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5年全国各地1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内容摘要:
3、波速为 1m/点 a 经过 4s 振动的路程为 4时刻质点 a 的速度沿+y 方向D质点 a 在 t=2s 时速度为零4 【 答案】D【名师点睛】对简谐波问题,把握好质点振动与波传递的关系以及周期、波长、波速、振幅关系是关键,如本题中,根据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延迟性(后面学前面)可以确定波的传播方向以及 a 点的振动方向,再由振动周期和振幅可以求得振动路程。 【2015上海2】5如图,P 为桥墩,A 为靠近桥墩浮出水面的叶片,波源 S 连续振动,形成水波,此时叶片 A 静止不动。 为使水波能带动叶片振动,可用的方法是A提高波源频率 B降低波源频率C增加波源距桥墩的距离 D减小波源距桥墩的距离5 【 5、块运动的路程是 dt=,物块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反6 【 答案】点定位】简谐振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总结】首先要搞清简谐振动的特点及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然后通过物块及小球的位置关系进行讨论.【2015上海15】7一简谐横波沿水平绳向右传播,波速为 v,周期为 T,振幅为 A。 绳上两质点 M、N 的平衡位置相距四分之三波长,N 位于 M 右方。 设向上为正,在 t=0 时刻 A,且向上运动;经时间 t( T) ,M 位移仍为 2A,但向下运动,则A在 t 时刻, N 恰好在波谷位置B在 t 时刻,N 位移为负,速度向上C在 t 时刻,N 位移为负,速度向下D在 2t 时刻, N 位移为 2A,速度向 8、(横波)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 3m 的甲、乙两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测得两个小木块每分钟都上下 30 次,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 这列水面波A频率是 30 B波长是 3m C波速是 1m/s D周期是 【 答案 】C【考点定位】对机械波、机械振动特点和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名师点睛】本题的突破口之一是知道两木块做受迫振动,根据木块的振动情况推知水面波的周期(频率) ,突破口之二是题干中“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 ,说明甲乙两位置处质点振动情况异步。 【方法技巧】 (1)学会建模,本题首先要能建立木块的运动模型受迫振动(简谐振动) ;物理学中离不开理想化的实物模型和运动模型, 9、如方形物块、三角形斜面、质点、点电荷等实物模型,和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运动模型,事实上并非完全规则、理想化,这就是物理学中要突破的难点之一,即抓主要忽略次要思想的体现;(2 )要培养画草图的习惯,如本题中,由“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 ”可知甲乙两位置处质点振动情况异步,即相距半波长的奇数倍,又由于“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 ,通过画出草图可以发现其中的几何关系,即有:23,尤其是在多物体、多过程运动中,草图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规律总结】 (1)受迫振动的周期(频率)等于驱动力的周期(频率) ;(2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振动同步的质点,相距半波长的偶数倍,振动异步 11、 】点定位】横波图像,波长,波速以及频率的关系【方法技巧】根据走坡法和平移法判断波的传播方向常用的方法,一定要掌握,解本题时还需要知道同相点和反向点,即相隔波长的整数倍的点为同相点,振动步调一致,相隔半波长的奇数倍的点为反相点,即振动步调相反。 【2015重庆11(2) 】12题 11 图 2 为一列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质点 P 的振动周期为 点此时的振动方向。 12 【 答案 】 2.5/P 点沿 y 轴正向振动【考点定位】横波的性质、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关系。 【名师点睛】横波的波动与振动的方向垂直,判断方法有四种:同侧法、带动法(特殊点法) 、微平移法、口诀法(上坡 13、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水平 x 轴传播, P、Q 为 x 轴上的两个点(均位于 x 轴正向) ,P 与 Q 的距离为 35距离介于一倍波长与二倍波长之间,已知波源自 t=0 时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周期T=1s,振幅 A=5波传到 P 点时,波源恰好处于波峰位置;此后再经过 5s,平衡位置在 Q 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求:()P、Q 之间的距离;()从 t=0 开始到平衡位置在 Q 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在振动过程中通过路程。 14 【 答案 】 (1)1332 )125点定位】波的传播【方法技巧】本题主要是波的传播周期性,注意时间的周期性与空间的周期性的统一。 【2015全国新课。2006-2015年全国各地1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相关推荐
5、,M、 N、 P、Q 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 图中所标出的 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AM 点 BN 点 CP 点 DQ 点5 【 答案】查库仑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名师点睛】库仑定律内容里有“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容易忘记;牛顿第二定律内容里有“加速度的方向就是外力的方向” ,不注意方向问题
1、开头万能公式1 开头万能公式一:名人名言有人问了, “我没有记住名言,怎么办。 尤其是英语名言。 ” ,很好办:编。 原理:我们看到的东西很多都是创造出来的,包括我们欣赏的文章也是,所以尽管编,但是一定要听起来很有道理呦。 而且没准将来我们就是名人呢。 对吧。 经典句型:A “ (适用于已记住的名言)It we be 适用于自编名言)更多经典句型:As No 开头万能公式二:数字统计原理
问题。 农民对余粮收集制的不满 材料四说明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的原因是。 当时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 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材料五: 4年世界大战和 3年国内战争,整个国家满目疮痍, 1920年国民收入只有 40亿卢布,比 1917年还少70亿;工业总产值只及 1913年的 14%,其中钢和生铁的产量只及 1913年的 5%和 3%,煤也只有 1/3;谷物总产量比
2、小组交流: 预设: ⑴ 谈《水浒传》部分。 (学生勾到了这段相关的句子,如: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 “ 哈哈。 还是我的记性好。 ” 那天临走,伯父送我两本书 „„ ) 师: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 关心子女 指名读有关语句。 重点理解 “ 囫囵吞枣 ”“ 张冠李戴 ”。 师:我之所以会 “ 张冠李戴 ” ,将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是因为我 ──生: “ 囫囵吞枣
2、旨。 尽量以客观陈述为主,少主观臆测推断;尽量明确无误表达,少模棱两可评论,这是使文章清晰确切的写作准则。 二是组织结构富有逻辑性。 文章结构富逻辑性会让读者很轻松地读懂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文章的这种逻辑性可以通过采用从一般到具体、从“全景”到细节、从问题的定义到分析再到提出解决方案等多种方式来体现。 定律之二:准确要使文章语义表达准确,首先要尽量不要在学术文章中出现“大概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限时:100 分钟)第卷对应学生用书 第 184 页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5 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68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2015宿迁市三校检测,1)下列关于物理学中的研究方法、物理学史以及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