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相关资料内容摘要:

1、第 1 页电力相关资料今后几年将严格控制火电项目建设 .中国电力市场建设情况分析 .息来源:中国电力信息港 2004专家预测,我国未来几年对火电机组设备市场需求仍非常巨大。 按照优化发展火电的要求,今年将严格控制常规火电项目的建设。 火电设备产品的需求将向大容量、高参数、高效低耗、低污染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为了降低煤耗、提高效率和调整电网结构,今后几年重点需要的产品主要包括:1、严临界 300、600组。 现有的 300、600临界发电机组仍是近期主导机组,应尽快提高其可靠性和效率,通过对汽轮机通流部分的优化,争取将热耗率降至最低限度。 2、600 1000超临界发电机组。 目前需求主要在沿海少煤且煤价高 2、或较高的地区。 许多世界先进国家,已广泛采用超临界机组,其发电量已占火电的 46%我国目前已投入运行的超临界机组有 10 余台,我国电力部门已确定超临界机组为今后一个时期火电机组建设的重点之一,并将加快研究超临界机组运行中的关键技术。 3、300冷机组。 目前我国富煤少水地区不少,在多煤缺水的“三北”矿区建设火电站,尚需要大量空冷机组。 4、100以上大容量循环流化床锅炉。 主要在我国生产高灰分劣质煤和低挥发分无烟煤的矿区及其附近地区采用。 目前我国在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开发研制上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为了使一些老的电厂从效率和环保等先进性方面焕发出活力,电力部门已要求在有条件的老厂技术改造中,要积极组 3、织力量研究 125组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改造的有关技术问题,以便于积极推广。 5、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过去由于受燃料的限制,发展较少,近期随着进口煤发电情况的出现,经过比较,进口煤和进口液化天然气发电运行成本相近,但在排污、效率、建设占地、运行的灵活性等方面均优于煤电机组,因此,近年燃气轮机电站发展很快。 第 2 页发改委对电力建设项目公告为了有利于规范电力建设市场秩序,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政府审批工作透明度,更好地为投资者服务,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电力建设项目公告。 公告公布了国家已经批准开工建设和已经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的电站项目名称及建设规模。 具体公告内容刊登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 4、(。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曹玉书介绍,2003 年,全国电力建设项目投产、新开工和在建规模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在 2001、2002 年两年新开工电站建设规模 4470 万千瓦的基础上,2003 年国家共批准新开工电站项目 41 项,总规模为3111 万千瓦。 年内新投产电站项目规模超过 3000 万千瓦。 2003 年结转到 2004年的电站建设规模 亿千瓦。 在电网建设方面,近 3 年国家已经批准开工 330 千伏电压等级及以上输电线路 3 万公里、变电容量 千伏安。 到 2003 年底,上述输变电工程中,已经投产输电线路 2 万公里、变电容量 8100 万千伏安。 2004 年,国家将批准新开工电 5、站项目规模 4000 万千瓦,预计投产电站项目规模超过 3700 万千瓦。 2003 年,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用电需求增长迅速。 据统计,当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是改革开放以来用电增速最高的一年。 各地用电迅猛增长,导致一些地区出现电力供应紧张情况,全国先后有 2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出现过不同程度的限电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保证电力供应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电力建设,保证电力供应。 国家要求电力企业挖掘现有电力设施的潜力,充分发挥新投产机组的作用,千方百计增加电力供应能力;加强区域电网统一调度,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实施省间的电力余缺调剂;加强 6、用电侧指导工作,出台用电侧峰谷电价,合理引导电力消费,积极推行错峰、避峰用电措施;协调电煤价格矛盾,增加电煤运输,保证煤炭供应。 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居民生活和重要用户的电力供应,国家还特别要求,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下,要首先保证居民生活、重要单位用电。 上述措施的实施和电力项目的陆续投产,对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将发挥积极作用。 预计,今后两年用电紧张趋势将逐步缓解。 电力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公司部 穆菁一、当前电力工业发展状况2001 年,在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电力生产与投资均取得了可喜成绩。 国家电力公司综合统计快报数据显示,2001 年全国电力工业生产与投资呈现如下特点:第 3 页1、电力生产持续增长,电 7、力需求稳中趋旺。 2001 年全国发电量完成 1478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8。 全社会用电量 14540 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8。 国家电力公司发电量完成 6930 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售电量完成 955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2、随着跨区联网工程进度加快,主网工程投资比例上升,电源建设规模继续萎缩,电力投资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 全国电力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734 亿元。 国家电力公司参与投资项目电力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567 亿元,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完成投资 748 亿元。 