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力乳业公司冷饮部品控管理作业指导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0 维修结束后,维修工是否清理干净维修现场 11 员工是否带首饰、钥匙、零配件等进入生产现场 12 插筷工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对捆绑筷子的牛皮纸条进行集中固定收集,保证不进行乱扔乱放。 13 设备表面是否进行彻底清洗 14 二次添加物是否有专人进行自检 二次添加物内有金属异物没有被检出来添加时进入料中 产品中有毛发 1 员工进入车间前是否通过风淋通道 ,进行对全身附着物有效的清除。 2 车间入口处是否有沾毛发的磙子,对所有进入车间的人员是否进行 全身有 效的粘 磙 3 是否设专人对二次添加物、筷子进行挑选 4 生产现场的员工是否有挠头等违规操作行为 5 工帽是否佩戴规范,头发是否有外露现象 6 生产过程中员工是否定期互检工衣上的毛发 7 设备出现故障时,暂时存放到冷库或缓冲间的产品是否进行有效防护 8 包装机上的滚刷是否完好 9 员工穿高领毛衣生产过程中活动掉入 10 生产过程中员工(主要是 凝冻 工、插筷工、摆料工)头发粘到工衣处,掉到产品中,没有及时自检导致 封口不严 1 包装机的封口刀温度是 否达到规定要求, 机速度改变时温度未及时调 2 包装机的封口刀电阻丝是否出现故障 3 包装膜的纵封是否对齐、跑偏 4 包装膜是否打折或出现皱折 5 横、纵封刀是否错位, 横封刀吻合位置不当 6 横、纵封刀是否沾有纸片、筷子及发糊蛋卷等杂物 25 7 前道工序出现故障由于料液冻结太硬手工插筷时筷子查不到位筷子外露太长,封口时夹杂筷子造成封口不严 8 横纵封轮是否出现故障,不能卡紧或压紧包装膜 9 包装机偏心量调节是否适当 切头 1 包装机上拔料头的位置是否适中 2 产品长度是否严重超标 3 送料链条拔叉位置不当,尖心刀板与成型器不在同一平面 4 光标不准,出现跑偏 5 夹运输出上带压力调整不当或夹运上带角度倾斜调节不当 6 主机与包装机是否连动,速度是否匹配,包 装机速度过快不同步快调整合适速度 7 包装机上的齿轮啮合不紧或链条太长导致链条运行不稳 8 送膜辊制动器(刹车)调节过紧(整圈和小圈刹车阻力不一样) 塑料类异物 1 摆料工(端盘工)戴的胶皮手套破损后粘在产品上 2 小车上的胶皮灌料嘴长时间不使用,老化 导致破损沾到产品上 3 包装机拔料头轨道长时间磨损起毛沾到产品上 4 各工作站捆绑撕裂膜、塑料绳长时间使用,老化、磨损导致沾到产品上 5 包装机拔料器入口处经常性沾有对产品起缓冲作用的硬塑料 6 是否定期进行胶手套的更换,并执行以旧换新制度 缺支短数 1 任务紧对新员工在上岗前未进行培训或 培训不到位 对装箱数量不清楚、质量标准不熟悉 2 员工在装箱过程中注意力是否集中 员工疲倦、装箱有时闲谈人员混乱 3 装箱不整齐 操作时手忙脚乱,无规律性,产品包装袋气大装箱不熟练。 4 检查完产品后,自检不到位 5 冷库内编箱产品,二次封箱是否认真自检 6 案台上堆积产品过多,装箱时混乱不能正常进行 26 产品有毒水 1 模具清洗后是否将消毒水及时冲洗干净,是否有残留 2 生产过程中清洗用的消毒水浓度是否超标,得不到有效地冲洗、稀释; 3 设备用消毒水清洗消毒后,投入生产前是否进行冲洗或; 4 用消毒水浸泡后的筷子,插入雪糕前是否空净消毒水 5 员工洗手消毒后,没有用消毒后的干毛巾将手擦洗干净,就直接用手触摸产品或将手上残留的消毒水摔在产品表面或设备表面 6 员工对工艺器具(如塑料筐)清洗消毒后,没有用干毛巾将工艺器具擦洗干净,导致工艺器具内有消毒水 残留 7 员工对设备消毒时,消毒后的毛巾没有拧干净,导致消毒水残留在设备表面。 