加,就会出现组织水肿的现象。  如 淋巴管阻塞,营养不良性水肿,  肾炎,过敏反应,组织损伤,  组织代谢旺盛。  组织水肿: 组织液增多 淋巴管阻塞,回流障碍 血浆渗透压下降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营养不良 肾脏疾病 组织损伤 过敏反应 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组织代谢旺盛 酸碱度 pH= ~ 血浆的 pH保持稳定与 HCO3- 、 HPO42- 等离子有关 缓冲对: H2CO3/NaHCO NaH2PO4/Na2HPO4 温度: 一般维持在 37 ℃ 左右 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会有所变化,但一般不超过 1℃。 周围气温波动范围较大,但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 37 ℃。 酸性食物 碱性食物 海带、蔬菜 豆制品 酸奶、水果 经常过食大鱼大肉,会使体内的酸性物质积聚,血液就会偏酸性,人体的内环境就开始恶化,便会出现 头晕、焦躁、便秘、失眠、疲劳、抵抗力下降,易患上呼吸道感染 等。 由于血液的粘度增加了,还可使 动脉硬化。 如果摄入酸性食物过多,大大超过体内调整 pH系统的限度,那就会使体内 pH失衡,进而引起酸碱平衡破坏。 摄入酸性食物过多的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