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公开课教案内容摘要:
时间期限 期( jī )年之后 周、满 君与家君期日中 约定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二)倒装句: ⑴ 介宾短语后置( 于 +宾语 也叫状语后置): ①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 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状语后置 ); ② 不能喻之于怀 ── 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 ③ 亦将有感于斯文 ── 亦将于(对)斯文有感 ④ 当其欣于所遇 ── 当其于所遇欣 ⑵ 定语后置: 虽无管弦之盛 ── 虽无盛之管弦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 仰观大宇 宙,俯察盛品类 五、文本研读 通读作品,把握情感 【过渡】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记游山水是要抒发内心的情感,那么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什么情感呢。 请学生找出直接抒发感情的语句。 【明确】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 “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 , “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 即: (修禊)之 乐── (死生)之 痛── (今昔)之 悲 本文记叙了一次兰亭集会盛况,第 2 段最后一句写到宴饮“信可乐也”,齐读 2 自然段看看作者为何而乐。 【明确】 “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 : 名士相聚之乐 “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 : 环境 幽 美之乐 (美景) “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 聚会活动之乐 (乐事) “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 气候宜人之乐 (良辰) 5 “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 : 视听 享受 之乐 (赏心) 【背诵指导】 第一段记叙了先交代集会的时间 ( 永和九年,暮春之初)、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事由(修禊事)、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事件(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第二段由 “ 是日也 ” 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信可乐也。 “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一句 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小结】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 “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 ” ,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本文段共六句话,四美俱全,五美齐臻,足可乐也。 我们在仰观俯察的时候,也是游目骋怀的时候,我们是超脱的空灵的美妙的,我们观察,最后落实的是娱乐,表现的是热爱现世生活,是在自然美的感召下抒发自己的情怀,这便是所谓山水诗的兴起 了。 这种娱乐式的交流,正开始于魏晋时的文人,从他们的开始,自然已不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了,而是可娱可乐,可歌可咏的了。 【过渡】 作者在此段中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即使喜悦,也不过分显露,可以说是作者从容淡雅的心境所致。 如此心境之下,王羲之又怎会发出岂不痛哉的感慨呢。 这种痛是痛苦、痛心还是痛惜。 先来看看作者为什么而痛(作者痛的原因) 【明确】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 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 “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静:谈玄悟道 ) ; ——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躁:归隐山林)。 面对世俗生活,人们的爱好和取舍千差万别,但人生的忧患是相同的 :“当其欣于所遇„„感慨系之矣。 ” 【讨论】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 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明确】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急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 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 因此,他们有的人谈玄悟道,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 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 足。 可就在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关键句】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 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 “ 胜景不常,胜筵难再 ” ,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 ‘ 死生亦大矣 ’ ,岂不痛哉。 ”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 化,其结果是殊途同归,最后归结于消灭。兰亭集序公开课教案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步步高)2016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高考题型集训 第13题 选修3-3模块 预测题型2计算题练
« 上一篇
2025-04-24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2)
2025-04-24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步步高)2016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高考题型集训 第13题 选修3-3模块 预测题型2计算题练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_班级:_学号:_预测题型 2计算题练1(2015重庆理综10) 北方某地的冬天室外气温很低,吹出的肥皂泡会很快冻结若刚吹出时肥皂泡内气体温度为 强为 皂泡冻结后泡内气体温度降为 计体积和质量变化,大气压强为 (2015山东理综37) 扣在水平桌面上的热杯盖有时会发生被顶起的现象如图 1,截面积为 始时内部封闭气体的温度为 300 K,压强为大气压强 03
(步步高)2016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高考题型集训 第7题 电磁感应 预测题型2电磁感应中的图象和电路问题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 电磁感应中的图象和电路问题1(2015邢台四模) 如图 1 所示,两条水平放置的长直金属导轨间距为 L,左端与阻值为 R 的定值电阻相连,金属直杆 电阻阻值均为 R,两端刚好能与导轨接触 ab、杆用绝缘细线连接,间距为 l,右侧 l 处有一宽度为 l 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向里若金属导轨电阻忽略不计,两金属杆和导轨始终接触良好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2)
等。 要求学生在想象中将画面复原,感知意境。 谢冕先生说过:“泡”是诗歌鉴赏的一道必要程序,也就是发挥想象将诗人所塑造的形象像“泡茶叶”一般“泡”开。 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通过想象感知意境是诗歌鉴赏的关键。 传统教学惯用分析的方法,每一幅画面都是教师预定好的统一模式,分析结果是单一的,而学生也难以从内心深处产生真正的美感享受,同时也限死了学生的思维。 设计以想象来感知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