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6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高考题型集训 第15题 选修3-5模块 预测题型1选择、填空练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 选修 35 模块预测题型 1选择、填空练1(2015天津理综9(1)如图 1 所示,在光滑水平面的左侧固定一竖直挡板, A 球在水平面上静止放置,B 球向左运动与 A 球发生正碰,B 球碰撞前后的速率之比为 31,A 球垂直撞向挡板,碰后原速率返回两球刚好不发生第二次碰撞,A、B 两球的质量之比为_,A、B 碰撞前后两球总动能之比为_图 12(2015重庆理综3) 高空作业须系安全带,如果质量为 m 的高空作业人员不慎跌落,从开始跌落到安全带对人刚产生作用力前人下落的距离为 h(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此后经历时间 在此过程中该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则该段时间安全带对人的平均 2、作用力大小为()A. B. D. 2015永州三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论入射光的频率多么低,只要该入射光照射金属的时间足够长,也能产生光电效应B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减小C在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传感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在两滑块相碰的端面上装不装上弹性碰撞架,不会影响动量是否守恒D铀原子核内的某一核子与其他核子间都有核力作用E质子、中子、 粒子的质量分别为 m1、m 2、m 3,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 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 12m 2m 3)2015洛阳二次统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 温度越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越长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C汤姆孙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D光的波长越长,光子的能量越小E由玻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5(2015南平 5 月质检)(1)钍 有放射性,它能放出一个新的粒子而变为镤 时23490 23491伴随有 射线产生其方程为 Pax,钍的半衰期为 24 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3490 23491_(填选项前的字母)Ax 为质子Bx 是钍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时产生的C 射线是钍原子核放出的D1 g 钍 过 120 天后还剩 0.2 g 钍23490(2)如图 4、2 所示,A 、B 两物体质量分别为 mA、m B,且 mA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相距较远将两个大小均为 F 的力,同时分别作用在 A、B 上经相同距离后,撤去两个力之后,两物体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后将_(填选项前的字母)图 2A停止运动 B向左运动C向右运动 D运动方向不能确定6(2015锦州二模) 如图 3 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大量处于 n4 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所发出的所有光子中,波长最长的为_ m;上述所有光子中,照射到铷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中最大初动能的最小值为_ 普朗克常量 h0 34 Js,铷的逸出功 3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 (2015盐城二模) 如图 4 甲所示的装置研究 5、光电效应现象,当用光子能量为 5 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测得电流表上的示数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 J,金属的逸出功为_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 选修 35 模块预测题型 1选择、填空练14195解析设 A、B 球的质量分别为 球碰撞后的速度大小为 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题意知 1,v A2v 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以有 112 由自由落体运动公式得人下降 v ,在 tm v,解得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为 F A 项正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m 0,可知,只有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一定的频率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与入射的时间无关,故 A 错误;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 6、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轨道半径变小,根据 k m 知,半径减小,速度增大,于能量减小,则电势能减小,故 B 正确;动量守恒的条件是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为零,所以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传感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在两滑块相碰的端面上装不装上弹性碰撞架,不会影响动量是否守恒,故 C 正确;核力只存在于相邻的核子之间,所以核内的某一核子与其他核子间不一定有核力作用,故 D 错误;质子、中子、 粒子的质量分别为 m1、m 2、m 3,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 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 12m 2m 3) E 正确 4半衰期是由原子核本身决定,和外界因素无关,则 可勒尔发现 7、天然放射现象,揭示原子核是有结构的,故 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 ,故 c f,E 玻尔理论,激发态的能量高,基态能量低,跃迁过程会释放以光子形式存在的能量,故 5(1)B(2)1)根据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知钍核衰变过程中放出了一个电子,即 A 错误;衰变的实质: 衰变时释放的电子是由核内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同时产生的,故 B 正确;射线是镤原子核放出的,故 C 错误;钍的半衰期为 24 天,1 g 钍 过 120 天后,发生234905 个半衰期,1 g 钍经过 120 天后还剩 5 g,故 D 错误(2)力 mAm B,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两物体的加 8、速度有:a Aa B,由题意知:x A 运动学公式得:x A x B 12 2A 12 2t At B,由 t A,I 2Ft B,得:I AI B,由动量定理可知 A,p BI B,则 pAp B,碰前系统总动量向右,碰撞过程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碰后总动量向右,故 A、B、D 错误,C 正确60 6 量处于 n4 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发出 6 种不同频率的色光,根据跃迁理论,第4 级、第 3 级之间的能级差最小,则光子的频率最小,对应的波长最长,因此辐射光子的能量EE 4E 3,所以 hh E 4E 3得 06 0 3430 19(2)铷的逸出功 有当从 4 能级跃迁到 2 能级,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才是最小的;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0,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小值为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 (0 19 0 19解析由图乙可知,当该装置所加的电压为反向电压,电压是2 V 时,电流表示数为 0,知道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 0 19 J,根据光电效应方程 W 0,W 03 0 19 J.。(步步高)2016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高考题型集训 第15题 选修3-5模块 预测题型1选择、填空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