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板快-我国电力产业分析内容摘要:

1、70 多家民企拟在湖北投资 148 亿元兴建 101 座电站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开始投向电力行业。 截至目前,70 多家民企,拟在湖北投资 148亿元兴建 101 座电站,预计装机规模可达到 206 万千瓦。 据悉,浙江纵横集团已协议开发汉江诸河流域 3 个大、中型水电站项目,总装机 千瓦,总投资 58 亿元。 2003 年进入中国电力市场的投资已超 2000 亿元最近一条来自新华社的消息值得关注:报道说我国电力行业在总结去年情况时发现,由于电力供应紧张,各地争上电力项目,已为电力发展过热埋下隐患。 重复建设是我国的老大难问题,近年钢铁、水泥、纺织、汽车等行业都出现程度不同的过热现象,现在电力又大有步其 2、后尘之势。 据报道,仅内蒙古自治区,去年就计划上电力项目 50 个,装机容量超过 4000 万千瓦,而在国家“十五”规划中,每年新开工电力项目才有 2500 万千瓦,最多 3000 万千瓦。 电力短缺使国企民企争相投资电力,去年进入国内电力市场的投资已超过 2000 亿元,接近前两年的投资总和。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本来无可厚非,特别像电力、钢铁等原来被国有企业高度垄断的行业一旦放开,大家都想尽快分享一块利润“蛋糕”,也是理所当然。 问题在于,市场竞争不等于盲目竞争, “一窝蜂”式地争上项目会给企业自身以及整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什么后果。 有电力专家指出,短时期内投资大批电力项目,很可能 3、形成市场供应的过度集中或过剩,而不顾市场规律的无序竞争只能带来有限资源的白白浪费,加剧我国资源短缺的局面。 此外,电力投资过度势必会造成发电设备等相关产品的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刺激已经过热的钢铁等相关行业虚火再往上升。 尽管电力发展已经出现过热的苗头,但要“踩刹车”却不那么容易。 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有关部门再不能通过行政命令对企业投资搞“一刀切”,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政府局限于一城一地的经济得失,争上项目不甘落后。 据说,为了争取项目,有的地方甚至采取“一女多嫁”的策略,即在一个地区设多个发电项目,让企业去“自由竞争”。 有观点认为,政府行为多于市场行为,是造成电力投资无序竞争的主要原因,将来很可能会 4、像钢铁那样,从县区到省市,大家都建发电厂,最终导致生产能力大大超过市场需求。 这并非危言耸听,已经有预测显示,钢铁能力到明年已能满足 2010 年的市场需求,这说明钢铁投资超前了 5 年,其过热程度不可谓不严重。 既然有前车之鉴,那些热衷于电力投资的地方政府或企业难道不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吗。 此外,从电力投资的来源分析,除了国有企业之外,为数不少的民营资本也开始进入电力市场。 应该说,在目前我国电力市场明显处于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发挥各种资本的积极性,是加快发展电力事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不过,经济学家提醒,不论国有资本还是民营资本,对某一行业的过分投资,一样都会造成经济泡沫。 更何况,如今不少民营资本是来 5、自于国有银行,一旦出现问题,其风险最终要由国家承担。 2003 年中国电力上市公司的快速发展使相关行业受益匪浅2003 年我国电力生产与消费均保持高速增长,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明显提高。 截至3 月 17 日,已公布年报的 12 家电力板块公司 2003 年共实现净利润 元,比 2002 年增加 平均每股收益达 ,同比增长 三高吸引机构投资者12 家电力公司中,除重庆的涪陵电力和九龙电力因受重庆市外购电量增加等因素的影响,2003 年净利润略有下降之外,其余公司的利润水平均超过上年,而且其中不乏增长率达 50%以上的公司。 如通宝能源净利润 23370 万元,同比增长 穗恒运增长率 金山股份增长 6、率。 电价下调、燃料供应紧张且价格大幅上涨等负面影响,已为迅猛增长的用电需求及发电机组的满负荷运转所消化,许多公司经济效益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电力行业蓝筹频现。 华能国际以每股收益 名列 12 家公司之首,紧随其后的是深南电 ,。 