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内容摘要:

无阙处;重岩迭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青倒影。 绝巘多生柽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 水经注 》 中对三峡的描写 郦道元,字善长,中国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好学博览,在各地 “ 访渎搜渠 ” , 留心 考索水道变迁和城邑兴废等地理现象,撰《 水经注 》 ,是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 《 水经 》 一书写于三国时期,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共记述全国主要河流一百三十七条。 原文一万多字,文字相当简略,没有把水道的来龙去脉和详细情况说清楚。 郦道元认为,应该在对现有地理情况的考察的基础上,印证古籍,然后把经常变化的地理面貌尽量详细、准确地记载下来。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郦道元决心为 《 水经 》 作注。 《 水经注 》 是一详尽记载河流水道的地理著作 ,《 水经注 》 北魏郦道元撰。 本书资料详备。 不仅记载一千多条的河流水道,而且还将河道的起源、流程、归宿,沿途河床宽窄、瀑布、急流甚至河流的含沙量、水位、流速、冰期等情况都作了细致的描绘,沿途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风俗、人物掌故等情况也作了博引;文笔生动,不少短小精练的游记小品,成为后世传诵的名篇,在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