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年高考物理(全国通用)大二轮专题复习考前增分练 高考模拟二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限时:60 分钟)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5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68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2014全国卷14) 一质点沿 x 轴做直线运动,其 vt 图像如图 1 所示质点在t0 时位于 x 5 m 处,开始沿 x 轴正向运动当 t8 s 时,质点在 x 轴上的位置为()图 1Ax3 m Bx8 mCx 9 m Dx14 解析质点前 4 s 内沿 x 轴正方向运动,其位移可由 vt 图像中的“面积”数值表示,则对应位移 2、 m6 m同理可得 48 s 内的位移(沿 x 轴负方向运动)x 22 422m3 m又知初位移 m,则当在 t8 s 时,质点在 x 轴上的位置为2 412xx 0x 1x 28 m,选项 B 正确2如图 2 所示,三个物体质量分别为 .0 kg、m 22.0 kg、m 33.0 知斜面上表面光滑,斜面倾角 30,m 1 和 间的动摩擦因数 始用外力使整个系统静止,当撤掉外力时,m 2 将( g10 m/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图 2A和 起沿斜面下滑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和 起沿斜面上滑C相对于 滑D相对于 滑答案m 1、m 2的总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小于 加速上 3、滑,由题意 m1、m 2一起加速上滑的最大加速度 a3001.9 m/设 m1、m 2一起加速上滑,设绳上的拉力为 牛顿第二定律:则 m 1m 2)0( m1m 2)a,m 3gF Tm 3a,解得:a2.5 m/.9 m/可能一起运动,m 2将相对于 正确3(2014天津3) 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 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 22 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A距地面的高度变大B向心加速度变大C线速度变大D角速度变大答案球的自转周期变大,则地球同步卫星的公转周期变大由 m (Rh), h2 42h R,T 变大, h 4、变大,A 正确由 a ,r 增大,a 减小,3误由 ,得 v ,r 增大,v 减小,C 错误由 可知,角速度减 错误4如图 3 所示,光滑轨道 定在水平地面上,轨道平面在竖直面内,半径为 R 的圆形轨道,轨道 圆形轨道 M 点相切,轨道 圆形轨道 M 点相切, b 点、P 点在同一水平面上,K 点位置比 P 点低,b 点离地高度为 2R,a 点离地高度为 m 的小球从左侧轨道上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关于小球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若将小球从 道上 a 点由静止释放,小球一定不能沿轨道运动到 K 点B若将小球从 道上 b 点由静止释放,小球一定能沿 5、轨道运动到 K 点C若将小球从 道上 a、b 点之间任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一定能沿轨道运动到 将小球从 道上 a 点以上任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沿轨道运动到 K 点后做斜上抛运动,小球做斜上抛运动时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一定小于由静止释放时的高度答案于 半径为 R 的圆形轨道,所以小球只要能通过 P 点,就一定能沿轨道运动到 K 点从 a 到 b 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R) 得:v 点,则应满足的条件是在 P 点小球受到的弹力 ,在 P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mgm ,解得 m ,即 ,又因 b 点、P 点在同此若将小球从 道上 a 点由静止释放,小球能恰好通过 P 点,也一定能沿轨道 6、运动到 K 点,故 A 不正确;若将小球从 道上 b 点,或 a、b 点之间任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一定不能通过 P 点,不一定能沿轨道运动到 K 点,故 B、C 错误;将小球从 道上 a 点以上任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能沿轨道运动到 K 点,由于 K 点位置比 P 点低,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知,小球在 K 点的速度一定大于零,所以小球沿轨道运动到 K 点后做斜上抛运动,又因小球做斜上抛运动上升到最大高度时,在水平方向上速度不为零,故小球做斜上抛运动时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一定小于由静止释放时的高度,所以D 正确故选 图 4 所示,空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从 P 点平行直线 出的 a、b 两 7、个带电粒子,它们从射出第一次到直线 用的时间相同,到达 速度方向与 0和 90,不计重力,则两粒子速度之比 vav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1 B32 C4 3 D. 3 2答案粒子做圆周运动的轨迹如图设 P 点到 距离为 L,由图知 b 粒子的半径 a 粒子的半径:LR 0R a2aR b21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T2 16242 2粒子的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得: 36电荷量相等的两点电荷在空间形成的电场有对称美如图 5 所示,真空中固定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 A、B,线中点为 、B 所形成的电场中,以 O 点为圆心半径为 R 的圆面垂直 线,以 O 为几何中心的边长为 2 8、R 的正方形平面垂直圆面且与 线共面,两个平面边线交点分别为 e、f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在 a、b、c、d、e、f 六点中找不到任何两个场强和电势均相同的点B将一电荷由 e 点沿圆弧 到 f 点电场力始终不做功C将一电荷由 a 点移到圆面内任意一点时电势能的变化量相同D沿线段 动的电荷,它所受的电场力是先减小后增大答案中圆面是一个等势面,e、f 的电势相等,根据电场线分布的对称性可知 e、f 的场强相同,故 A 错误图中圆弧 一条等势线,其上任意两点的电势差都为零,根据公式 W知:将一电荷由 e 点沿圆弧 到 f 点电场力不做功,故 B 正确a 9、点与圆面内任意一点的电势差相等,根据公式 W知:将一电荷由 a 点移到圆面内任意一点时,电场力做功相同,则电势能的变化量相同,故 C 正确沿线段 动的电荷,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则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故 D 错误7图 6 为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发电机通过升压变压器 降压变压器 用户供电已知输电线的总电阻 R10 ,降压变压器 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41,副线圈与纯电阻用电器组成闭合电路,用电器电阻 1 1、T 2 均为理想变压器,副线圈两端电压表达式为 u220 00t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图 6A发电机中的电流变化频率为 100 过用电器的电流有效值为 20 压变压器的输入功 10、率为 4 650 用电器的电阻 小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减小答案 u220 00t V 可以得出,发电机中的电流变化频率为 50 错误;加2在 20 V,因此流过用电器 2 A20 A,B 正2011确;根据 ,可知流过 R 的电流为 A,因此输入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 R 与 2 ,PI RI 650 W,C 正确;当用电器的电阻 0消耗的21 2功率增大,这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将增大,D 错误8如图 7 所示,倾角为 的粗糙斜面上静止放置着一个质量为 m 的闭合正方形线框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l,电阻为 紧靠宽度也为 l 的匀强磁场的下边界,磁感应强度为 B,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将线框用细线沿斜面 11、通过光滑定滑轮与重物相连,重物的质量为 M,如果将线框和重物由静止释放,线框刚要穿出磁场时恰好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7A线框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a 框匀速运动的速度v 框通过磁场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和安培力做的功等于线框机械能的减少量D线框通过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小于 2(M )整体分析受力,M 的重力,线框的重力 面的支持力 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右手定则判断出线框中的电流方向为 ab,再由左手定则可知安培力沿斜面向下,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E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 ,则安培力大小为,开始时速度为零,安培力为零,则由整体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mg (Mm )a,解得 a ,故 A 选项错误;线 M gmg F A0,解得 v,故 B 选项正确;线框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动能增加, ,故线框的机械能增大,所以 C 选项错误;由能量守恒Q (Mm )以 Q( Mm )(Mm)12 12框通过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小于 2(M ) D 选项正确第卷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9 题第 1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