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6版高考物理(全国专用)大二轮强化练 专题八选考部分第3讲 原子物理和动量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 原子物理和动量1(2015第一次全国大联考) 图 1 是几个原子物理史上面著名的实验,关于这些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1A卢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原子结构的枣糕模型,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放射线在磁场中偏转,没有偏转的为 射线,电离能力最强C电压相同时,光照越强,光电流越大,说明遏止电压和光的强度有关D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E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认识到原子的复杂结构2(2015湖北八校二模)下列若干叙述中,正确的是 ()A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B对于同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照射光的频率成线性 2、关系C一块纯净的放射性元素的矿石,经过一个半衰期以后,它的总质量仅剩下一半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能量也减小了E将核子束缚在原子核内的核力,是不同于万有引力和电磁力的另一种相互作用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 (2015云南一模)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B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都会产生质量亏损C玛丽居里最早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D若黄光照射某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用紫光照射该金属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E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从高能态跃迁到低能态时,原子向外释放光子,原子电势能和核外电子的动能均减小4(2015湖南永州 3、三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论入射光的频率多么低,只要该入射光照射金属的时间足够长,也能产生光电效应B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减小C在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在两滑块相碰的端面上装不装上弹性碰撞架,不会影响动量是否守恒D铀原子核内的某一核子与其他核子间都有核力作用E质子、中子、 粒子的质量分别为 m1、m 2、m 3,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 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 12m 2m 3)2015宝鸡九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居里夫妇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B根据玻尔 4、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增大C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概念,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D卢瑟福通过对 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E赫兹在实验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使光的微粒理论得以东山再起的重要现象光电效应6(2015新课标全国35) 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B 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 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E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5、,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7(2015湖北天门市 4 月模拟)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实验促进了人们对微观领域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尔建立了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各种原子发光现象B德布罗意首先提出了物质波的猜想,而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C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D 衰变中产生的 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束缚后形成的E一个处于 n4 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放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8(2015东北三省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轻核聚变B轻核聚变与重核裂变均释放能量C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表示该原子核越不稳定D实验表明,只要照 6、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E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只由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9(2015吉林长春四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散射实验是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B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加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还与材料的种类和表面状况有关D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E光电效应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10(2015武汉市 5 月模拟)如图 2 所示,一质量为 M3.0 玩具小车在光滑水平轨道上以 . 7、0 m/s 的速度向右运动,一股水流以 u2.4 m/s 的水平速度自右向左射向小车竖直左壁,并沿左壁流入车箱内,水的流量为 b0.4 kg/ (1)要改变小车的运动方向,射到小车里的水的质量至少是多少。 (2)当射入小车的水的质量为 .0 ,小车的速度和加速度各是多大。 11(2015郑州市三模) 如图 3 所示,质量为 2m、高度为 h 的光滑弧形槽末端水平,放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m 的小球 A 从弧形槽顶端静止释放,之后与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 m 的小球 B 发生对心碰撞并粘在一起,求:图 3(1)小球 A 滑下后弧形槽的速度大小;(2)小球 A、B 碰撞过程损失的机械能12(201 8、5山东理综39) 如图 4 所示,三个质量相同的滑块 A、B、C,间隔相等地静置于同一水平直轨道上现给滑块 A 向右的初速度 段时间后 A 与 B 发生碰撞,碰后 A、速度向右运动,B 再与 C 发生碰撞,碰后 B、C 粘在一起向右运动滑块18 34A、B 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同一恒定值两次碰撞时间均极短求 B、C 碰后瞬间共同速度的大小图 4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 原子物理和动量11)2.5 2)m/sm/1)当车速为 0 时,设水的质量为 m,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解得:m2.5 2)当车中水的质量为 ,小车的速度设为 v,由动量守恒定律:m 0u( Mm 0)v,解得:v 9、0.9 m/车与水的总质量为 Mm 0,由牛顿第二定律:F(M m 0)m 的水,由动量定理:m(vu ),联立解得:am/s 1) (2) 3解析(1)小球 A 从弧形槽顶端滑下后,设小球 A 的速度为 形槽的速度为 向右为正方向,对小球和弧形槽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02m (2m)1 12 2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 2 ,v 2 3)小球 A、B 发生非弹性正碰,对 A、B 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系统机械能守恒 E (2m)1 12 23联立解得 E 3 1312. 滑块质量为 m,A 与 B 碰撞前 A 的速度为 题意知,碰后 A 的速度 的速度 8 34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碰撞前 A 克服轨道阻力所做的功为 功能关系得 12 20 12 2 与 C 碰撞前 B 的速度为 B 克服轨道阻力所做的功为 功能关系得 12 2B 12据题意可知 B、C 碰后瞬间共同速度的大小为 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2立式,代入数据得 v。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