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五”交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内容摘要:
1、我国“十五”交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全文)言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正常运转和协调发展的先决条件,对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继续加快交通运输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重要内容。 本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运输结构的重点专题规划,是指导和组织 2001 年至 2005 年我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本规划包括综合交通发展现状和未来形势的分析,“十五”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方针和目标、发展重点以及主要的政策措施等内容。 一、 2、发展现状及“十五”面临的形势(一)综合交通发展成绩显著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消除交通运输严重的“瓶颈”制约,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增加投入并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推进了交通运输的改革与发展,使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落后被动的局面初步扭转。 综合交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主要有:1、基础设施快速发展,运输能力不断增强。 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枢纽机场、国际航运中心为重点的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交通运输设施条件和装备技术水平,其中高速公路建设和铁路提速成为九十年代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的形象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到 2000 年末,铁路营业里程 公里,比 1995 年增加 3、6000 公里,公里,电气化里程 公里,分别比 1995 年增加 4700 公里和 5300 公里;公路通车里程 140 万公里,比 1995 年增加 24 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公里,比 1995 年增加 公里,公路已通达 99%的乡镇和 90%的行政村,分别比 1995 年提高 10 个百分点;民航机场 129 个,比 1995 年增加 11 个,航线 1120 条,比 1995 年增加 323 条,航线里程 151 万公里,比 1995 年增加 39 万公里;输油(气)管道 公里,比 1995 年增加 7800 公里;内河千吨级以上航道 7855 公里,比 1995 年增加 1140 公 4、里;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 646 个,比 1995 年增加 164 个。 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使交通运输在满足运输需求、降低运输成本、节约运输时间、提高运输质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目前,铁路运输紧张状况有所缓解;公路交通状况明显改善;港口压船压港减少;民航干线运输基本适应需求。 2000 年全社会货运总量 135 亿吨,比 1995 年增加 11 亿吨,货物周转量43359 亿吨公里,比 1995 年增加 7629 亿吨公里;全社会旅客运输总量 146 亿人,比 1995年增加 29 亿人,旅客周转量 12188 亿人公里,比 1995 年增加 3186 亿人公里。 城市交通发展速度加快,目前 5、全国 668 个设市城市中有 613 个城市有公交设施,公共交通车辆 21 万辆,地铁线路 120 公里,出租汽车 辆;城市道路长度 15 万公里,道路面积 18 亿平方米。 总体上,运输紧张状况有较大程度的缓解。 2、综合运输体系逐步形成,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开始得到发挥。 从“八五”开始着手建设的全国综合运输大通道骨架已初步形成,由铁路、公路、内河和沿海港口组成的煤炭运输通道,以沿海主要港口为龙头、后方各种运输方式为集疏运的外贸货物运输通道,以沿海和长江港口为重点的原油、铁矿石运输通道运输能力大幅度增加,运输效率不断提高,通过高速公路建设、民航运输发展、特别是铁路的提速,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 6、客运快速通道框架基本形成,服务质量明显改善。 经过不断调整和优化,客货运输依赖单一或少数运输方式的运输结构有了很大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开始得到较好发挥。 2000年与 1980 年相比,货物周转量中,铁路比重由 48%降为 公路比重由 6%上升为 水运比重由 42%上升为 管道比重仍维持 右;旅客周转量中,为 公路比重由 32%上升为 水运比重由 为 升为 公路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铁路、水运的长距离、大运量的优势得到了较好发挥。 3、交通运输改革取得进展。 运输管理体制与企业经营机制改革取得一定进展,铁路全面推行资产经营责任制,提出“网运分离”的改革方案,公路、内河和海上运输基本实现“政企分开” 7、,国有大中型运输企业通过重组、改制,现代企业制度正在建立。 交通设施建设的投资主体、投资渠道与投资方式多元化格局正逐步形成。 运输价格改革稳妥推进,公路、内河水运等运输方式运价基本与市场接轨。 不同行业与多种经济成分参与运输经营,运输市场竞争机制正在建立,运输质量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用户已开始有可能通过运输市场选择经济、合理和服务质量高的运输方式及运输企业。 (二)综合交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交通运输面貌发生的巨大改变,使“十五”交通运输发展比以往有了更加好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交通运输的基础脆弱,承受需求波动的弹性小,尤其是当前尚没有足够的空间改善运输质量,交通运输仍处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薄弱 8、环节。 主要表现在:1、运输网规模总量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现有的运网密度低,跨区域干线运输通道不足,现有主要铁路干线运输负荷过重,省际干线公路不成网,运输能力不适应市场需求,西藏自治区仍未通铁路,全国尚有 460 多个乡镇、7 万多个行政村不通公路;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更加落后,运输网的密度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更大;农村交通条件较差,道路等级低、路况差,大部分为砂石路面,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2、结构矛盾突出。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运输方式之间和运输方式内部的一些结构性矛盾日显突出。 在综合运输方面,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配合、运输设施的统筹规划建设、运输装备 9、的发展以及运输经营管理都尚未形成有机整体,除了部分单一货种的联运系统建设有了一定进展外,具有综合功能的运输枢纽尚未形成,各种运输方式缺乏有效衔接,要建立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尚需很长时间。 在运输方式内部,铁路网络结构不尽合理,繁忙线路客货混行影响了速度的提高和效率的发挥;民航干支线、大中型与小型飞机比例失调,支线机场和支线飞机数量明显不足;公路虽然加快了国道主干线建设,但广大农村公路交通条件仍然比较落后,中西部及边疆地区公路条件也急需改善;港口集装箱及大型散货泊位能力不足,一般杂货码头利用率下降,主要港口及重要出海口航道水深严重不足;城市道路建设滞后,大中城市交通拥挤严重,路网结构仍不够合理,快速 10、交通路网体系尚未形成,交通结构单一,特大城市缺乏快速大容量的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方式。 3、技术装备水平与运输质量不高。 我国交通运输硬件设施的总体技术水平仍然很低,铁路复线和电气化率不高,机车车辆通信信号等技术装备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很大,客运高速和运营管理自动化等尚处于起步阶段,集装箱和冷藏等现代化运输装备不足;公路三级及以下标准的公路比重近 90%,通行条件较差;内河能通行 300 吨级以上船舶的航道里程比重仅占 大部分内河港口的装卸设备十分落后;沿海港口缺少大型、深水、高效的专业化泊位,难以适应发展需要;民航空管及通信导航技术装备落后,综合配套与管理水平不高;交通运输工具技术状况参差不齐,运 11、输效率和效益较低,安全性较差。 我国交通运输软件建设仍处于较低水平,尚不能为用户提供更为安全、快捷、方便、舒适的服务,突出表现在服务人员素质不高、运输中转衔接不协调、运输信息不及时、客货代理机制不健全、旅客及货物托运人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和一些行业不正之风依然存在等。 在货物运输方面,由于没有完全摆脱运输紧张局面,目前只提供单纯的运输服务,很少涉足物流的其它过程,与国外的货物运输服务已经全面涉足现代物流的全过程相比,运输服务与质量存在很大差距。 4、交通运输改革相对滞后。 铁路、民航、港口至今仍未实现真正的“政企分开”,“过于集中”、“统得过死”的弊端未能完全消除;适应交通运输行业特点与市场经济发展 12、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尚未健全;运输市场化进程缓慢,国有大中型运输企业,尽管进行了多种改革试点,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仍未到位;市场竞争机制尚不完善,一些运输行业垄断经营的局面未被打破;运输价格的形成机制与管理体制仍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交通运输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三)“十五”综合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五”时期,世界经济呈平稳增长趋势,又是我国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起步阶段,从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分析,交通运输的发展机遇将大于挑战。 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特别是加入 将对我国交通运输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将会较快增长,促使交通运输需求持续增长。 2、经济结构 13、的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将使货物运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高附加值产品,特种货物及鲜活货物有较大幅度增加,使单位产值的货运强度有所下降,但货运需求总量仍呈增长态势,“十五”期间货物运输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员往来将更加频繁,特别是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为扩大内需努力开拓农村市场,客运需求增幅将高于货运需求,“十五”期间旅客运输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在 右。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运输方式承担的运输市场份额发生了较大变化,“十五”期间,随着运输市场竞争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不同运输方式、不同运输企业之间在运输市场中所占有的比重将继续发 14、生变化,并日趋合理。 