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集团-超市业行业分析内容摘要:

1、1 超越集团超市业务战略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 2001年 7月 2 问 题 提 出 超市业是中国引进的新零售业态,发展迅速。 2001年 5月超越集团首次介入超市业,成立了全家乐超市,但经营情况不太理想。 超越集团是否大规模进入超市业。 这个问题急待解决。 3 背景介绍 业态特征 竞争格局 市场机会 建议 外资影响 内资影响 资源能力 县以下 县级 地级以上 导读 4 超市是零售业态中的一种方式 零售业态 零售企业满足不同消费需求而形成的经营形式 标准超市 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生鲜商品、食品和向 顾客提供日常必需品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 便利店 是标准超市与日用商店的综合体,可满足基本生活的 2、一次性购足 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 大型综合超市 是标准超市与日用商店的综合体,可满足基本生活的一次性购足 连锁超市(便利店)公司 由 10个以上门店组成,实行规范化管理,必须做到统一订货,集中合理化配送,统一结算,实行采购与销售职能分离。 连锁超市(便利店)公司由总部、门店和配送中心(或委托配送机构)构成 超级市场 因为标准超市、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关连度高,在本报告中,我们将三者统称为超市 5 这种方式由于满足了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已成为零售业态中最具活力的业务形式 杂货店 百货店 超 级 市 场 购物中心 标准型超市 大型综合超市 便利店 柜台式售货产生于 1852年的巴黎, 3、正值欧美工业革命,大规模生产要求大规模的零售方式,百货商店来适应居民大规模消费 . 人们追求参与生产过程,拉近了与商品的距离,一次性结算方便了消费者。 1930产生于美国,最大发展期在二战后 以经营鲜活商品、食品为主 生活节奏的加快,购物多集中在双休日,集中采购,一次性购齐成为许多家庭的购买特征,大型综合超市为这样的消费者提供了一次性的便利 消费者不再想把购物作为家务,而是与休闲娱乐结合起来。 包括专业店、专卖店、大型综合超市、餐馆娱乐 以提供方便为目的的日常用品及其服务 6 超市的发展和壮大必须连锁经营实现规模化 连锁经营是超市的组织形式 中国许多零售企业“连而不锁”、“换牌变脸” 的店铺随处 4、可见。 管理成本和中央采购的规模化降低了成本: 资源共享,管理成本低 利用负流动资金进行低成本扩张 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专业化经营 销售和服务的分散,更贴近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连锁经营实现了规模化与分散化的结合 先进的信息系统是超市连锁经营的技术保证 单体规模扩大受到地段、商圈等因素的制约,而且单体过大造成规模不经济 7 主要的盈利特点表现为低价格薄利润 纯利 1 2% 竞争者 竞争者 竞争者 竞争者 N 竞争者 供应商 消费者 替代者 潜在入侵者 其他零售业态不断被引入和创新 买方市场环境下,消费者有很强的侃价能力 外资零售企业正跃跃欲试,准备进入中国零售市场 供应商的侃价能力不强,但幅度有限 5、竞争充分是零售业的天然属性 8 盈利方式现在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销售利润。 连锁经营超市的规模化能增强议价能力,低成本进货 通道利润。 表现形式为进场费、上架费、广告促销费等 信息利润。 应商需要付费才能获得。 沃尔玛花数亿美元建立起来了卫星信息系统已经产生了盈利。 管理利润。 大量现金流量,对负流动资金的管理,在融资、投资上直接创造利润,或支撑连锁企业的扩张。 连锁超市企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利润 9 成熟的管理、较高的经营技术是超市盈利的必要条件 超市管理和经营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相当成熟 发达国家的零售企业已经和准备大规模进入开放的中国市场 不同地区内资超市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不平衡的 成熟的管理和较高的 6、经营技术是超市获取薄利的保障。 稍有不慎, 1利润就会失去。 超市企业对 销售成本、管理 成本的控制能力来源 于较高的管理和经营技术 价低利薄是超市业态的根本 特点,也是其具有生命力的原因 超市的低价格来源于企业对 销售成本、管理成本的控制能力 10 中国现阶段超市业超常规发展需要雄厚的资本 美国超市发展过程是常规逐步发展的 外资大零售企业以较强的实力,运用低价战略挤压内资超市企业,更拉长了超市投资的回收期 运用负流动资金进行低成本扩张,在超常规发展进程中是不适用的 外资大零售企业大规模进入中国,更加剧了这一发展进程 中国超市的发展需要较强的资本支撑,做一种长线投资。 如果企业没有一定的资本实力, 7、有可能撑不下去。 