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化纤-中国彩色棉花市场分析内容摘要:
1、正文显示: 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棉麻生产和制品【地区分类】中国【时间分类】20030113【文献出处】中国纺织报【标 题】中国彩色棉花市场分析(2003 年文献)(5686 字)【副 标 题】胡伯陶【正 文】天然彩色棉自古有之,棉花的祖先野生棉纤维常常带有棕褐色或其他颜色。 几千年来,美洲的印地安人一直种植天然彩色棉。 野生彩色棉经过长期的栽培、驯化、选择后就一直被人们种植和利用。 我国一些古代的农书上就有关于天然彩色棉的记载。 据报道,1819世纪(大约明、清)我国种植过的一种天然彩色棉花,用其纤维手工加工的纺织品被称作“紫花布”。 紫花布是大众衣料,产地为江南地区,尤以上海松江生产的最著名。 18 2、19 年出口到美洲、欧洲及东南亚等地的上海松江棉布和江、浙一带的紫黄色棉花纺织成的紫花布就达 330 多万匹,曾是公元 18、19 世纪风靡英国的绅士时髦服装。 这种天然有色的紫花布颜色质朴,在历史上深受手工纺织者欢迎和大众的喜欢。 但是至 20 世纪初期,天然彩色棉的商业性种植在亚洲、非洲、中美洲、南美洲基本上销声匿迹,只能在基因库中找到作为资源的种子标本;仍保留少量种植的只有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法国人后裔部落以及居住在秘鲁北部的莫奇卡印地安人。 彩棉研发现状目前已经开展天然彩色棉种植、研发和生产的国家共有 27 个。 包括中国、美国、土耳其等。 美国的 士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天然彩色棉商业育种的人。 她从 3、 1982年就开始了天然彩色棉的种植和研究。 1988 年她获得了第一批可机器纺织的天然彩色棉。 美国的天然彩色棉开发企业大多数是分散作业,种植、纺纱、织造、成衣、销售,每道环节独立经营,缺乏产业化运作和协调,在天然彩色棉的经营上处于无序状态,天然彩色棉生产粗放,主要靠机械化生产,缺乏田间精细管理,彩色棉单产低,生产成本高。 在美国个别地方彩色棉的种植并不受到欢迎,主要担心一旦种植会造成彩色棉与白棉的混杂。 在国内开展天然彩色棉种植、研发和生产的省(自治区)共有 15 个。 新疆是我国种植天然彩色棉最多的地方。 目前,我国天然彩色棉的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全世界彩色棉育种和研究工作始于 60 年代 4、末。 我国对天然彩色棉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早。 20 世纪 70 年代初,全国就有 10 多个大专院校、科学院所及一些省份从事天然彩色棉种子资源的征集和育种工作。 目前国内许多省份的研究单位对天然彩色棉的研究工作充满了极大的热情,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专门立项研究。 进行天然彩色棉纺织品试制或加工的企业众多,我国天然彩色棉纺织品已由最初的彩色棉普梳、精梳环锭纺纱线、气流纺纱线、机织面料、针织面料,扩大到毛巾、浴巾、方巾、毛巾被、浴衣、线毯、绒毯、床品、内衣、内裤、袜子、帽子、T 恤衫、文化衫、背心、衬衫、线衫、睡衣、文胸、休闲服、时装裙、童装、婴幼儿系列服等等纺织成品。 而且一 5、系列高科技彩色棉纺织品陆陆续续相继开发出来,如彩色棉纳米防菌抗臭弹力纱、彩色棉远红外丙纶衬衫面料、彩色棉与罗布麻混纺保健面料、彩色棉与大麻混纺休闲面料等等。 目前天然彩色棉可纺品种已经达到或接近白棉的水平,即天然彩色细绒棉适纺范围为:精梳纱40s) ,普梳纱32s) ;天然彩色长绒棉适纺范围为:精梳纱60s)。 如果要纺更高的纱号,则和白棉一样要与高等级的长绒棉混纺。 彩棉发展潜力天然彩色棉是一种天然具有色彩的棉花,在纺织品加工中无须染色,从而减少了加工工序,相应减少了污水的排放和对污水的处理,避免了加工时对水资源的污染和禁用染料、有毒助剂对人体的危害及对环境的破坏,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天然彩色棉纺 6、织品加工的生产全过程采用无毒、低毒的化学助剂和无污染的工艺及设备进行工业生产,实现了纺纱、织布、后加工、成衣“无过程污染”的加工,整个生产过程既不污染环境,也不被环境所污染,不像市场上已经出现的一些绿色纤维在形成服装的全过程中仍然无法避免过程污染,因为此类纤维在纺纱、织成坯布后仍要通过染色等过程才能加工成服装。 