杂质类 1 原料中带有的杂质 2 料房板换长时间不清理或过完豆制品料液清洗不彻底 3 隧道清洗不彻底,开机时没有用气管吹 4 隧道是否定期彻底清霜 5 插筷小车处平衡槽两侧的纸条是否及时清理 6 机修维修后现场是否彻底清理 7 插筷工在上筷子的工程中撕捆绑纸条时产生的碎屑掉入 U 型中 8 各工作站及设备是否有漏油现象 9 设备故障产品不能正常转序,暂存产品防护不当 10 各工作站用纸片固定 11 用完深色料或豆制品料的老化罐及管路清洗不彻底 12 管路设备长时间停用或水管长时间不用 13 屋顶及排风口是否定期清理 批号不清、1 个别打码器中字粒老化磨损,未及时更换 2 色带的使用时间太长或严重老化,未及时更换 3 磨轮更换不及时 4 更换字头时,未停包装机 27 无批号 5 墨轮或色带使用频次过多无墨 6 包装机操作 工、装箱工的自检意识不强 7 墨轮与字头之间间隙调整不适 8 包装机传动与字码机传动连接处松动 9 打码机内部传动部件故障 10 字头安装不在同一平面上 切割不准 1 光标颜色浅或电眼偏离光标及时调整 2 包装袋实际袋长与设定不符重新调整 3 袋长指示不稳定 4 电眼灵敏度太高或太低 5 电眼与包装膜距离太近或太远 6 夹运上带压力太小 7 刹车调整不当造成包装膜太紧或太松 8 追踪凸轮位置不对 9 电气故障 10 包装膜 各部分的张力不均匀 火炬断头、断把 1 火炬灌装机的一次灌料与二次灌料之间有明显缝隙 2 火炬盘上残留的水没有擦洗干净 ,进入隧道冻结后火炬盘与蛋卷粘连。 3 产品未冻结实,装箱过程中挤压造成 4 端盘工端盘 时 来回摇摆火炬盘,造成火炬盘磨擦火炬把,火炬把受损 5 装箱工装箱方法不对造成产品挤压 6 产品包装不及时转序慢,出现发软、挤压变形 7 入库工野蛮装卸产品 微生物的8 生产现场、配料间、化油间、原辅料库、更衣室等的定期空气消毒;车间下水道的定期清洗消毒; 9 卫生间设置洗手消毒设施; 10 清洗、消毒流程、浓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8 控制 11 对没用的盲管及三通管路要求及时识别拆除; 12 原辅料、在制品、半成品的防护必须到位 13 各种管路、工艺器具及工作站的清洗消毒是否规范 14 板换是否有渗漏或变形 15 杀菌温度与时间的管控 16 老化罐是否有渗漏现象 17 老化罐节阀、三通是否渗漏或清洗不彻底 18 卫生泵清洗消毒时必须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9 过料工添加香精、色素时是否进行规范的清洗消毒 20 员工手部是否未清洗干净出现交叉污染 21 清洗时小车的行程是否放到最大 22 清洗模具时喷淋是否畅通 23 管路的间断性使用后是否彻底清洗 24 维修过程中、结束后是否进行规范的清洗消毒 29 2. 主要卫生监控点 水和冰的安全性 1 用于配料或清洗的水和汽,在使用前是否排放 5秒以上(遇停水、停汽后,再生产使用前需将水、汽排放至彻底变清为止); 2 运冰时是否用消毒后的塑料膜将冰包严,是否用干净的保温材料覆盖,运冰车的内表面是否为不生锈、易 清洗消毒的材料制作。 3 冷库存放的冰块是否与其它成品有效隔离,离墙离地,是否有完整的防护设施。 4 搬运和予处理冰人员是否佩带消毒围裙、套袖和无毒橡胶手套; 原辅料的监控 1 库房内是否有《原辅料储存管理制度》、《原辅料出入库管理制度》以及库位平面图。 2 各种原辅料码放时是否与屋顶保持一定距离,是否做到离墙 30cm、离地 20cm 以上,垛与垛之间是否有 10cm 左右的间隔。 3 库房内是否有防鼠、防虫、防蝇等安全有效的防护设施,是否定期清扫、消毒,库内是否清洁干净。 4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原料是否依据其贮存要求进行贮存。 5 原辅料库内是否安装温、湿度表,是否有相应的制度及记录,是否通风良好。 6 对于不合格的原辅料是否分开放置并作明确的标识。 7 加料时,原料不允许就地放置和敞口放置,在加料前应对原料外包装清理干净,且将原料袋带有的线绳、毛发、碎纸片、泥土等杂物去除后(此操作必须离开加料口),方可加料 8 是否按照原料标志要求定期检查贮存情况及贮存时间; 9 对于临近保质期的原料,是否及时提出预警,以便做出相应措施。 