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铜集团铜加工行业分析报告内容摘要:
1、04/08/2002# 铜加工行业分析报告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 二零零二年四月 04/08/2002# 导读:铜加工行业需求分析 铜加工行业需求分析 铜加工行业供给分析 铜加工行业进出口分析 铜加工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竞争对手概述 相关行业及主要铜材产品分析 04/08/2002# 铜的应用非常广泛 电气 工业 电力输送 电机制造 通讯电缆 住宅电气 线路 电子 工业 电真空 器件 印刷电路 集成电路 引线框架 能源及 石化 能源工业 石化工业 海洋工业 交通 工业 船舶 汽车 铁路 飞机 机械和 冶金 机械工程 冶金设备 合金 添加剂 轻工业 空调器和 冷冻机 钟表 造纸 印刷 酿酒 医药 2、建筑和 艺术 管道系统 房屋装修 塑像和 工艺品 钱币 其他 超导和 低温 航天技术 高能物理 各类 铜化合物 04/08/2002# 政治法律 近十年来,我国政治稳定、法制建设发展很快。 加入 于对法律、法规公开、公正的透明原则要求,我国政治将更加民主,法制将更加完善。 良好的政治环境有利于我国铜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政策鼓励铜加工业向高效、环保的集约化方向发展;鼓励铜加工业积极参与世界合作与竞争。 经济 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良好增长势头,远高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水平。 近几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西部大开发等加大投资力度措施拉动内需已初见成效。 我国 001年达到 随着 商投资又呈现良好 3、增长势头,预计在 2002年仍将达到 7%以上同时,推动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我国铜加工材需求增长。 社会文化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由于铜已不再作为战略紧缺资源被限制利用。 人们的消费方式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汽车、家用电器、电子计算机等用铜量大的消费品行业发展迅速,导致国内铜加工材需求增长较大。 技术 工业发达国家的铜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和采用大型、高速、连续、自动、精密、节能和环保为特征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铜加工产品面对着现代技术对铜加工材的高可靠性、高性能、微型化的迫切需要。 同时、互联网的发展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今后成功的企业 4、必是与互联网有机连接的企业。 影响我国铜加工材产业发展的因素较多,最重要的是经济因素 04/08/2002# 经济全球化趋势已逐步使中国成为世界大工厂,加入 进国内对铜的需求 56404 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单位: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额 比上年增长率随着加工制造的增多,生产资料的消费需求将继续旺盛。 如台湾电子制造业大举进入内地,对国内铜的需求促进较大。 2001年增幅较大,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04/08/2002# 我国铜加工材需求量在经历了五年的徘徊后,近两年开始有较大增长,且增长趋势仍将持续 95年比 94年有大幅增长,部分原因是有色系统统计数据不 5、准造成的,部分原因是在 92积效应导致 95年铜消费猛增,而 96年开始胀率下降, 98、 99年甚至通货紧缩,因而铜消费徘徊不前。 2000年物价开始略有上涨, 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投资加强,拉动内需开始见效,消费稳定增长,同时外商看好将加入 接投资开始增长, 因而导致铜消费有较大增长。 上述因素仍将持续一段时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1994铜加工材需求情况0100200300单位:万吨%需求量 46增长率 7 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自身统计数据不准 广东省数据偏大,但比 99年有所增长 许多新增的生产厂家未统计在内 04/0 6、8/2002# 铜加工材需求量 比) 997 1998 1999 2000 2001我国铜消费的长期增长率与 比)的长期增长率逐年趋近,且长期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安泰科信息中心 95年统计数据偏大,造成长期增长率偏低 04/08/2002# 17018517218121524634544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6 2011因此,预计 2006年铜加工材需求量 345万吨,2011年需求量 440万吨 20022006年年均 %,铜加工材年均增长率也为 7% 20072011年 7、年均 %,而铜加工材年均增长率为 5% 2006、 2011年铜加工材需求预计 单位:万吨 04/08/2002# 导读:铜加工行业供给分析 铜加工行业需求分析 铜加工行业供给分析 铜加工行业进出口分析 铜加工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竞争对手概述 相关行业及主要铜材产品分析 04/08/2002# 江 江苏 上海 其他国内铜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集中度太低 25 731286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能耗高,金损大,环境污染严重 总体看技术、装备水平落后 大部分企业分布在华东地区 “七五”末期到“八五”期间,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各部门、各地区对国家政策、宏观指导文件执行不力,盲目上项目,低水平重 8、复建设现象严重。 