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2016年高三物理二轮复习(Word版文档)考前30天 专题四 回扣8大核心要点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回扣 8 大核心要点回扣一力与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三个基本公式速度公式:vv 0移公式:xv 0t 2位移速度关系式:v 2v 20(2)三个推论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 T 内的位移差等于恒量。 即 x2x 1x 3 x nx n1。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还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公式: v。 v2 变速直线运动的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v。 x2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在第 1 个 T 内、第 2 个 T 内、第 3 个 T 内、第 n 个 T 内的位移之比为x x 2、x 35(2n1)。 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t1t 2t 3t n1( 1) (2 )( )。 3 2 n n 12相互作用(1)弹力弹簧 F、杆、 面 由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解绳 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杆 “活杆”必沿杆方向, “死杆”不一定沿杆方向方向面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2)摩擦力判断静摩擦力的方法假设法。 (3)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整体法:把几个具有相同加速度的连接体或叠加体看做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隔离法:将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与周围物体分隔开,只分析它实际所受的力,不分析它对周围物体施加的力。 3共点力作用下 3、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即 F 合 0。 力沿任意方向分力的合力都为零,即 0,F y 合 0。 解答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基本方法是合成法、分解法和图解法。 4牛顿运动定律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牛顿第二定律公式:a 或 F 合 合m意义: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力和加速度是瞬时对应关系。 (2)牛顿第三定律表达式:F 1F 2。 意义:明确了物体之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5平抛运动的规律(1)位移关系水平位移 xv 0y 2合位移的大小 s ,合位移的方向。 )速度关系水平速度 vxv 0,竖直速度 vy合速度的大小 v ,合速度的方向。 )重要推论速度偏角与位移偏角的关 4、系为 2。 平抛运动到任一位置 A,过 A 点作其速度方向反向延长线交 于 C 点,有(如图所示)。 速圆周运动的规律(1)v、T、f 及半径的关系:T , 2 f,v r2frr。 1f 2T 2T(2)向心加速度大小:a 2r4 22)向心力大小:Fmam rm r4 22 和 能1恒力所做总功的计算W 总 F 合 或 W 总 W 1W 2。 2计算功率的两个公式P 或 PF。 世昌的博客 机车启动类问题中的“临界点”(1)全程最大速度的临界点为:v m。 )匀加速运动的最后点为 F f时瞬时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P 额。 )在匀加速过程中的某点有: F f)在变加速运动过程中的某点有 F f。 )物体 5、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其表达式为 Ep重力势能是相对的,通常选择地面作为零重力势能面。 (2)重力势能是地球与物体所组成的“系统”所共有的,而不是地球上的物体所独有的。 5动能与动能定理(1)动能表达式:E k 能是状态量。 12(2)动能定理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表达式: 12 2t 12 20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步骤:确它的运动过程;后求各个外力做功的代数和;状态的动能 d列出动能定理的方程 W 总 E 行求解。 6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三种表达方式(1)始末状态: 12 21 12 2(2)能量转化: ) E p(减)。 (3)研究对象: E 能关系 6、(1)系统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除重力和弹簧弹力外其他力做的功,可用表达式 W 其 E 机表示。 (2)系统因摩擦产生的内能 Q Ffx 相对。 回扣三电场和磁场1电场(1)一个基本规律:库仑定律 Fk。 )两个基本概念3)三个重要关系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4)四个重要应用磁场(1)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B。 )安培力大小:F、I 、L 相互垂直)。 (3)洛伦兹力的大小:F4)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m 4 22周运动的半径 r 、周期 T路与电磁感应1恒定电流(1)电流强度的定义式:I。 )电流强度的决定式:I。 )导体的电阻:R。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r(5)电 7、源的 3 个功率电源的总功率:P 总 I 2(Rr)。 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P 内 I 2r。 电源的输出功率:P 出 总 P 内。 2电磁感应(1)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2)感应电动势大小的计算3)自感自感现象:由于通过导体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 自感电动势:E 自 L。 理实验1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1)游标卡尺测量大于 1 度时,整的毫米数由主尺上读出,毫米以下的部分从游标尺上读出。 即读数主尺读数游标尺读数,其中“游标尺读数”就是与主尺某刻度线对齐的游标刻度的序数乘以精确度。 注意游标卡尺不估读。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螺旋测微器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千分 8、”就是千分之一毫米,即 体来说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应是 0.5 上的部分从固定刻度上读,并且要看其“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0.5 下的部分从可动刻度(螺旋) 上读出,要估读一位,再把两部分读数相加即得测量值。 如图所示的读数应该是 纸带问题的处理方法(1)如图所示,利用 x1、x 2、x 3可以计算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x2x 1、x 3x 2、x 4x 3、,如果它们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相等,则可以判定被测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利用纸带可以求被测物体在任一计数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 v。 如。 )利用纸带求被测物体的加速度 a。 具体来说又有两种方法:“逐差法”:从纸带上得到 6 个相邻相等 9、时间内的位移,则 a; 用 v t 图象求 a:求出 A、B、C、D 、E、F 各点的瞬时速度,画出如图所示的v t 图线,图线的斜率就等于加速度 a。 3电流表的内、外接法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若 ,选用电流表外接电路;若 ,选用电流控制电路的选择方法(1)如果滑动变阻器的额定电流足够大,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如图所示):用电器的电压或电流要求从零开始连续可调;要求用电器的电压或电流变化范围大,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小;采用限流接法时无法限制,电表示数总超量程,用电器电压、电流总超额定值。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在安全(I 滑额 够大,电表不超量程,用电器上的电流、电 10、压不超额定值,电源不过载)、有效( 调节范围够用)的前提下,若 0 原则上两种电路均可采用,但考虑省电、电路结构简单,可优先采用限流接法( 如图所示) ;而若 0,则只能采用分压电路。 回扣六物理学史物理学史是研究物理学发展的学科,它是物理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理学史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人类对物理规律认知和探究过程的记录。 高考题中出现的物理学史,通常是以物理学家在科学研究中的一些成功或典型失败的重大史实为背景考查学生学科知识掌握的情况,同时渗透了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 1力学部分科学家 国籍 主要贡献伽利略意大利伽利略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 11、,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惠更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历史上第一座摆钟;伽利略针和单摆实验:把摆球拉到某一高度,用一根针多次改变摆球的悬点,摆球能上升到原来的高度,得到与亚里士多德不同的力和运动关系的结论;伽利略意大利伽利略在 1638 年出版的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地研究了抛体运动,同时还科学推理论证了重物和轻物下落一样快,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胡克 英国 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牛顿 英国 牛顿于 1687 年发表了他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籍 主要贡献库仑 法国 12、 利用库仑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静电力常量 k 的值密立根 美国 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电荷量 e0 19 国 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焦耳和楞次 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奥斯特 丹麦 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偏转,称为电流的磁效应洛伦兹 荷兰 提出运动电荷产生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 洛伦兹力)的观点笛卡儿 法国 第一个提到“动量守恒定律”安培 法国 提出分子环形电流假说(原子内部有环形电流 );总结出安培定则和左手定则法拉第 英国最早引入了电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的文明跨进了电气化时代。 在 1821 年,法拉第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电生磁”实验时,制造出历史上第一台最原始的电动机亨利 美国 最大的贡献是在 1832 年发现自感现象劳伦兹 美国 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3选考部分模块 科学家 国籍 主要贡献多普勒 奥地 利 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