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上学期四年级全册教案内容摘要:
整十数调商的方法。 3.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试商,初商过大需要调小的除法笔算。 教具准备:例题插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自己练习本上计算。 70247。 9 69247。 20 520247。 60 集体订正后,让学生说一说用整十数除怎样试商。 2.口答: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36 20( )83 30( )158 40( )250 20( )98 3.在下面 O 里填上“ ”或“ ”。 324○120 436○260 516○310 247○155 二、教学新课 1.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用整十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非整十数的两位数除两三位数 (不要调商 )的笔算除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板书课题 )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除数的个位是 4 的两位数除法。 2.教学例题。 出示教科书第 18 页教学情境图。 (1)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提问: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要知道“四年级一班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 ?”可以怎样列式 ?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272247。 34= ( ) (2)探索“ 272247。 3439。 的笔算方法。 37 ①提问: 272247。 34可以怎样试商 ?为什么要把 34看作 30试商 ? 你估计商应是几 ? ②独立尝试。 让学生根据估计的商,试着算一算。 学生尝试计算时,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笔算中出现的问题。 ③交流算法。 师:你在计算中遇到什么问题 ?(指名说一说 ) :用 9 乘 34 得 306, 272 比 306 小,怎么办 ?(教师指着下面的算式问学生。 ) 小组讨论、交流,再全班交流。 教师介绍:像这样要改商的叫做“调商”。 b.提问:为什么要改商 8,指名回答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④请学生独立完成竖式。 学生完成竖式计算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核对,帮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格式。 (3)归纳概括。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如下;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时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当除数 38 的个位是 4 或比 4 小时,可用“四舍”法试商,即去掉除数的尾数,把除数当作整十数。 由于这时把除数看小了,商往往偏大。 初商后,必须将商与原来除数相乘;如果乘积大于被除数,就说明初商偏大,应该把初商调小再试,直至余数小于除数为止。 (结合例题的计算过程进行归纳 )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一练”。 观察竖式,说说每道题是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的,初商是几,为什么要把初商调小再算,然后用竖式算出结果。 完成“练习四”第 1— 4 题。 四、全课小结 师:刚才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与我们前面学习的一样吗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指名口答 ) 五、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39 第六课时: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五入调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19 页例题、练习四中的第 4 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掌握“五人”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2.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 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例题插图。 教学过程 — 、复习 1.在下面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60( )262 80( )454 70( )508 30( )280 指名口答,让学生口述思考过程。 2.在下面的○里填上“ ”或“ ”。 475 ○ 250 693 ○ 200 357 ○ 239 644 ○ 240 40 指名口答,让学生口述判断的理由。 91247。 20 326247。 50 280247。 30 96247。 32 326247。 53 200247。 43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全班交流。 订正时,让学生分别说说两组题目的试商过程。 二、教学新课 1.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 四舍的试商方法进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种试商方法,就是用两位数除当除数个位是 9 时该怎样试商。 2.教学例题; 出示教科书第 9 页教学情境图。 (1)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提问: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要知道“四年级二班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 ?”可以怎样列式 ?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252247。 36= ( ) (2)探索“ 252247。 36”的笔算方法。 41 ①提问: 252247。 36 可以怎样试商 ?为什么要把 36 看作 40 试商,你估计商应是几 ? ②独立尝试。 让学生根据估计的商,试着算一算。 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③交流算法。 a.先指名把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进行全班核对。 b.再出示下面的计算过程和问题。 252247。 36=6 问题是:商 6 对吗 ?为什么 ? 小组交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这里把除数“ 36”看成 40 来试商,商 6 太小了,因为余数是 36,和除数相等,所以商要改成 ?。 教师强调: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调商,使余数比除数小。 (3)归纳概括。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如下: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按照四舍五入法 ,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当除数的个位是 9 时,可用五 42 入法来试商,把除数的个位“五人”后再试商,由于除数变大了,商容易偏小,出现余数比除数大或余数与除数相等的情况 (如上面的例题 )。 