洛铜 2001年年产铜加工材也仅 资料来源: 中国铜业 1998年底铜加工企业总数 1384家 (含冶炼加工联合企业) 04/08/2002# 更成问题的是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不足,尤其是市场营销及生产流程管理 12699950728174三资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德国维兰德 50万吨的产量只有 6000人 ,韩国丰山 23万吨产量也只有 4000人。 国有企业体制、机制问题难以解决,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流于形式。 大部分集体、个体私营企业历史短、人才缺、技术弱,员工总体素质低。 铜加工企业性质结构 资料来源: 中国铜业 国内企 9、业平均生产规模不到吨。 04/08/2002# 1990铜加工材总产量占生产能力百分比0100200300单位:%生产能力 0 58产量 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从数量上看,尽管存在重复统计现象,国内铜加工企业生产能力仍然严重过剩 国家政策控制 产能已严重过剩 市场需求徘徊 九五期间遏制了铜加工业的重复建设,生产能力的增长明显趋缓,1995年底到 2000年底,四年间仅增加了 结构有所改善 我国铜加工材 98年实际生产能力约 214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信息中心 与以前的统计口径不一致 04/08/2002# 从 10、质量上看,高技术含量、高精度、高质量铜加工材产能严重不足 品种规格比国外有较大差距。 如引线框架,日本有几十个牌号,国内只有三个牌号,且实际产量远不能满足需求。 如: 0 外一般为 国内一般为 有少数企业能达到 厚 1毫米的拉制铜管,国外公差为 内为 如:国外变压器带质量稳定、圆边,国内产品质量不稳定,带边有毛刺。 质量上 精度上 技术上 04/08/2002# 国内企业为适应市场需求,近几年纷纷进行产品研发、技术改造、投资新项目以扩大中高端产品产能 产品研发 投资新项目 技术改造 利用现有设备,改进工艺,提高质量、产能;开发新产品。 如新乡金龙已研制出直径 6毫米及 5毫米的内螺纹空调管 替代进 11、口,满足需求。 如洛铜从美国进口了世界先进水平的无氧铜熔铸炉。 消除设备瓶颈。 如上海金泰增加一套气垫炉退火设备 市场营销及生产流程管理能力的不足影响努力的成效。 “十五”期间我国铜加工材供给结构将逐步改善,产能将稳步增长,需求的自给能力将有所增强,同时新增产能中也将出现新的过剩,如空调管。 04/08/2002# 1990铜加工材进口量占需求比例050100150200250300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单位:万吨0510152025303540单位: %需求量进口量占百分比国内铜加工业的现状仍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需要大量进口 1999年( 34 和 2000年( 进口产品占消费比例达到高峰,随着国内有效铜加工能力提升、供应加大,进口产品占需求比例开始呈下降趋势。 预计 2005年仍将有 20%需求需要进口 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信息中心 04/08/2002#。洛铜集团铜加工行业分析报告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金建忠:经济重心的南移
之地 ” ——张守 《 毗陵集 》 “ (东南)足以裕国 ” ——范祖禹 《 宋史 》 经济重心 的南移 阅读以下史料,分析南移的过程 材料一:楚地之越,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斤之家。 《 史记 》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 宋书 》 (记载南朝刘宋王朝的历史) 材料三
联通郑州分公司IP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1、1 联通郑州分公司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 2001年 6月 2 导读 :外部环境分析 市场概况 市场细分 产品生命 周期 业务现状分析 竞争结构 外部环境 分析 结论 个体消费者行为分析 目标市场 评价与选择 竞争分析 个体消费者市场的竞争分析 大客户市场的竞争分析 市场细分 各细分市场的机威分析 结论 大客户消费 行为分析 3 2000年 1全国。 据有关资料预测,到2002年,预计使用
洛铜集团研发战略报告
1、05/30/2002# 洛铜集团研发战略报告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 2002年 5月 05/30/2002# 导读:研发体系规划 宗旨目标 研发体系规划 新产品开发管理 宗旨目标 战略定位 组织规划 研发管理 策略与计划 05/30/2002# 洛铜研发体系的宗旨、目标 宗旨 从高技术上获取高回报,在技术进步上支持洛铜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最令客户满意铜加工企业。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