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下四单元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四设计内容摘要:

依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 幸运得分(抽到答题者才有机会答题)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 = 13 = = = = 三 .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可附页) 练习十第 11 题 板 书 设 计 小数的性质和比较大小练习课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 0”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 作用: 化简小数 改写小数 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 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 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 检查 意见 检查人 时 间 课题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计划课时 备课人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小数的又一性质。 它与前面讲的小数性质的不同在于,它主要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 它不仅是小数乘除 法计算的依据,也是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这部分教材安排了 3 个例题,例 5 教学小数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例 例 7 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教 学 目 标 使学生通过探究理解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反思的能力。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 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具 学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出示目标 自学指导 先学(看一看、做一做) 后教(更正、议一议、加强练习) 全课小结 当堂练习 作业 教学内容与 师 生 活动 设计 二次设计 一 . 板 书课 题 ,出 示 目 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点移动,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 过渡:目标明确了,靠同学们自学,怎样自学呢。 请看自学指导 二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 6163 页的例 5, 6, 7 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填空。 1. 看例 5,重点看黄底色部分,从上往下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从下往上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 看例 6,重点看黄底色部分,思考: ( 1) 小数扩大 倍,小数点分别是怎样移动的。 ( 2) 小数点向右移动,右边没有数怎么办。 3. 看例 7,重点看黄底色,思考: ( 1) 一个数缩小到 1/, 1/1000,小数点分别师怎样移 的。 ( 2) 小数点向左移动,左边没有数怎么办。 ( 6 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三. 先学 (一)看一看 学生看书 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名学生都在紧张的自学。 ( 4 分钟后,同桌交流自学中的疑问。 ) (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 看完的同学请举手。 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P63 做一做,下面同学写在练习本上。 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 四、 后教 (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 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 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 讨论(议一议)。 小数点向右 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它的 10 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它的 100 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它的 1000 倍 小数点向左 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它的 1/10 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它的 1/100 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它的 1/1000 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 3 位,小数就怎样。 小数缩小为原来的 1/10,小数点怎样。 6 追问:① 平方米扩大 100 倍,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的。 移动几位。 ( 3) 为什么不是。 例 7 追问: 1247。 100 小数点向左移动几位。 左边没有数字怎么办。 (三)加强练习 填上适当的数 把 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 ) 把 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 ) 把 扩大到它的( )倍是 30。 把 42 缩小的到它的(﹣)是。 去掉小数和点后是( ),相当于将 扩大到它的( )倍。 的小数点移到最高位左边是( ),相当于缩小到砂数的( )。 把 扩大到它的( )倍是 260,把 50 缩小的为原来的( )是。 五.全课小结 我们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而且要记住在小数点移动时注意添 0 或者去 0 的问题。 六: 当堂训练(练一练) 课本第 65 页 第 9 题 作业设计(可附页) 练习十第 1 1 13 题 板 书 设 计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米 =( 5 )毫米 米 =( 50 )毫米 米 =( 500 )毫米 5 米 =( 5000 )毫米 原数 小数点 原数 缩小 左移 . 右移 扩大 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 检查 意见 检查人 时 间 课题 生活中的小数 计划课时 1 备课人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 1)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小数与日常生活的这种联系,这里单独安排了“生活中的小数”。 教材通过主题图中呈现了四个不同情境中的小数,包括质量、身高、成绩、体温,并且让学生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小数,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结合具体情境中小数的具体含义,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 2)“做一做”通过让学生说生活中小数的含义,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 教 学 目 标 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名数、单名数和 复名数,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 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的名数。 培养 学生的分类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 会进行名数的改写。 教学难点: 会进行名数的改写。 教具 学具 准备 多媒体、课前资料 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创设情境,通过商店购物及阅读商店商品的广告,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小数,通过购物实践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意义,正确读、写小数。 以商品标牌、商品广告让学生发现小数,认识小数。 多媒体创设“百润发超市购买食品”的情景。 发现小数 (1)出示“百润发超市”的广告,引起学 生的兴趣。 (2)观察广告上表示食品的价格。 (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广告上的价钱你能看懂吗。 (3)尝试说说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实际价格。 (4)仔细观察广告纸上的价格这些数有什么特征。 (5)揭示小数。 用“尝试 —— 表达 —— 倾听 —— 评价交流 —— 体验感悟”来沟通小数与几元几角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真切感受小数的内在意义。 学生在观察与交流中感悟着“小数的意义”的知识,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设计 二次设计 一、复习 二、新课 1 千米=( )米 1 千克=( )克 1 米=( )厘米 1 吨=( )千克 1 时=( )分 1 分= ( )秒 1 平方米= (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把你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数说给小组同学听,找一组同学汇报他们收集的数据。 我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水果糖的质量是 千克 小明的身高是 米 小红体操得分是 分 小丽的体温是 度 像这样 我们把量得的数和单 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把哪两部分合起来叫名数。 你能举出一些名数的例子吗。 什么叫单名数。 什么叫复名数。 从刚才举出的例子中你能找出哪些是单名数哪些是复名数吗。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二次设计 三、巩固练习 小组活动: 请你按高矮顺序,给下面的小朋友排排队 80 厘米、 1 米 45 厘米、 米、 米 又有米又有厘米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 师:要想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可以把它们改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 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 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 问:又有米又有厘米要想直接比现在你有什么想法。 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 80 厘 米=( ) 米 师:怎么改写。 师:说的很好。 80 厘 米=( ) 米 用这种改写方法改写下面各题 9020 千克 =( )吨 7450 米=( ) 千 米 23 分 米 =( ) 米 1350 克 =( )千 克 教师根据学生做题的情况进行小结。 第 70 页练习十一 2 题。 ( ) 分米 = 米 ( )千克 = 吨 510 米 =( )千米 516 厘米 =( )米 4700 克 =( )千克 3 在括号里填上﹤﹥或﹦ 米( ) 362 厘米 284 克 ( ) 千克 1480 米( ) 千米 532 厘米( ) 米 作业设计(可附页) 第 69 页上的做一做 练习十一第 4 题。 板 书 设 计 生活中的小数 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改写方法:把把低 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除以进率。 9020 千克 =( )吨 7450 米=( ) 千 米 23 分 米 =( ) 米 1350 克 =( )千 克 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 检查 意见 检查人 时 间 课题 名数的改写 计划课时 1 备课人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名数的改写 是 生活中的小数中 内容。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记熟单位间的进率,另一方面也教给学生进行名数间改写的一般方法,为学习复名数的相互改写做了准备,其内容在实际中非常有用。 这节所学新知识不多,教学以复习、整理为主。 学生 在前几册已经分散出现了一些名数的改写,主要以单名数改写为主,学生掌握的很好。 因此,这部分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此外,一些学生在学之前已预习过教学内容,很多同学都能做出课后题。 所以这节内容以学生自学、讨论、归纳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教 学 目 标 进一步 理解什么是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把 高 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 低级 高级的名数。 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 把用小数表示的高 级单位名数化成低级单位名数。 教学难点:能正确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位数不够时用零补足。 教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