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5年全国各地1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内容摘要:

3、波速为 1m/点 a 经过 4s 振动的路程为 4时刻质点 a 的速度沿+y 方向D质点 a 在 t=2s 时速度为零4 【 答案】D【名师点睛】对简谐波问题,把握好质点振动与波传递的关系以及周期、波长、波速、振幅关系是关键,如本题中,根据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延迟性(后面学前面)可以确定波的传播方向以及 a 点的振动方向,再由振动周期和振幅可以求得振动路程。 【2015上海2】5如图,P 为桥墩,A 为靠近桥墩浮出水面的叶片,波源 S 连续振动,形成水波,此时叶片 A 静止不动。 为使水波能带动叶片振动,可用的方法是A提高波源频率 B降低波源频率C增加波源距桥墩的距离 D减小波源距桥墩的距离5 【 5、块运动的路程是 dt=,物块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反6 【 答案】点定位】简谐振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总结】首先要搞清简谐振动的特点及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然后通过物块及小球的位置关系进行讨论.【2015上海15】7一简谐横波沿水平绳向右传播,波速为 v,周期为 T,振幅为 A。 绳上两质点 M、N 的平衡位置相距四分之三波长,N 位于 M 右方。 设向上为正,在 t=0 时刻 A,且向上运动;经时间 t( T) ,M 位移仍为 2A,但向下运动,则A在 t 时刻, N 恰好在波谷位置B在 t 时刻,N 位移为负,速度向上C在 t 时刻,N 位移为负,速度向下D在 2t 时刻, N 位移为 2A,速度向 8、(横波)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 3m 的甲、乙两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测得两个小木块每分钟都上下 30 次,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 这列水面波A频率是 30 B波长是 3m C波速是 1m/s D周期是 【 答案 】C【考点定位】对机械波、机械振动特点和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名师点睛】本题的突破口之一是知道两木块做受迫振动,根据木块的振动情况推知水面波的周期(频率) ,突破口之二是题干中“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 ,说明甲乙两位置处质点振动情况异步。 【方法技巧】 (1)学会建模,本题首先要能建立木块的运动模型受迫振动(简谐振动) ;物理学中离不开理想化的实物模型和运动模型, 9、如方形物块、三角形斜面、质点、点电荷等实物模型,和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运动模型,事实上并非完全规则、理想化,这就是物理学中要突破的难点之一,即抓主要忽略次要思想的体现;(2 )要培养画草图的习惯,如本题中,由“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 ”可知甲乙两位置处质点振动情况异步,即相距半波长的奇数倍,又由于“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 ,通过画出草图可以发现其中的几何关系,即有:23,尤其是在多物体、多过程运动中,草图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规律总结】 (1)受迫振动的周期(频率)等于驱动力的周期(频率) ;(2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振动同步的质点,相距半波长的偶数倍,振动异步 11、 】点定位】横波图像,波长,波速以及频率的关系【方法技巧】根据走坡法和平移法判断波的传播方向常用的方法,一定要掌握,解本题时还需要知道同相点和反向点,即相隔波长的整数倍的点为同相点,振动步调一致,相隔半波长的奇数倍的点为反相点,即振动步调相反。 【2015重庆11(2) 】12题 11 图 2 为一列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质点 P 的振动周期为 点此时的振动方向。 12 【 答案 】 2.5/P 点沿 y 轴正向振动【考点定位】横波的性质、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关系。 【名师点睛】横波的波动与振动的方向垂直,判断方法有四种:同侧法、带动法(特殊点法) 、微平移法、口诀法(上坡 13、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水平 x 轴传播, P、Q 为 x 轴上的两个点(均位于 x 轴正向) ,P 与 Q 的距离为 35距离介于一倍波长与二倍波长之间,已知波源自 t=0 时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周期T=1s,振幅 A=5波传到 P 点时,波源恰好处于波峰位置;此后再经过 5s,平衡位置在 Q 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求:()P、Q 之间的距离;()从 t=0 开始到平衡位置在 Q 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在振动过程中通过路程。 14 【 答案 】 (1)1332 )125点定位】波的传播【方法技巧】本题主要是波的传播周期性,注意时间的周期性与空间的周期性的统一。 【2015全国新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