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6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配套课件+配套文档 第一部分专题14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光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015新课标全国34)(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分别用红色和绿色的激光照射同一双缝,在双缝后的屏幕上,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绿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比,“” 、 “”或“”)若实验中红光的波长为 630 缝与屏幕的距离为 m,测得第 1 条到第 6 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 10.5 双缝之间的距离为_ m.(2)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 x 轴正向和负向传播,波速均为 v25 cm/t0 时的波形曲线如图 1 所示求:图 1t0 时,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 16 所有质点的 x 坐标;从 t0 开始,介质中最早出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 16 质点的时间高 2、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015江苏单科12B)(1)一渔船向鱼群发出超声波,若鱼群正向渔船靠近,则被鱼群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与发出的超声波相比_A波速变大 B波速不变C频率变高 D频率不变(2)用 2106 超声波检查胆结石,该超声波在结石和胆汁中的波速分别为 2 250 m/s 和1 500 m/s,则该超声波在结石中的波长是胆汁中的_倍用超声波检查胆结石是因为超声波的波长较短,遇到结石时_( 选填“容易”或“不容易”) 发生衍射(3)人造树脂是常用的眼镜镜片材料如图 2 所示,光线射在一人造树脂立方体上,经折射后,射在桌面上的 P 点已知光线的入射角为 30, B20 P12 该人造 3、树脂材料的折射率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015天津理综9)(1)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B组装单摆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C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D摆长一定的情况下,摆的振幅尽量大如图 3 所示,在物理支架的竖直立柱上固定有摆长约 1 m 的单摆实验时,由于仅有量程为 20 度为 1 钢板刻度尺,于是他先使摆球自然下垂,在竖直立柱上与摆球最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做一标记点,测出单摆的周期 后保持悬点位置不变,设法将摆长缩短一些,再次使摆球自然下垂,用同样方法在竖直立柱上做另一标记点,并测 4、出单摆的周期 后用钢板刻度尺量出竖直立柱上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 出重 图 3力加速度的表达式 g_.(2)中国古人对许多自然现象有深刻认识,唐人张志和在玄真子 涛之灵中写道:“雨色映日而为虹” 从物理学角度看,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图 4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意图,其中 a、b 是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则两光()图 4A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 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 b 光B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 光的侧移量大C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 b 光能引起光电效应,a 光也一定能D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 a 光(3)图 5 甲为 5、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b 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 m 和 m,图乙为质点 b 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该波沿x 方向传播,波速为 1 m/点 a 经 4 s 振动的路程为 4 时刻质点 a 的速度沿 y 方向D质点 a 在 t2 s 时速度为零机械振动、机械波和光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高考对该部分知识点的考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波动图象与波速公式的综合应用、波动图象与振动图象的结合、光的折射、光的全反射、光的折射率的测定和光的波长的测定复习时要加强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抓住简谐运动和振动图象、波的传播和波动图象 6、、光的折射和全反射三条主线,强化典型题目的训练,掌握其分析、求解的思路和方法考题一机械振动和机械波1(2015海南单科16) 一列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t0 时刻的波形如图 6 所示,质点 P 的 x 坐标为 3 m已知任意振动质点连续 2 次经过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为 0.4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图 6A波速为 4 m/的频率为 zCx 坐标为 15 m 的质点在 t0.6 s 时恰好位于波谷Dx 坐标为 22 m 的质点在 t0.2 s 时恰好位于波峰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当质点 P 位于波峰时,x 坐标为 17 m 的质点恰好位于波谷2(2015郑州二质检)如图 7 7、所示,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介质中 x2 m 处的质点 P 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质点 Q 的平衡位置位于 x3.5 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7A这列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 20 m/ 0.3 s 时间内,质点 P 向右移动了 3 mDt0.1 s 时,质点 P 的加速度大于质点 Q 的加速度Ets 时,x 3.5 m 处的质点 Q 到达波峰位置3(2015江西师大附中、鹰潭一中 4 月联考) 如图 8 所示为某时刻从 O 点同时发出的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沿相同方向传播的波形图,P 质点在甲波最大位移处,Q 质点在乙波最大位移处,下列说法中 8、正确的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 图 8A两列波具有相同的波速B两列波传播相同距离时,乙波所用的时间比甲波的短CP 质点比 Q 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D在 P 质点完成 20 次全振动的时间内 Q 质点完成了 30 次全振动E甲波和乙波在空间相遇处不会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1巧解波动图象与振动图象综合问题的基本方法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一分、一看、二找”的方法:(1)分清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此问题最简单,只要看清横坐标即可,横坐标为 x 则为波动图象,横坐标为 t 则为振动图象(2)看清横、纵坐标的单位,尤其要注意单位前的数量级(3)找准波动图象对应的时刻(4)找准振动图象对应的质点2波的多解 9、问题的分析思路考题二光的折射和全反射4.(2015安徽理综18) 如图 9 所示,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入射到棱镜的 上,经 C 面进入空气当出射角 i和入射角 i 相等时,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的角度为 ,则计算棱镜对该色光的折射率表达式为( )图 9A. 22 f(,2) f(,2)5(2015西安交大附中四模) 如图 10 所示,半圆柱体玻璃的横截面,直径,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B、C 点为两单色光的射出点(设光线在 B、C 处未发生全反射)已知从 B 点射出的单色光由 O 到 B 的传播时间为 0(1)若 C 两束单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分别为 B、 C,试比较 B、 2)求从 10、C 点射出的单色光由 O 到 C 的传播时间 2015长沙 4 月模拟)某透明物体的横截面如图 11 所示,其中 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度为 2L,45 , 为一圆弧,其圆心在 的中点此透明物体的nB 边长相等的平行光从 垂直射入透明物体,试由光路图画出光线从 弧射出的区域,并求此区域的圆弧长度 世昌的博客 (1)n (1、 2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12(2)n (c 为光速,v 为光在介质中的速度) 须明确全反射的条件及临界角公式(1)全反射的条件: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2)临界角公式:C 的折射和全反射题型的分析思路(1)确定要研究的光线,有时需根据题意,分析 11、、寻找临界光线、边界光线为研究对象(2)找入射点,确认界面,并画出法线(3)明确两介质折射率的大小关系若光疏光密:定有反射、折射光线若光密光疏:如果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一定发生全反射(4)根据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列出关系式,结合几何关系,具体求解考题三光的几种特性7关于光的特性易错点辨析(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1)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的位移总比减弱点的位移要大(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变化的电场能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磁场( )(3)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4)偏振是横波特有的现象( )(5)光导纤维传递信号利用了光的全反 12、射原理( )(6)太阳光下的肥皂泡呈现出彩色条纹,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7)半径较大的凸透镜的弯曲表面向下放在另一块平板玻璃上,让光从上方射入,能看到亮暗相间的同心圆,这是光的干涉现象()(8)不管光源与观察者是否存在相对运动,观察者观察到的光速是不变的( )(9)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 )(10)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了光的色散现象( )(11)当一列声波从空气中传入水中时波长一定会变长( )(12)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通过实验证实( )(13)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14)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是全反射,光纤通信具有容量大、抗干扰性强等优点( )(15)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了光的偏振( )(16)当水波通过障碍物时,若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差不多,或比波长大得多时,将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17)用两束单色光 A、B,分别在同一套装置上做干涉实验,若 A 光的条纹间距比 B 光的大,则说明 A 光波长大于 B 光波长()(18)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条纹间距与缝的宽度成正比( )(19)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无关( )(20)只有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小得多时才会发生衍射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