较高的盈利能力、累积充沛的现金流,为丰厚的利润分配奠定了基础。 华能国际提出了每 10 股送 5 股转增 5 股派 5 元(含税) 的利润分配及转增预案,深南电提出每 10 股派 税) 的分配预案,其他提出高比例送转股的公司也不少。 一般认为,高送转公司的管理层对公司未来的成长性持乐观态度,且公司处于投融资和经营规模的扩张期。 正是电力行业上市公司高增长、高收益、高分配的特 7、点,使这批公司受到机构投资者青睐。 如华能国际、通宝能源的前十位流通股股东几乎都是开放式基金,穗恒运、深南电等还吸引了社保基金、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等机构投资者。 相关行业受益匪浅电力上市公司的快速发展,对许多行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首先是本行业。 面对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谁能拥有更多电源,谁的发电量、上网电量大,谁就占据了竞争优势。 因此,为了提高生产能力,绝大部分电力公司在 2003 年大兴收购。 深南电 2003 年受让深圳新电力事业有限公司 49%股权,去年新电力公司净利润 9743万元;华能国际去年将山西榆社电厂和东辛店电厂收入麾下,为公司发电量大增作出贡献。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试点工作的逐步推进 8、,预计电力行业的并购重组将升级,届时优质资产将向五大电力集团集中,五大 下属上市公司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高。 其次是电力公司的供应商,包括电力设备、石油、煤炭等行业。 国家不断加大对电源和电网的建设力度,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因此获益匪浅。 去年,各发电集团为了尽快取得竞争优势,加紧扩大实力,对火电锅炉的需求大幅增加。 主营电站锅炉的东方锅炉之所以能扭亏摘帽,就是抓住了这个机遇。 该公司 2003 年度每股收益高达 ,较 2002 激增 此外交通运输等电力辅助服务行业得到大发展。 如中海发展在 2003 年年报中称,电力行业的快速增长,使国内对石油、煤炭等能源货物的需求不断上升,带动内外贸运输需求增长强劲。 该公司 9、以油品和煤炭为主要运输货种,去年油品运输收入较上年增长 煤炭运输收入增长 实现主营业务利润增长 30%。 关注几个重要因素根据业内人士对电力市场的预测,2004 年我国总体供电形势仍然严峻,部分地区的电力供应将从季节性供应不足转为全年供应不足,这为电力行业经营和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 但同时,我们又必须关注几个制约电力行业效益增长的重要因素。 首先是电价调整。 根据国家发改委下达的关于调整电价的通知 ,从 2004 年 1 月 1 日起适当提高燃煤机组上网电价,将全国省级及以上电网调度的燃煤机组上网电价一律提高每千瓦时 (含税)用以解决 2003 年、2004 年煤炭价格上涨对发电成本增支的影响。 但这仅 10、仅适用于华能国际、九龙电力等燃煤机组公司,而燃气燃油机组目前仍要执行去年 7月发布的降价后的价格标准。 其次,燃料供应不足和价格上涨仍然是电力公司今年经营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2003 年,由于国际油品市场价格居高不下,致使深南电发电所需燃油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加 17%。 通宝能源发电主营业务收入增加 570%的同时,成本增加了 782%,毛利率同比下降 据预测,2004 年受多种因素影响,煤炭供应总体趋紧,油品价格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上市公司而言,如何降低采购和耗用成本仍是今年一项艰巨的任务。 另外,国家增收排污费、原燃料运输结算方式变化等因素,也将给电力公司的利润增长及营业费用、经营性现金流 11、量等产生影响。 2004 年有两大因素将推动中国物流行业发展作为我国最大的中外合资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的成立揭牌,引人关注。 借助国际资本市场的力量,谋求其自身的跨越式发展,是一项体现中远物流“全球化经营”理念的战略性举措;利用综合资源优势来加快这一发展,更是中远物流成长道路上值得重书的一笔。 2004 年有两大因素将推动中国物流行业发展。 最大的因素是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扩大开放,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这会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将我国作为制造中心,推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的现代物流发展。 