5、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内需,将使运输需求的总量、结构与分布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对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产生直接影响。 6、交通运输发展需要占用和消耗大量的能源、土地及岸线资源,产生大量的交通噪音和空气污染,对自然环境造成很大压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7、21 世纪初,尽管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的主旋律,但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树立安全意识,保障国家安全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要倍加重视的问题。 “十五”时期,要特别重视国边防交通建设,完善国防交通网络,进一步增强国防交通综合保障能力。 根据需求分析和多种方法测算,“ 15、十五”期间,我国货物运输年均增长速度将在 右,其中铁路 2%、公路 水运 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 右、航空货邮 13%左右。 旅客运输将以 7%左右的速度增长,其中铁路 公路 航空 8%水运旅游、海峡及陆岛间的旅客运输量有一定增长,但客运总量将保持现有水平或略有下降。 预测到 2005 年,我国客货运输需求总水平为:全社会货运总量约 165 亿吨,比 2000年增加 30 亿吨,货物周转量约 49000 亿吨公里,比 2000 年增加 8000 亿吨公里;全社会旅客运输总量约 210 亿人,比 2000 年增加 64 亿人,旅客周转量约 17000 亿人公里,比 2000年增加 4770 亿人公里。 二、发展方针和目标(一)发展方针为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根据交通运输行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所面临的形势,“十五”期间我国交通体系发展指导思想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深化交通运输改革;以扩展网络为重点,继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市场变化为目标,加强结构调整;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交通运输的现代化水平和安全水平;以效益为中心、服务为宗旨,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为此,“十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方针是:深化改革,扩大网络,优化结构,完善系统,提高质量,开发西。我国“十五”交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
相关推荐
概括出主体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体会在消息的主体部分表现的“喜”。 (学生听读课文) (提问:主体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何振梁 —— 噙着泪水,默默的与前来祝贺的人们拥抱。 (此时无声胜有声,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我们申奥做了很多的努力) 韩国国际奥委会副主席 —— 北京本来就有办奥运会的能力,本次获胜丝毫也不让人觉得外。 瑞士奥委会主席 ——
1、第 1页 黑龙江移动通信公司定岗定编备用方案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 2003年 5月 28日 第 2页 各部门核减人数及比例 门 原编制数 建议编制数 核减数 核减比例 财务部 17 15 2 发展计划部 12 8 4 网络部 13 9 4 存续企业管理部 5 3 2 综合部 13 11 2 市场部 18 15 3 工会 6 4 2 人力资源部 10 10 0 0% 党组纪检 6 5 1
一万一万地数, 10 个一万是( );十万十万地数, 10 个十万是( )。 一百万一百万地数, 10 个一百万是( );一千万 一千万地数,10 个一千万是( )。 ( )、( )、( )、( )、( )、( )、( )、( )、( )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 13819000 这个数中的 左边的 1 表示 ( ),右边的 1 表示 ( )
1molN2(g)与适量 O2(g)反应生成 NO (g),需吸收 68kJ 的热量。 1g 硫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 热量,写出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三 .热化学方程式正误的判断: 例 1: 已知充分燃烧 a g乙炔 ( C2H2) 气体时生成 1 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 b kJ,则乙炔燃
下这迷人的夜景吧。 (播放课件,理解句子) 街道两旁一排排高大的华灯照亮了整条长安街,街道上汽车来来往往,像水流不断,课文中用了哪个词语。 (川流不息)长安街上街灯、车灯大放光明,灯光一闪一闪的,就像天空中无数星 星构成的银河,所以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 —— 银河从天而降。 齐读这一句。 ⑷ 欣赏了这么美丽的夜景,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 3.合作 学习3~6自然段: ⑴ 以小组为单位
1、1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企业重组设计方案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二零零二年三月2目录第 一 部 分 : 北 车 集 团 重 组 方 案 设 计 思 路.车集团重组的出发点 .)北车集团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 .)北车集团战略支撑体系 .车集团重组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机车车辆行业竞争格局的巨大变化 .)北车集团内部存在的问题 .车集团重组困难的客观性与艰巨性 .)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