天然彩色棉纺织品的原料可以再生,废弃物可以通过再生得到再利用或堆埋达到自然降解或进行焚化等方法处理。 天然彩色棉和白棉相比,抗虫性明显,棉田棉铃虫百株落卵量低于白棉,百株幼虫数量少于白棉,棉蚜发生轻于白棉,而棉叶螨发生呈前重后轻的趋势。 这可能是天然彩色棉叶片轻薄而且小,叶柄红色、株型紧凑, 7、和白棉相比对棉铃虫成虫产卵的吸引力较弱的缘故;天然彩色棉有半野生棉性状,棉株内部的化学物质如棉酚、单宁的含量明显高于白棉,适口性较差,对棉花害虫抗性明显,因而可以少施农药,减少来自农药中有毒物质的影响。 天然彩色棉耐旱性、耐瘠薄性较好,特别适合于旱地种植,因此可以少施化肥,减少来自化肥的污染。 从纺织生态研究的角度,天然彩色棉制品是一种绿色生态纺织品。 天然彩色棉纤维柔软、手感好,其服装色泽柔和、格式古朴、质地纯正、感觉舒适、安全,符合人们返璞归真、色彩天然的心态,因而其纺织品堪称为“21 世纪的宠儿” ,被誉为“人类第二健康肌肤” ,迎合了市场的需求,是 21 世纪国际绿色纺织品市场上最具发展潜力 8、的产品之一。 天然彩色棉的开发是绿色纺织品的发展方向,穿戴天然彩色棉纺织品是人们高品质生活的标志,符合人们对衣着需求的发展趋势和回归自然的潮流。 据国际有机农业委员会预测:未来 30 年内,全球棉花总产量中将有 30的产量被彩色棉和有机棉所代替。 另据专家预测,21 世纪全世界将有 6070的人口使用天然彩色棉制品。 天然彩色棉纺织品将走进寻常百姓之家。 天然彩色棉产业属于可持续发展产业,有助于打破纺织品的非关税壁垒,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给企业和棉农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棉农种植天然彩色棉比白棉平均每亩增收1540左右)。 天然彩色棉制品尽管目前价位较高,但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而激起 9、极大的研发和生产热情,被遗忘的野生彩色棉被科学界和产业界重新开发、重新利用和用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进行改造。 天然彩色棉的研发与生产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势头。 彩棉宣传误区天然彩色棉的市场份额目前还很微小。 据有关资料介绍,1993 年美国的天然彩色棉种植面积达到 20 万亩,产量 11600 吨,约占美国棉花产量的 1994 年美国彩色棉的产量近 2 万吨,约占美国棉花产量的 1。 全世界 1996 年天然彩色棉的产量不超过 吨。 1999 年中国种植天然彩色棉约 16000 亩,占全国棉花播种面积的 1999 年我国生产天然彩色棉棉纱计划 ,占全国纱总计的 占全国棉纱的 生产天然彩色棉面料计划 1 10、4 万米,只占全国布总计的 实际完成数更差。 目前各种传媒宣传报道的天然彩色棉的色彩无奇不有。 有的报道天然彩色棉具有棕、绿、紫、灰、橙等多种色彩;也有的报道天然彩色棉具有苹果色、咖啡色、淡蓝色、奶黄色、淡黑色、橘黄色、翠黄色、紫褐色等,使人觉得天然彩色棉的色彩丰富多彩。 其实可被加工的天然彩色棉目前主要有棕色和绿色两大系列色彩。 那么为什么宣传报道上五花八门呢。 这里不乏有商业炒作和道听途说,但也存在不同人员及学者在纤维色泽分类和识别上的差异。 如有的人把不同深浅的棕色称作为棕红色、褐色、褐红色、紫褐色、咖啡色、灰棕色、米棕色、驼色、土色等等;把不同深浅的绿色称作为深绿色、墨绿色、灰绿色、柳绿色、草黄色 11、、淡绿色、翠绿色等等,很不规范。 但可被纺织加工的天然彩色棉色彩的基本类型目前只有棕色、绿色两大系列。 为了丰富彩色棉的色彩,一些专家企图通过基因转育的途径来增加天然彩色棉的色彩,据说已经用转基因育种培育出红色、蓝色的彩色棉,但因色素不稳定而还未形成品种和品系。 彩棉终端情形天然彩色棉纺织品为提高其服用性能,在加工中和白棉织物一样,需要经过上浆、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柔软、定型、免烫抗皱等处理,使用中避免不了洗涤、熨烫。 但是天然彩色棉色素很不稳定,色彩分离严重,纤维色泽不匀,不仅存在色素遗传不稳定,而且在加工中色素也极不稳定,遇酸、碱、氧化剂、还原剂、生物酶、渗透剂、不同洗涤剂、皂煮、柔软、 12、免烫抗皱、高温、水浸等处理存在着变色、退色、掉色、沾色问题,并随所处理的时间、温度、浓度的不同,颜色的变化也不同。 