超市是中国引进的业态,作为一种新的零售业态,发展进程不是常规的,这是引进与创新的不同 11 背景介绍 业态特征 竞争格局 市场机会 建议 外资影响 内资影响 资源能力 县以下 县级 地级以上 导读 12 中国百货业 90年代中期进入成熟期,现在需要新的零售业态充当主力业态 引入期 成长期 高度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80年代中期 90年代初 90年代中期 1991年百货店销售额占零售总额中的 11%,与西方发达国家百货店兴盛时期相仿 80年代初期 1996年,中国 212百货店的199家利润出现负增长 993 1994 1995 1996 1997资料来源: 中国连锁经营年鉴 8、 1999 2000 1998年称为大商场倒闭年 西方百货店从 1852年至1940年 80年进入成熟期。 13 超市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 人均 口 恩格尔系数 百户家庭冰箱拥有量 人均 6000元是超市发展的基本要求,达到9000元后是一个快速发展期,超过 26000元的城市可以发展大型综合超市 城市的人口数量决定了容量的大小,是否能达到超市规模化的要求 百户家庭冰箱拥有量 70%是发展超市的基本要求 恩格尔系数低于 50%消费者才会接受超市业态 14 中国目前绝大多数省市已具备发展超市的条件 地区 国内生产总额 人口(万人) 人均 元) 地区 国内生产总额 人口(万人) 人均 元)上海 9、 674 24104 海南 87 5988北京 382 15734 内蒙 376 5338天津 001 14486 湖南 440 5166浙江 677 11471 河南 256 4944江苏 438 10349 安徽 986 4859福建 471 10228 重庆 090 4789辽宁 238 9844 江西 140 4741广东 642 9794 青海 18 4602山西 297 4570四川 329 4456广西 489 4351山东 079 8439 云南 288 4328黑龙江 689 7854 宁夏 62 4297河北 744 6775 陕西 605 4127湖北 028 6400 10、西藏 62 4031吉林 728 6120 甘肃 562 3638新疆 925 6070 贵州 525 2587单位:亿元1999 年国内生产总额、人口、人均 分省 )人均 000民有超市需求,东部 14个省市已超过 6000元,中西部省份多在 4000 6000元区间内 人均 000元时,是超市的大发展时期,我国已有 8个这样的省份人均 注:此数据为各省总人口的人均 市人均 数据来源:根据 中国统计年鉴2000 整理 9000元以上; 8个省 6000至9000; 6个省 3000至6000; 16个省 3000以下 15 与已进入超市发展成熟期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超市行业正处在生命周期的 11、成长期 引入期 成长期 高度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竞争者少 销售额增长迅速 利润水平由较低到适中 需要 3 5年 竞争者增加 销售额增长迅速 利润水平较高 持续时间较长 直接竞争者很多 间接竞争者出现 销售额增长缓慢 利润水平一般 竞争趋缓 销售额开始下降 利润水平很低 从有统计的 1994年开始,中国每年以70%的速度增长 发达国家的超级市场已步入成熟阶段,发展出现停滞,数量、分布上都接近饱和 超级市场在许多发达国家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形式 16 中国零售企业与世界零售企业差距较大 企业名称 销售额(亿美元) 企业名称 销售额(亿美元)1 沃尔玛(美国) 海联华 乐福(法国) 12、海一百 德龙(德国) 连商场 罗格(美国) 海华联商厦 霍德(荷兰) 海华联超市 特玛师(法国) 东三联 滕洋华堂(日本) 海农工商 尔贝森(美国) 汉中商 德卡(德国) 海麦德龙 马特(美国) 苏苏果 国十强1999 年世界、中国零售业十强规模比较中国零售企业在经济实力、行业管理经验等方面都有相当的差距 17 改革开放以来,受国际零售企业的冲击越来越大 取消地域、数量、股权或企业形式限制 允许外资控股,并开放所有省会城市 除 2万平米以上的百货店和越过 30家的连锁店不允许外资控股外,没有限制 1992年 7月中国政府宣布开放 11个开放城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和经济特区深圳 13、、珠海、厦门、汕头、海南)试办合资或合作零售企业。 至 1999年底,国务院批准的中外合资合作零售企业 28家,其他省市或主管部门批准的有 277家,其市场占有率大约为 2001年初,中国政府将开放的领域扩大到直辖市、全国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并在四个直辖市进行引进外资的试点 2002/01/01 2003/01/01 2005/01/01 中国零售业开放回顾 中国加入 18 但在 5 10年内,外资零售企业对中国的冲击不会是毁灭性的,内资零售企业存在发展机会 目前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市场占有率接近 2% 今后 5 10年,中国政府计划将外零售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控制在 8 10% 加强对外资零售企业的监管,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对内资零售企业一些软性支持 内资零售企业对国内消费市场较为熟悉 合理运用 2001年家乐福因违规被罚款和一年内不准新开分店的处罚 19 背景介绍 业态特征 竞争格局 市场机会 建议 外资影响 内资影响 资源能力 县以下 县级 地级以上 导读 20 中国超市业市场的竞争,明显的分为世界级竞争者和本土竞争者 大规模进入中国的外资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