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北部绿色物流中心商业计划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5m。 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 经野外勘探,结合原状,扰动样的实验室分析,将场地地层分为素填土、粉土、淤泥质土、砂类土、卵石五种类型。 物理地质现象。 场地平坦,四周开阔,东西依托国道,自北向南修建二条口宽 26m,底宽4m的排洪道连接自然沟。 因而不存在泄洪、崩塌等物理地质现象。 二、 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 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 勘探场地地形平坦,但周边有冲沟,由于国道排洪道的设立,因 此不可能产生洪涝灾害。 场地所在区新构造运动活跃 ,地震基本烈度为 8度,所以该场地稳定 性较好,建筑物应采用防震设计。 地基容许承载力 R评价。 本次勘探所揭露的地层深度内,岩土类型为五种,因各自的工程 特征不同,现将各自强度分述如下: ( 1)素填土。 该层较均匀,平均厚度 ,主要有砾石,砂与粘性土组成,经过人工压实 ,压缩性较小,容许承载力为 190kpa。 因而不宜做拟建建筑的持力层。 ( 2)粉土。 该层含有砾石,砂,且在个别层位上具含量增大,含水量一般在 %,呈软塑 状。 因而其压缩性大,承载力小,其允许承载力仅为 100kpa,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的持力层。 ( 3)淤泥质土。 分布不均匀,承载力小,一般小于 100kpa,不能作为持力层。 ( 4)砂类土。 该层 松散 ,主要以红粗沙为主,因而其允许承载力可达 200kpa,但因该层饱水 ,易发生震动液化,所以该层不宜作为拟建建筑持力层。 ( 5)卵石。 本层厚度大,分布较均匀,压缩性小,强度高。 但是,与 11级阶梯上的卵石层相 比,其压缩性大,强度低。 再加上该层内加有间隙沙层,致使其承载力最终沉降量都不同于 11 级阶地上的卵石层。 经原位测试数据,物力学数据,经验数据的综合确定,基载力的 400kpa500kpa,本层作为本场地拟建建 筑物的持力层,能满足地基要求。 黄土湿陷及沙土液化。 场地原生黄土添整,因而有相对湿陷问题。 勘探场地粉土粘粒(粒 径小于 ),形成时代较近,部分层位饱水,因而有液化可能。 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场地所在地下水 PH=,水中无侵蚀性 co, Hco 含量。 因此, 无分解类腐蚀。 so 含量 ,所以,存在中等腐蚀等级的结晶类腐蚀。 建议对基础混凝土 采用二级防护。 第二节 气象 项目实施地主要气象条件 一、温度 年平均温度 极端最高温度 极端最低温度 最热月平 均温度 最冷月平均温度 二、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 日最大降雨量 ( 76年 8月 7日) 三、温度 冬季相对湿度 49% 夏季相对湿度 54% 年平均相对湿度 51% 四、风速和风向 夏季风速 冬季风速 年最大风速 18m/s 全年主导风向 东北风( NE)频率 7%净风 55% 年平均风速 五、日照 全年平均日照时数(总时数) 小时 历年平均日照率 59% 六、其它 平均海拔 1560m 无霜期 天 最大 积雪深度 10cm 最大冻土深度 103cm 年冰雹日数最多 4 天 年雾日数最多 3天 年雷暴日数最多 32 天 第三节 占地面积和场地使用现状 一、 占地面积。 物流中心项目占地面积 360 余亩。 已办理土地使用权证。 二、 建设场地现已 三通一平。 第四节 地理位置、交通、信息通讯 一、 地理位置优越。 建设项目地处兰州市北大门,距市区 11公里,区位环境以绿化为主,用 地条件良好,形成极有特色的商贸区。 二、 交通条件极为发达。 新建的 312 国道和 109 国道是兰州通往皋兰、白银、永登等各县区的 交通要道,也是通往的新疆、青海、宁夏、陕西、西藏仅内蒙唯一的陆路交通干线。 物流中心距铁路兰州北站仅 18 公里,距兰州空港中川机场约 40 公里,是一处交通十分便利的物流集散地。 三、 信息、通讯畅通。 兰州市近几年电讯事业飞速发展,已成为西北电讯枢纽,为兰州各县区与国内外的紧密联系和信息交流提供了充足的保证。 特别是兰州公共信息服务网已经开通,我市已进入 高速公路 ,可为社会提供新华社信息,物资信息等 27个类别服务。 程控电话,传 真机,手机、 BP 机已普及联网各周边地区,为项目建设及商贸活动提供了有力条件。 第五章 公用工 程 第一节 供电 本项目用电需新建配电室一座。 该配电室设计装机容量 20xxKVA,建成运行可充分满足项目用 电要求。 经计算本项目年耗电量为 73 万度。 第二节 给排水 一、给排水工程: 给水水源是市、县政府督办工程,计划今年八月底以前,可将供水管道铺完全境。 届时可 直接接入 DN100 的给水线路一条,给水管路每隔 150 米左右设一处消火栓,以满足消防要求。 污水。 污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项目地南面连接自然沟,东、西各有一条公路泄洪道, 地势北高南低,采用截流式内控布管,经过化粪池,沉淀处理等措施,部分经管网流入自然沟,部分用于 绿化。 雨水。 结合区内地形特点,并根据道路布设规划及防洪要求,就近排除便捷。 二、用水量估算。 本项目只计算生活用水,绿化清洁用水,餐 饮用水等综合计算,每日用水量 195 立方米,年用水量估算约 万立方米。 第三节 采暖 一、采暖方式。 物流中心综合办公楼、车库、警卫室等建筑,均需冬季供暖部位,均采用热水供暖。 综合楼供暖上供下回,垂直单管串连,室外管网采用管沟敷设,主保温材料采用岩棉毡,管道采用无缝钢管。 二、供热来源。 物流中心需建 1000 平方米锅炉房一座,设计安装 24 吨热水供热锅炉( 10吨锅 炉两台, 4 吨锅炉一台 ),建成后可满足采暖要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