全国新投产发电装机 1713 万千瓦,国家电力公司参与投资项目新增发电装机 1165 万千瓦。 到 2001 年底,全国 8、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33800 万千瓦,国家电力公司全资及控股机组容量达到 15650 万千瓦。 3、2001 年全年基建投产 110 千伏及以上线路 14320 千米,变电设备容量5347 万千伏安;国家电力公司基建投产 110 千伏及以上线路 12661 千米,变电设备容量 4599 万千伏安;公司城乡电网投产线路 375339 千米,变电设备容量5001 万千伏安。 表 2 2001 年电力生产、投资情况主要数据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今年累计完成 比去年同期增减(+,-,)一、全国电力生产、投资情况全国发电量 亿千瓦时 14780 电 亿千瓦时 2575 千瓦时 12020 千瓦时 174 千瓦 9、时 11400 元 1734 力基建项目 亿元 848 元 71 元 815 市电网 亿元 376 村电网 亿元 439 家电力公司电力生产、投资情况公司发电量 亿千瓦时 6930 页其中:水电 亿千瓦时 1080 千瓦时 5850 千瓦时 9550 元 1567 力基建项目 亿元 748 元 71 元 748 市电网 亿元 349 村电网 亿元 399 社会用电情况全社会用电总计 亿千瓦时 14540 一产业 亿千瓦时 560 千瓦时 10545 千瓦时 1615 千瓦时 1820 中国电力报 ,力工业发展的方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拥有发电装机容量和电力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还很低,电力工 10、业快速发展中多年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开始显现,电力使用者对降低价格、改善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 因此,电力工业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1、我国电力工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电力工业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 我国电网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电网结构薄弱,对局部地区的资源优化配置还存在“瓶颈”制约;电网的输电与配电、高压与低压,一次与二次环节之间的配置还不够协调,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电网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 在我国,水能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目前开发利用率只有 20左右,尤其是调节性能好的大型水电站比重偏小。 有效抑制小火电机组生产和建设的宏观调控、环境保护等有关制度尚不健全,常规小火电机组比例仍然 11、过大,第 5 页电网调峰能力普遍不足。 另外,火电电源布局不尽合理,西部矿区、坑口电站的开发建设相对迟缓。 (2)电力发展水平和电气化程度仍然很低 目前,30 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火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仅 38,洁净煤发电、核电、超临界机组、高压直流输电等先进技术应用甚少。 供电煤耗、线损率分别比先进国家高 60 克左右(2001 年我国供电煤耗为每千瓦时 387 克)和 23个百分点(2001 年我国线损率。 我国人均拥有发电装机只有 瓦,人均发电量只有 1078 千瓦时,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为发达国家的 1/61/10。 全国还有 574 万户家庭没有用上电。 电能消费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为 11 12、左右,远低于 17的世界平均水平。 电煤消费占煤炭总产量的比重约 50,低于发达国家 7080的比重。 (3)环境保护的任务十分繁重 我国的能源资源以煤炭为主,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电源结构将继续维持燃煤机组为主的基本格局。 目前,我国已采取烟气脱硫措施的火电机组容量仅500 万千瓦左右,绝大多数火电厂还没有采取脱硫措施。 “九五”期间二氧化硫排放的减少,主要是通过关停小火电机组和“两控区”内的火电厂换烧低硫煤实现的,火电厂的二氧化硫污染排放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这已成为电力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约因素。 (4)电力工业管理体制还不能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以及电力供需矛 13、盾的基本缓解,电力工业在缺电时期形成的一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规章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要求:a、由于电力工业的体制性缺陷,电力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着效率低、服务差的问题;b、电力市场壁垒阻碍着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c、电价形成机制不能充分反映市场的供需关系,制约了电力消费的有效增长和电网的发展,也妨碍了节约用电和环境保护技术的推广应用,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十五”期间电力工业面临的形势和市场环境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工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将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取得明显成效,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在新的形势下,传统的产业结构将发生很大的变化,高附加值、低消耗的产业将得到发展,大量设备、技术、工艺落后和浪费资源的企业将被淘汰,单位产值的电耗将趋于下降,为此对电力工业的增长方式将提出新的要求。 电力工业发展在保持适度增长的同时,必须切实转变电力增长方式,实现从重视增加数量和规模到重视提高质量和效率的转变。 第 6 页2、经济全球化对电力工业将带来积极的影响 目前,我国与境外电力贸易数量甚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会对电力行业造成明显的直接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