30 10 搬运工在搬运原 辅料过程中是否戴鞋套或采取其它防护措施; 11 库中是否有过产品保质期的原料 12 原辅料的外包装是否有破损现象 13 库中原辅料是否有混垛现象 化学品、易爆品、油品的管理、使用、储存 1 各类化学品的配制比例、配制过程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 每次化学品到货后,化学品保管人员是否及时填写《危险化学品台账》,领用时是否填写《化学品领用记录》 3 清洁剂、消毒剂等有毒化学品是否隔离存放与生产现场独立的仓库中并上锁、专人管理,盛放容器干净,标识清晰,不污染产品。 4 库房内是 否做到通风和防潮,是否有防护措施,严禁存在明火,必须有灭火器材 5 氧气、乙炔在使用及存放过程中要注意:远离明火、不得在太阳下曝晒、氧气瓶不得与任何油品接触 6 制冷车间的机房内必须配备消防栓,严禁有明火 7 氧气、乙炔等压力瓶上的仪表是否完好、准确性,是否在检定有效期之内 防鼠、防蝇效果的监控 1 捕虫、鼠设备的数量是否充足,是否保养良好、有效。 2 车间内的污水排放口是否有防反渗装置。 3 垃圾箱是否远离车间生产现场、辅料库、原料间、化油间车间外围、供应库房门的地方。 4 定期对防虫害器具、设施进行清理、消毒及维护保养,并保证各种防虫害器具安装正确, 25 在车间入口处、辅料库、原料间 , 供应库房必须安装挡鼠板。 6 门、窗密封的完好性 ,需开的门窗应配备门帘和纱窗 ,不开的门窗应全部封死。 31 交叉污染的控制 1 打料工向车间搬运物料时应在车间门口对全身进行彻底酒精喷雾消毒或更换专用工作服 2 在搬运物料结束后,车间应对物料经过的区域进行喷洒消毒 3 员工在就餐前,必须先更换工衣后方可到餐厅用餐 4 人员下车间必须经过风浴通道,且在风浴中 风淋时间不得低于 10 秒, 5 进行土建、技术改造工作时必须在停产线进行,且必须与生产线进行有效隔离, 维修作业控制 1 维修作业前,维修工是否对维修工具和手进行消毒 2 开停机时是否对设备的零配件的齐全性和完好性进行检查 3 对设备上是否有松动和闲置的零配件进行检查 4 维修过程中的螺丝、零部件、工具等物品集中放置于不妨碍工作的平坦安全处,不得放于模具上和靠近盛放料液容器具的地方。 5 运转正常后是否安装防护罩、螺丝、垫片等 6 维修结束后,维修人员是否彻底清理维修现 场,并清点携带工具及零配件,防止遗失和混入产品中。 更衣柜的管理 1 更衣室每周需要至少进行一次消毒 2 严禁放置原辅料、化学品、设备配件、计量器具及潮湿的日常用具; 3 更衣柜上层放工衣、中层放便衣,下层放工鞋、便鞋; 4 工衣、工鞋不得与任何物品共同存放在一起; 不合格品的管控 1 不合格在制品、半成品是否按照《冷冻饮品生产不合格品评价处置规定》进行处置 2 不合格原辅料是否转序,是否按照《原辅料不合格品评价处置规定》进行处置 3 不合格成品是否按照技术中心的处置建 议进行处置 32 4 消料中不得有包装膜、筷子等辅料; 5 消料的常温存放时间不得超过 24 小时,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处理的必须加盖密封冷冻储存; 6 消料使用前检测其酸度,酸度超过 35176。 T,或有腐败变质的消料禁止投入使用; 7 桶内料液高度距桶上边缘不得小于 5cm;各类产品的消料应分类存放,标明消料的种类与产生的时间、班次; 8 回锅处理时,应对添加的消料称量加入,不得随意添加; 培训宣贯 1 对生产现场员工进行质量标准、工艺参数要求的抽查 2 对生产现场员工进行食品卫生相关知 识、清洗消毒流程的抽查 3 对生产现场员工进行设备操作规程、计量管理规范、标识管理规定的抽查; 4 对生产现场员工进行管理体系相关知识的。伊力乳业公司冷饮部品控管理作业指导书(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