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失去的一天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 文章具体的写了孔子的几件事情。 ( 1)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2)不喝盗泉水 ( 3)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 4)晚年读《周易》 默读 2 自然段, 读完之后,说说你都知道了关于孔子的哪些信息。 (指导学生一边默读思考,一边画下关键的词句) 默读 2 自然段 主要把握: ( 1)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2)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 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么为人处世。 因此,人们称他为圣人。 五、总结概括 几千年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一直传承下来,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孔子有了一定的了解。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孔子以及他为人处事的哲理之中。 (下课) 体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进一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 38 自然段。 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读懂课文内容。 使学生 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信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一、 复习导入 回顾全文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了孔子的哪些信息。 课文中还具体讲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 孔子概况 ( 1)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2)不喝盗泉水 ( 3)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 4)晚年读《周易》 通过复习引入,让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并为本节课的学习作铺垫。 这篇文章是写人的,同学观察大屏幕,想想这篇文章在写人上给你什么启发。 先概括人物的基本情况,再通过具体的事例体现人物的品质。 借题发挥,进行写人习作的写法指导。 二、 细读课文 品读感悟 引导, 学习第一个故事 ( 1)“同学们,哪个自然段写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2) 指名 读课文, 其他同学 想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蕴涵这什么人生道理。 点拨: 段落中,那个词高度概括了这个 “第三自然段”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体会 ,思考 “将心比心、宽以待人„„ 4 道理。 联系你的生活,你还能用哪些词语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