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内容摘要:

1、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自 2000起执行前 言本规范是根据中石化(1995)建标字 269 号文的通知,由我公司主编的。 本规范共分四章和两个附录。 主要内容有:静电接地的范围、静电接地方式与静电接地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静电接地端了、接地板、接地支线、连接线、接地干线、接地体以及具体连接的一般规定:石油化工企业存在静电危害场所的具体规定。 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几年来石油化工有关静电接地设计(施工)经验,吸取了国外先进标准(日本的静电安全指南1988 年版、美国静电作业规范对静电、闪点和杂散电流引燃的预防国防静电通用规范983 年版等)有关静电接地范围、非导体带电性指标、 2、物质分类及具体作法等内容。 征求了有关设计、生产、科研等方面的意见,对其中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我公司,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我公司的地址是:北京朝阳区安慧北里安园 21 号邮编:100101本规范的主编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参加编制单位:中国石油天然集团石化安全技术研究所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上海金山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主要起草人:张洁 谭凤贵 于长一 朱耀祥目次1 总则2 名词术语3 一般规定31 静电接地的范围32 静电接地方式33 静电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34 静电接地端子 3、和接地板35 静电接地支线和连接线36 静电接地干线和接地体37 静电接地的连接4 具体规定41 固定设备42 储罐43 管道系统44 铁路栈台与罐车45 汽车站台与罐车46 码头47 粉体加工与储运设备48 气体与蒸汽的喷出设备49 化纤设备410 人体静电接地411 计算机房与电子仪表室的静电接地附录 A 静电接地的检测方法附录 B 静电接地工作的注意事项用词说明附 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静电伤害,保障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在石油化工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防静电措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存在静电危害的新建 4、、扩建和改建工程的静电接地设计。 103 静电接地是防止静电危害的主要措施之一。 石油化工企业的防静电设计,应由工艺、配管、设备、储运、通风、电气等专业相互配合,综合考虑,并采取下列防止静电危害措施:1 改善工艺操作条件,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量产生静电荷:2 防止静电积聚,设法提供静电荷消散通道,保证足够的消散时间,泄漏和导走静电荷;3 选择适用于不同环境的静电消除器械,对带电体上积聚着的静电荷进时行中和及消散;4 屏蔽或分隔屏蔽带静电的物体,同时屏蔽体应可靠接地;5 在设计工艺装置或制作设备时,应尽量避免存在高能量静电放电的条件,如在容器内避免出现细长的导电性突出物和未接地的孤立导体等 5、;6 改善带电体周围环境条件,控制气体中可燃物的浓度,使其保持在爆炸极限以外;7 防止人体带电。 104 静电接地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地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有关规定。 2 名词术语201 工业静电 它所引起的磁场效应较之电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 静电可由物质的接触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物理过程而产生。 工业静电是生产、储运过程中在物料、装置、人体、器材和构筑物上产生和积累起来的静电。 202 带电体 正负电荷数量不相等,对外界显示电的特性的物体或系统。 203 带电区 04 物质静电特征 6、参数1 体积电阻率 是单位横截面积、单位长度上材料的电阻值,其单位为欧姆米(m)2 表面电阻率 是正方形材料两对边间的电阻值,与物体厚度及正方形大小无关,其单位为欧姆()。 3 电导率 与电场强度之乘积等于传导电流密度,即 E=j。 