绿色彩色棉日晒色牢度较棕棉更差。 天然彩色棉产量低、衣分率低、亩产不稳定、外观质量差、成熟度差,纤维单强偏小,比强度偏低;纤维主体长度较白棉短,纤维整齐度差,细度偏细,马克隆值高低差异大,含不孕籽、棉籽壳、棉杂较多;短绒率高,尤其是绿色彩色棉。 天然彩色棉的缺陷虽经育种专家不断改良,但其整体性状和白棉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而且颜色越深,品质越差(因为非纤维素的含量较多) ,因而纺纱中飞花较多、用棉量较高。 这些是影响彩色棉纺织品质量提高的制约因素。 至今在天然彩色棉的色素不稳定、韧度不达标等方 13、面,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并且在加工中,颜色一旦破坏,很难得到修复。 虽然国内外在彩色棉的固色方面、在色彩的多样性、色彩的鲜艳性方面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工作,但天然彩色棉色素不稳定,色谱单调、色彩不鲜艳至今仍然是许多国家天然彩色棉没有被大面积应用的原因之一。 因而有的国家已经放弃了天然彩色棉终端产品的开发,许多国家仍然处在小规模的试验开发阶段。 美国在天然彩色棉面料的开发方面,多数还是一些粗厚织物。 彩色棉许多性状的改变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重大的突破,有些性状甚至是改变不了的。 它的遗传不稳定表现在各个方面,不仅仅是色素,而且表现在纤维长度、细度、强度、产量等多方面,许多生化现象还未被人们 14、所认识,因此天然彩色棉的纺织加工技术不能完全套用白棉的加工工艺,天然彩色棉的许多纺织加工技术与白棉纺织品的加工技术完全不同,比白棉纺织品的加工技术要求更高更严格,加工工艺更加复杂,有其独特性,是一门全新的纺织加工技术。 彩棉生产导向天然彩色棉的研发工作涉及到现代生态农业、生物基因工程、遗传学、育种学、纺织工程、无毒处理及整理、化工及原料、清洁生产、服装设计、生命科学技术、材料技术、环境保护等行业,是多领域、多行业、多学科交叉的庞大的系统工程,仅就其纺织工程就涉及棉、毛、丝、麻、化纤的机织、针织、色织、家访以及印染、服装等多个纺织行业,每一个阶段无不包含很高的技术含量,有的涉及边缘科学,不可能一朝 15、一夕就能完成,有的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天然彩色棉的研发需要不同领域、行业、学科的交叉配合、持续不断、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在天然彩色棉的发展中,要避免目前商业开发中急功近利、盲目上马、一哄而上、遍地开花、乱供种、盲目扩种、低水平重复建设,以期获得“理想可观”的利润的混乱竞争现象。 靠炒卖、赶浪潮,不尊重客观规律,在眼前利益的驱动下发展天然彩色棉贻害无穷。 “稳定面积、加强科研、逐步推开”应该是天然彩色棉发展的正确方针。 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地做好天然彩色棉的统一布局和规划、协调发展,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要加强棉花市场行情的通报,做好产业信息服务工作。 近 20 年来,人们对绿色纺织品的呼声 16、和消费越来越强烈,对天然彩色棉的使用寄予很大的希望。 天然彩色棉纤维色彩和品质的改进与提高是关系到我国今后彩色棉产业发展兴衰成败的两个关键技术问题。 因此,天然彩色棉的发展一定要以科技为先导,要有强大的技术储备作支撑,雄厚的资金作保障,扎扎实实做好研发工作中的各项基础工作,以“种子杂交化、种植有机化、色彩多样化、颜色鲜艳化、色素稳定化、强力达标化、生产无害化”为奋斗目标,持之以恒,才能使天然彩色棉及其纺织品真正成为人们心目中信赖的绿色纺织品,才能保持天然彩色棉产业的良性、健康的发展;才能使之成为可持续性发展的纺织产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走向发展的自由王国,见到天然彩色棉大发展的曙光;才能使天然彩色棉的未来发展达到理想的境界。 天然彩色棉作为一种新型的纺织品原料,在开发中投入的科研经费较大并且农业产品的研制是以自然年。新丰化纤-中国彩色棉花市场分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