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人教版)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1-3-3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基本技能练1如图 1 所示,是某同学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记录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纵坐标为力(单位为 N),横坐标为时间 (单位为 s)。 由图可知,该同学的体重约为 650 N,除此以外,还可以得到的信息有()图 1A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B该同学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且下蹲后约 2 s 起立C下蹲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D下蹲过程中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解析在 34 s 下蹲过程中,先向下加速再向下减速,故人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在 67 s 起立过程中,先向上加速再向上减速,故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 2、状态,选项 A、C、D 错误,B 正确。 答案2014石家庄一模 )2014 年 2 月 15 日凌晨,在索契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比赛中,中国运动员以 夺得银牌。 比赛场地可简化为由如图2 所示的助滑区、弧形过渡区、着陆坡、减速区等组成。 若将运动员视为质点,且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运动员在助滑区加速下滑时处于超重状态B运动员在弧形过渡区运动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C运动员在跳离弧形过渡区至着陆之前的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D运动员在减速区减速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解析运动员在加速下滑时加速度沿竖直方向的分加速度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A 项错;由圆周运动知识 3、可知,运动员在弧形过渡区加速度方向指向圆心,具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B 项错;运动员跳离弧形过渡区到着陆前,只受重力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C 项正确;运动员在减速区具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D 项错误。 答案一质量为 m 的小球靠近墙面竖直向上抛出,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全过程,图 3甲和图乙分别是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的频闪照片,O 是运动的最高点。 设小球所受阻力大小不变,则小球受到的阻力大小约为()图 3A. B. C. D3 12解析设墙面上砖的厚度为 d,频闪照相的周期为 T,由上升过程中加速度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下降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根据牛9 4、d 3d 升过程有 f,下降过程有 f,联立各式得 正确。 12答案2014河北石家庄质检)质量 1 小物块,在 t0 时刻以 5 m/s 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 A 点滑上倾角为 53的斜面,0.7 s 时第二次经过斜面上的 B 点,若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 的距离为(已知 g10 13m/30.8,3 )Am Bm Cm D块沿斜面上滑和下滑时,加速度分别为:a 1g() 10 m/a2g()6 m/块滑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 0.5 移为 m,物块从最高点滑到 B 点所用时间为12 21t2tt 10.2 s,位移为 m,所以 的距离为12 2x1x 2m,选项 B 对。 答案多选 )( 5、2014广东江门一模 )如图 4,质量为 m 的木块在水平向右的力 F 作用下在质量为 M 的木板上滑行,木板长度为 L,保持静止。 木块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4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 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 (mM) F(mM)g 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D木块滑过木板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 于木板保持静止,木板水平方向上受到 m 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和地面向左的静摩擦力而平衡,所以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 正确, B 错误;以 M 为研究对象,由于 (Mm )g,故无论F 多大,木板都不会运动,C 错误;木块滑过木 6、板过程中,产生的内能E对 正确。 答案马戏团演员做滑杆表演,已知竖直滑杆上端固定,下端悬空,滑杆的重力为 200 N,在杆的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以显示杆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 从演员在滑杆上端做完动作时开始计时,演员先在杆上静止了 0.5 s,然后沿杆下滑,3.5 s 末刚好滑到杆底端,并且速度恰好为零,整个过程演员的vt 图象和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 5 甲、乙所示,g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5A演员的体重为 800 员在最后 2 s 内一直处于超重状态C传感器显示的最小拉力为 620 杆长 7.5 员在滑杆上静止时传感器显示的 800 N 等于演员和滑杆 7、的重力之和,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A 错误;由 vt 图象可知,1.5 s3.5 s 内演员向下做匀减速运动,拉力大于重力,演员处于超重状态,B 正确;演员加速下滑时滑杆所受拉力最小,加速下滑时 m/演员由牛顿第二定律知mgf 1,解得 20 N,对滑杆由平衡条件得传感器显示的最小拉力为 20 N200 N620 N,C 正确;由 vt 图象中图线围成的面积可得滑杆长为 4.5 m,D 错误。 答案2014山东冲刺卷二 )2013 年 10 月 11 日,温州乐清市德力西公司的专家楼B 幢发生惊险一幕,一个小男孩从楼上窗台突然坠落。 但幸运的是,楼下老伯高高举起双手接住了孩子,孩子安然 8、无恙。 假设从楼上窗台到接住男孩的位置高度差为 h20 m,老伯接男孩的整个过程时间约为 0.2 s,则(忽略空气阻力,g 取 10 m/)A男孩接触老伯手臂时的速度大小为 25 m/s B男孩自由下落时间约为 4 伯手臂受到的平均作用力是男孩体重的 11 倍D老伯接男孩的整个过程,男孩处于失重状态解析由运动规律可得,男孩下落到老伯手臂处的速度,由 得v20 m/s,男孩的下落时间 t1v/g2 s,所以选项 A、B 错误;从接触老伯手臂到停止运动,男孩的加速度 av/t 2100 m/据牛顿第二定律F得,F 11 C 项正确;老伯接男孩的整个过程,男孩向下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男孩处于超 9、重状态,D 项错误。 答案2014西安市质检二 )如图 6 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 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 2m 和 m,各接触面间的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重力加速度为 g。 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所需拉力的大小至少应大于()图 6A3 B4 C5 D6板相对砝码恰好运动时,对纸板和砝码构成的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2mm)g(2mm)a,对砝码,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立可得:F6项 D 正确。 答案(2014盐城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如图 7 所示,小木箱 质量 M1.2 10、 L1.0 m,其顶部离挡板 E 的距离 h2.0 m,木箱底部有一质量m0.8 小物体 P。 在竖直向上的恒力 T 作用下,木箱向上运动。 为了防止木箱与挡板碰撞后停止运动时小物体与木箱顶部相撞,则拉力 T 的取值范围为( 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图 7A0(Mm)g 20 N,所以 T 的取值范围为:20 NT30 N,故选项 D 正确。 答案图 8 所示,质量为 m2 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 A 处,A、B 间距L20 m。 用大小为 30 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 s 拉至 取 g10 m/s 2)图 8(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该外力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使物体从 11、 A 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 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 析(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L 所以 a 12 20 22022m/10 m/牛顿第二定律得 FF f又 以F30 N210 N10 N,所以 0210(2)力 F 作用时,a 1a, L,t 2 2t 1,联立以上各式,代12 21 12 2 得 s。 233答案(1)(2) 2014江西上饶二模 如图 9 所示,倾角为 30的足够长光滑斜面下端与一足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连接处用一光滑小圆弧过渡,斜面上距水平面高度分别为 0 m 和 m 的两点上,各静置一小球 A 和 B。 某时刻由静止开始释放 A 球,经过一段时间 t 后 12、,再由静止开始释放 B 球,g 取 10 m/:图 9(1)为了保证 A、B 两球不会在斜面上相碰, t 最长不能超过多少。 (2)若 A 球从斜面上 度处自由下滑的同时, B 球受到恒定外力作用从 加速度 球能追上 B 球。 解析(1)两球在斜面上下滑的加速度相同,设加速度为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0a5 m/s 2设 A、B 两球下滑到斜面底端所用时间分别为 0 12 21 0 12 2解得 s ,t 22 t 最长不超过t s。 (2)设 A 球在水平面上再经 球,则aB(t1t 0)2要追上 B 球,方程必须有解,0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5 m/s 2。 答案(1)2 s (2)a B。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