电导率的单位为西门子/米(S/m)。 205 静电起电、积聚和消散1 静电起电 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原因,使物体正负电荷失去平衡或电荷分布不均,而在宏观上呈现带电的过程。 2 静电积聚 静电泄漏 静电消散 电体上的电荷由于静电中和、静电泄漏、静电放电而使之部分或全部消失的过程。 5 静电静置时间 of of 设备停止操作到物料(通常为液体)所带静电消散至安全值 7、以下,允许进行下一步操作所需要的时间间隔。 6 电荷弛豫时间 of 电位)消散(或下降)至其初始值的 1/e 时所需要的时间。 7 杂散电流 些非指定的通路可以是大地、与大地接触的管线和其它金属物体或构筑物。 206 静电放电现象1 静电放电 介质产生电离而使带电体上的电荷部分或全部消失的现象。 2 静电放电能量 带电体所形成的静电场,通过静电放电所释放出来的总能量。 3 电晕放电 强很高的电场中的辉光放电。 电晕放电时,在电极周围有微弱发光的电晕层。 4 刷形放电 放电形式放电通道不集中,呈分枝状。 5 传播型刷形放电 静电非导体上所发生的放电能量集中、引燃能力强,并带有声光特征的一种放电。 6 火花放电 电 8、流急剧上升,电压急剧下降,引起带有瞬间闪光、并有集中通道的短暂放电现象7 尖端放电 at 7 材料1 静电导体 非使它与地绝缘,否则其上难于积聚静电荷的材料。 2 静电非导体 此能在其上积聚足够数量的静电荷而引起各种静电现象的材料。 3 导静电材料 及用其他方法(如在绝缘材料中掺入导电材料等)使物体具有导静电性能的材料。 4 防静电织物 纤维表面电阻率降低,从而形成或生产出的一种具有防止静电积聚的织物。 208 静电安全有灾害预防1 静电安全 统)中,不发生由于静电现象而导致人的伤害、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的状况和条件。 2 静电故障 致生产系统、设备、工艺过程、材料、产品等发生故障、损害(如生产率下降、产 9、品质量不良,以致失效、破坏等)的现象或事件。 3 静电灾害 害的现象或意外事件(如火灾、爆炸、静电电击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二次事故等)。 4 静电电击 由于带电体向人体,或带静电的人体向接地的导体,以及人体相互间发生静电放电,其所产生的瞬间冲击电流通过人体而引起的病理生理效应。 5 二次事故 致人员由高空坠落或触及其他障碍物而引起的伤害;或造成已存在的火灾、爆炸的后果进一步扩大等危害的现象或事件。 6 静电危险场所 of 对其进行直接加工、处理和操作等工艺作业场所的统称。 209 静电接地1 静电接地系统 散的外界导出通道。 2 直接静电接地 间接静电接地 连接 相互间大体上处于相同电位的措施。 5 静电接地的 10、电阻分类a 静电泄漏电阻 of 体的被测点对大地的总电阻。 b 静电接地电阻 of 接静电接地电阻为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 间接静电接地电阻为被接地物体的接地极与大地之间的总电阻,主要由导电、防静电材料或防静电制品的电阻决定。 3 一般规定31 静电接地的范围311 在生产加工、储运过程中,设备、管道、操作工具及人体等,有可能产生和积聚静电而造成静电危害时,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 312 在进行静电接地时,必须注意下列部位的接地:1 装在设备内部而通常从外部不能进行检查的导体;2 装在绝缘物体上的金属部件;3 与绝缘物体同时使用的导体;4 被涂料或粉体绝缘的导体;5 容易腐蚀而 11、造成接触不良的导体;6 在液面上悬浮的导体。 313 各种静电消除器的接地端,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接地。 314 在下列情况下,可不采取专有的静电接地措施(计算机、电子仪器等除外):1 当金属导体已与防雷、电气保护、防杂散电流、电磁屏蔽等的接地系统有电气连接时;2 当埋入地下的金属构造物、金属配管、构筑物的钢筋等金属导体间有紧密的机械连接,并在任何情况下金属接触面间有足够的静电导通性时;3 当金属管段已作阴极保护时。 32 静电接地方式321 需要进行静电接地的物体,应根据物体的类型采取下列静电接地方式:1 静电导体应采用金属导体进行直接静电接地。 2 人体与移动式设备应采用非金属导电材料或防静电材料以及防静电制品进行间接静电接地。 3 静电非导体除应间接静电接地外,尚应配合其它的防静电措施。 33 静电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331 静电接地系统静电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106。 专设的静电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0,在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