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内除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 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但还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 因此,首先由情境引入例题,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运用摆学具的方 式感知除法的意义,同时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给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空间。 ] 2。 ( 1)课件演示例 2: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 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 2)动手操作:你们是不是也能用学具代替 23 盆花来摆一摆。 看看每 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 还剩几盆。 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 3)认识余数: 23 里面最多有几个 5。 这余下的 3 盆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板书课题:余数) ( 4)尝试列式: 23247。 5=4(组)„„ 3(盆) ( 5)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 6 个小圆点隔开。 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 6)小组讨论:如何列竖式。 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 7)学生汇报。 ( 8)列出竖式: :看看例 1 和例 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选择两个算式用竖式计算。 (一个。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2、一部分的概括、阐述或举例,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种类型都是考大家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它们交替出现,但是本质考的内容不变考查同学们对于文章句子的逻辑把握:7选5 考的是你对句组之间的文字关系的理解;5选5 考的是你对段落之间的文字关系的理解;6选5 考的是你对论证以及论点之间的关系的把握,说白了就是考对文章的把握。 所以说,我们在准备新题型时,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
兵 进行曲》音频。 看一看老师 都做了哪些动作。 教 师: 现在请同学们一边听乐曲,一边看一看,老师随乐曲都做了哪些动作。 一共做了几种 ? 学生回答:老师 做了拍手、拍腿、踏左脚、打枪、立正和敬礼等动作,一共做了六个动作。 、加象声词。 ( 1)跟着老师一起做 教 师: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现在跟着老师一起做一做。 教学要求:教师给予指点,慢速学习每种动作。 ( 2)边做边加象声词 教 师
幂、底数、指数概念的情况下,我设置了如下活动: 三、 合作探究 巩固训练 活动二 试一试 你能尝试写几个像这样 4 4= 24 , = 的式子吗。 要求: .独立思考,自主完成 教师通过巡视,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式子呈现在黑板上 . 学生可能会写出 : 2 2 2= 32 3 3 3= 3 10 10= 210 0 0 0 0= 40 = 8=18 m m m m m= 5m
2、,恰当选用语域。 二、两节组成,主要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共30 分。 生根据所给情景写出约100词( 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 )的应用性短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报告等。 共10分。 生根据提示信息写出一篇160200词的短文(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 提示信息的形式有主题句、写作提纲、规定情景、图、表等。 共20分。 )虽然 A、B 两节的考查要点有所不同
2、式文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小细节:(1)尽量少用缩写形式。 如t, t, 2 )用更加正式的否定形式。 如。 (3 )尽量少用,表达方式。 如:中文式思维模式很多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把一些中文的成语、谚语翻译成英文,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就是文章不仅行文不符合英文的规律,读起来也让人觉得非常不舒服。 纠正中文思维习惯的关键依然在于培养英文语感,同时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也要尽量让自己用英文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