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导航)2016年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辅导与应用(课件+课时过关) 第1部分 专题五 物理实验 第1讲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课时过关(十一)第 157 页非选择题1导学号:82460397(2014 山西太原一模)某同学用图 1 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平衡摩擦力后,通过实验得到图 2 所示的纸带纸带上 O 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为 0.1 s 的相邻计数点 A、B、C、D、E、车受到细绳的拉力为 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1)小车从 O 到 E,所受合力做的功 W_ J;动能变化量_ J.(2)实验中该同学发现 W 略大于 主要原因是_(写出一条即可)解析:(1)合力做的功 WE0 2 J动能的变化量0 2012 2E 2、 12 10 2(2)虽然平衡了摩擦力,但是每次运动中空气或纸带的阻力做负功,所以 1)小车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纸带阻力等,从系统误差的角度答)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导学号:82460398(2014 河南六市一联)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竖直上抛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某同学用 20 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一小球的直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小球的直径 d_ 2)如图乙所示,弹射装置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先后通过光电门 A、B ,计时装置测出小球通过 A、B 的时间分别为 t 、h,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直径为 d,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在误差范围内,若公式_成立,就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用题中给 3、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解析:(1)游标卡尺示数为 10 2)小球在 m 2,B 点动能 m 2,动能增加量:12 ( 12 ( m ,小球由 重力势能减少量12 ( ( Ep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 2 22( 以验证机械能守恒答案:(1)(2) 2 22gh( 导学号:82460399(2015 江西八校联考,22)为了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 M 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 为砂和砂桶的质量(滑轮质量不计)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C小车靠近打点计 4、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E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 m 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2)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两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 50 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为横坐标,加速度为纵坐标,画出的 aF 图象是一条直线,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 ,求得图线的斜率为 k,则小车的质量为_A2 Ck 1)由实验原理图可以看出,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到小车所受的合外力的大小,故不需要测砂和 5、砂桶的质量,也不需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 ,A、E 错;为保证绳上拉力提供合外力,必须平衡摩擦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B 对;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放小车,同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C 对;为了多测几组数据,需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多做几次实验,D 对(2)由逐差法可得:小车的加速度 a,将 T 3 ss,代入可得 a1.3 50m/)由题图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有2FMa,得 a k ,得小车的质量 M ,故 A、B、C 错,D 对2M 21)2)(3)学号:82460400(2015 四川理综,8(1) 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 6、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 1 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 图 1 所示,图 2 是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 1 毫米)上位置的放大图,示数 _ 个、3 个、4 个、5 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 l2、l 3、l 4、l 0 g,挂 2 个钩码时,弹簧弹力_ N(当地重力加速度 g9.8 m/要得到弹簧伸长量 x,还需要测量的是_作出 Fx 曲线,得到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第一空需要注意估读,第二空考重力大小公式,需注意此处 g9.8 m/三个空,由于伸长量等于弹簧现长减去原长,因此要得到伸长量,需测量弹簧原长答案:簧原长5导学号: 7、82460401(2015 重庆理综,6(1)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方法估测反应时间首先,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状态,直尺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直尺,若捏住位置的刻度读数为 x,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 _(重力加速度为 g)基于上述原理,某同学用直尺制作测量反应时间的工具,若测量范围为00.4 s,则所用直尺的长度至少为_ cm(g 取 10 m/若以相等时间间隔在该直尺的另一面标记出表示反应时间的刻度线,则每个时间间隔在直尺上对应的长度是_的(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解析:在人的反应时间内直尺做自由落体运动,有 x t 12. 反应时间至少 8、t0.4 s 才能测量,x 10m0.8 m80 22 12自由落体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为 1357,故长度不相等答案: 80不相等2学号:82460402(2015 江苏单科,11)某同学探究小磁铁在铜管中下落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 50 交流电图 1(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有_A将铜管竖直地固定在限位孔的正下方B纸带穿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C用手捏紧磁铁保持静止,然后轻轻地松开让磁铁下落D在磁铁下落的同时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2)该同学按正确的步骤进行实验(记为“实验”),将磁铁从管口处释放,打出一条纸带,取开始下落的一段,确定一 9、合适的点为 O 点,每隔一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标为 1,2, 点的距离,记录在纸带上,如图 2 所示图 2计算相邻计时点间的平均速度 ,粗略地表示各计数点的速度,抄入下v 表 2 3 4 5 6 7 8(cm/s)v _ )分析上表的实验数据可知:在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内,磁铁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磁铁受到阻尼作用的变化情况是_(4)该同学将装置中的铜管更换为相同尺寸的塑料管,重复上述实验操作(记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实验”),结果表明磁铁下落的运动规律与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几乎相同请问实验是为了说明什么。 对比实验和的结果可得到什么结论。 解析:(1)实验操作中,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 10、源,然后再释放磁铁,故D 错,释放磁铁时应立即释放不能轻轻地松开,故 C 错(2)cm/s39.0 cm/)速度的变化情况是逐渐增大到 39.8 cm/s;受到阻尼作用的变化情况是阻力逐渐增大到等于重力(4)实验是为了说明磁铁在塑料管中几乎不受阻尼作用;实验、的结果说明磁铁在铜管中受到的阻尼作用,主要是电磁阻尼作用答案:(1)2)逐渐增大到 39.8 cm/s逐渐增大到等于重力(4)为了说明磁铁在塑料管中几乎不受阻尼作用磁铁在铜管中受到的阻尼作用主要是电磁阻尼作用7导学号:82460403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操作过程如下:图甲将一张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 11、一端固定在 A 点,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两个细绳套,使细绳套和橡皮筋的结点位于图甲中的 O 点;在白纸上记录 O 点的位置和两细绳套的方向,同时读出两弹簧秤的读数 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选取合适的标度在白纸上作出 图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 合力 F;用一个弹簧秤拉细绳套,使细绳套和橡皮筋的结点仍到达 O 点;在白纸上记录细绳套的方向,同时读出弹簧秤的读数 F;按以上选取的标度在白纸上作出 F的图示,比较 F 和 F的大小和方向;改变两细绳套的方向和弹簧秤的拉力的大小,重复以上操作,得出实验结论(1)对本实验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A两次拉伸橡皮筋应将橡皮筋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B两细绳套必须等长C每次都应将弹簧秤拉伸到相同刻度D拉橡皮筋的细绳套要长一些,标记同一细绳套方向的两点要远一些(2)某次操作时两弹簧秤的指针指在图甲中所示的位置,则两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_ N、 _ N;(3)如果本实验所用弹簧秤的量程均为 5 N其中图乙中 、F 2 ,且两力互相垂直;图丙中 2,且两力的夹角为30;图丁中 2,且两力的夹角为 120析:(2)由弹簧秤的读数规则可知 、F C;(3)明显不符合操作的是图丙,因为图中两个力的合力超过了弹簧秤的量程,若用一个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