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新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第7课时内容摘要:
厘米、 3 厘米的正方形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因为它们是 1 2的因数,又是 1 8的因数。 可见,当正方形边长既是 12的因数,又是 18的因数时,就能正好把这个长方形铺满。 (3)引导:现在你发现,哪些数既是 12的因数,又是 18的因数。 指出:大家发现, 6这几个数,既是 12的因数,又是 18的因数,也就是 12和 18公有的因数,我们称它们是 1 2和 18的公因数。 (板书) 追问: 4是 1 2和 18的公因数吗。 为什么不是。 说明: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作这两个数的公因数。 (接“公因数”后板书:—— 两个数公有的因数) 2.求公因数。 (1)出示问题。 引导:我们已经知道,两个数公有的因数,是它们的公因数。 那如果已知两个数,你能不能找出它们所有的公因数呢。 接着看一个问题。 出示例 10,让学生明确要找出 8和 1 2的所有公因数,并找出其中最大的一个。 (2)探索方法。 引导:先想想怎样的数是 8和 12的公因数;再想怎样可以找到 8和 12的公因数。 和同桌商量商量,找出它们的公因数,并找出最大的一个。 学生思考、尝试,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是怎样找 8和 12的公因数和最大的公因数的。 结合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思考方法:(在交流中板书过程) ①先分别找出 8和 12的因数,再找公因数,并确定最大的一个。 ②先找出 8的因数,再从 8的因数里找 1 2的因数。20xx年新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第7课时
相关推荐
最大公因数是几。 各是用什么方法求的呢。 (检查过程 ) 追问:你是怎样找出 1 3和 5的最大公因数是 1的。 (引导具体观察 1 3和 5的因数,确定只有公因数 1,所以最大公因数就是 1) 说明:如果两个数只有公因数 1,最大公因数就是 1。 三、发展题练习 1.做练习七第 5题。 (1)求左边 4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让学生独立找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过程
方形有多少个,能找得完吗。 说明:这个长方形能正好铺满边长是 6厘米、 12厘米、 18厘米、 24厘米„„的正方形,因为它们的边长数是 2的倍数,又是 3的倍数。 这样的正方形找不完,个数是无限的。 (3)引导:现在你发现, 1 1 24„„这些数和 3 都有什么关系。 说说你的想法。 指出:同学们的理解还真不错。 大家发现 1 1 24„„这样的数,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3 的倍数,也就是
1、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图书管理规定图书管理规定(待公司建立图书室后再行发布)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图书管理工作,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图书是指公司为满足各部门生产、工作需要而购置的图书资料,包括各类工具书、期刊、杂志及相关学术著作等。 第三条 需购置图书(杂志)的品种和数量,应广泛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由综合部汇总,综合部主任审阅后报总经理审批。 第四条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物资采购退换货管理办法- 1 办法适用于物资部所采购的各类物资。 第二条 质量部依据物资质量检验标准对入库物质在规定检验期限内实行检验。 第三条 物资部依据质量部的检验不合格通知,当日内向供应商发出退换货通知单。 退货通知单一式四联,一联由物资部留存,附于原采购、验收单的后面归档;二联由生产技术部留存;三联送规划财务部;四联通知供货商。 第四条
1、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物资采购管理制度- 1 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物资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公司经济效益,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物资采购各环节要按照科学有效、公开、公正、监督制约的原则进行,防止采购过程中不正当行为发生。 第三条 物资采购的基本原则:坚持质量标准,坚持效益优先,同样品种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价格,同等价格比信誉。 第四条
个问题时,为什么要把原来的图形转化成长方形。 学生回答:原来的图形比较复杂,不容易看出每个图形的面积,不便于直接比较面积的大小。 转化成长方形后容易看出每个图形的面积,也就便于比较了。 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学生发言,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师:这些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都是把新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或已经会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