此外,政府正积极对物流管理体制进行变革性调整。 最近,中国政府已经组织了两次物流业全国统计标准研讨会,相信相应 12、标准不久将出台。 国际资本市场助力中国加入 后,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形势,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一直是备受关注课题。 无疑,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是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主要途径是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相互参股、并购重组等方式。 由于入世的承诺,我国绝大部分有关物流行业的限制将在 34 年内逐步取消,国际物流巨头从大举进攻到成为国内的综合服务物流商只需约 12 年时间,因此,现代物流产业本土化发展的时间极为紧迫,资本将逐鹿物流产业。 今年 1 月,随着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正式生效,来自香港的外资物流企业已经用不同的方式抢滩登陆珠江三角洲等地,这对内地物流企业形成了较大 13、的竞争压力。 在种种形势下,中远物流与其他诸多国有独资企业一样,其发展面临极大压力和困难。 中远就是鉴于这一点确立通过不断提升航运主业竞争力,拓宽现代物流领域,塑造超越竞争对手的核心能力。 对于中远物流这样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也只有迅速实现体制机制上的变革与创新,通过谋求资本市场的强有力支持,借助国际资本市场的力量,才能在国内市场上保持行业领先。 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现代物流企业。 中远太平洋购入中远物流 49%股权,作价 元人民币,其中向中远物流注资现金 元人民币。 合资的成功,标志着中远集团再次有效地借助于国际资本市场的力量,进一步推进其“由 14、全球承运人向全球物流经营人转变”的战略目标。 全球网络优势添翼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凭借国际化的网络优势,有效开拓并初步形成了家电、汽车、电力、石化、会展、零售业物流六大服务品牌,依托中远跨国公司的优势,为我国的进出口客户提供整套的物流服务。 中远物流通过近些年的运营,认清了自己的优势,也更加看清了市场,因此也就更加理性、更加科学地思考今后发展方向。 经过长达 5 个月的研究,确定了中远物流今后 5 年的规划及每年的发展、推进目标。 走过了明显的两个步奏:一是从 2002 年 1 月 8 日成立开始到 2002 年年底,选定了四个目标市场即家电物流、汽车物流、会展物流、大型项目物流,为 6 个国内知名的 15、家电品牌提供库存管理和物流配送服务。 中远物流南以深圳安泰达为龙头,北以青岛为龙头,形成南北两大家电物流配送基地,使之成为中远家电物流的两大基本平台。 目前,中远物流与科龙和小天鹅合资成立的我国首家由生产厂家与物流服务商合资组建的家电物流企业安泰达物流有限公司,由于操作的成功,已被物流界誉为“安泰达”模式。 中远物流为北京现代、中华轿车等六大品牌提供成品车物流配送服务。 去年,汽车销售物流增幅达 80%,中远汽车采购物流的总额将同比增加 500%以上。 在两三年内将确立中远物流在中国汽车物流的行业领先地位。 同时中远物流在我国电力行业工程项目物流中也处于龙头地位。 曾先后承担了秦山核电三期工程,江苏田湾核电 16、站和长江三峡工程的物流运输项目,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作出了贡献。 石化物流是中远物流近年主攻的目标市场,并进入了我国石化项目领域。 今年,中远物流在石化领域还会有大动作,届时中远物流在业内将更具有知名度。 2004 年,将是外资加快进军中国物流业的一年。 物流类上市公司为迅速增强实力,将会积极寻求与外资物流业合作以及整合内资零散物流业资源等方式。 比如,大众交通与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佐川急便株式会社成立的上海大众佐川急便物流有限公司,欲成为全国范围的“宅配便” 配送网络的物流配送龙头企业;中远航运与世界上最大的汽车船运输企业日本邮船株式会社 营,从事国际航线及国内沿海航线汽车专用船运输业务;还有盐田港与和记黄埔的合作等。 2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