商小了,要把初商改大。 (4)比较,发现异同点。 让学生比较“ 372247。 34”和“ 252247。 36”的计算过程,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先独立观察,比较,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 相同点:都要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进行试商;除的时候都要调商;除的时候都要注意“余数比除数小”这个计算要求。 不同点:当除数的个位数是 4 时,可以把除数的尾数舍去,把它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当除数的个位数是 勺时,可以把除数的尾数舍去,用比除数十位上的数多 l 的整十数来试商。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一练”。 完成”练习四”第 5— 8 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 43 试商后需要调商的笔算除法练习课( 1)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比较熟练地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后灵活进行调商的方法,能运用这种方法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计算。 在探索 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计算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认真检查的习惯,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练习,比较熟练地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后灵活进行调商的方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题,说明本课练习内容。 二、笔算练习。 完成“练习四”第 9 题。 学生计算。 44 比较上下两题,说说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什么情况下要把初商调大,什么情况下要把初商调小。 完成“练习四”第 10 题。 学生独立完成。 点评,说说试商的过程与方法, 强调验算的重要性。 完成“练习四”第 11 题。 学生独立完成。 说说每组的算式和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进一步明确什么情况下要把初商调大,什么情况下要把初商调小。 三、解决问题练习。 完成“练习四”第 12 题。 读题,理解题意。 先说说怎样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求长方形的宽,再独立完成解答。 组织反馈与交流。 完成“练习四”第 13 题。 读题,理解题意。 完成第( 1)小题。 计算后交流: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有 45 什么样的关系。 完成第( 2)小题。 注意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既可以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提出 用除法计算的问题,也可以把第( 1)题中的结果作为条件去提问题。 四、课后拓展:试商小技巧 同头无除商八九,除数折半商四五。 “同头”:指除数和被除数的首位都是相同的数字,如 368247。 3782247。 79。 “无除”:指十位不够商 1,也就是说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以两位除数,就要商 8 或 9. “除数折半”:指把除数平均分成 2 份,如果其中一份比被除数的前两位大,那么就商 4;如果比被除数的前两位小,那么就商 5,但前提条件是一份必须与被除数的前两位非常接近。 46 47 试商后需要调商的 笔算除法练习课( 2)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试商和调商。 通过练习,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地进行试商和调商。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出示 14 题。 2.学生先默算,再指名口算。 3.提问;说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 ? 二、笔算 1.练习四第 15 题。 (1)先指名说出各题的商是几位数。 48 (2)让学生独立计算。 (3)集体订正。 2.练习四第 16 题。 (1)出示第一行的三题: 612247。 18 608247。 32 224247。 56 (2)先在小组里估计二下每题的商大约是多少。 (3)算一算,并指名板演。 (4)集体订正。 (5)提问:你今天比昨天估计得准些了吗 ?为什么 ? 三、解决问题 1.练习四第 18 题。 (1)指名读题。 (2)学生独立完 成,指名板演。 (3)集体订正,说说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2.练习四第 19 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说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3.练习四第 20 题。 49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说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3)学生交流,这题有没有不同解法,两种解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 四、思考题 1.在计算正确的商之后,我们可以先根据题目的意思列出这样的算式: ( )247。 72= ( ) ( )247。 27= 26„„ 18 2.根据这样的算式,请同学们计算一下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五、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四第 17 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50 51 第七课时: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探索商不变的规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发展学生观察、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验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结论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经历探索商不变的规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教具准备:例题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提出问题。 故事引入新课。 分析计算初步感知。 师出示例题,让学生快速口算出结果,老师板书。 比较观察表格,什么数变了,什么数没有变。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提出问题 52 ( 1)从左往右观察,第二栏同第一栏比较,被除数有什么变化,除数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 ( 2)生汇报:第二栏同第一栏比较,被除数乘 2,除数也乘 2,商不变。 ( 3)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20xx——20xx上学期四年级全册教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