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人教版) 第十三章动量守恒、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 x3-5-3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原子结构原子核基本技能练1(多选 )铀核裂变是核电站核能的重要来源,其一种裂变反应式是U n n。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23592 10 14456 8936 10()A上述裂变反应中伴随着中子放出B铀块体积对链式反应的发生无影响C铀核的链式反应可人工控制D铀核的半衰期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解析 n 表示中子,所以裂变反应中伴随着中子放出,A 项正确;当铀块10体积小于临界体积时链式反应不会发生,B 项错误;通过控制慢中子数可以控制链式反应,C 项正确;铀核的半衰期与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因此不受环境温度影响,D 项错误。 答案多选 )氘核、氚核、中子、氦核的质量分别 2、是 m1、m 2、m 3 和 果氘核和氚核结合生成氦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核反应方程式为 H H 1 42 10B这是一个裂变反应C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 mm 1m 2m 3D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 E(m 1m 2m 3m 4)氘核和氚核的结合以及电荷数、质量数守恒可知选项 A 正确;该核反应为聚变反应,选项 B 错误;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m 1m 2m 3m 4,选项 C 错误;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 E,可知选项 D 正确。 答案2014重庆卷, 1)碘 131 的半衰期约为 8 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 m 的碘131,经 3、过 32 天后,该药物中碘 131 的含量大约还有()A. B. C. m8 半衰期公式 mm( ) 可知,mm( ) m,故选项 C 正确。 122328 116答案 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 n4 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1A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 3 种不同频率的光B由 n2 能级跃迁到 n1 能级产生的光频率最小C由 n4 能级跃迁到 n1 能级产生的光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D用 n2 能级跃迁到 n1 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 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解析由原子跃迁、光电效应的规律分析。 这些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辐射出 4、6 种光子,A 错误;由 n4 能级跃迁到 n3 能级产生的光子能量最小,光频率最小,B 错误;由 n4 能级跃迁到 n1 能级产生的光子能量最大,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光波长最小,最不容易发生衍射现象,C 错误;由 n2 能级跃迁到 n1 能级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 以能使金属铂发生光电效应,D 正确。 答案是常用的一种核燃料,若它的原子核发生了如下的裂变反应;U n ab2 n 则 ab 可能是23592 10 10()A. B. 336 14156 9336C. D. 338 1405 9438解析根据核反应中的质量数守恒可知,ab 的质量数应为23512234,质子数应为 92, 5、A 项中的质量数为 14093233,B 项中质量数是 14192233,C 项中质量数为 14193234,质子数为563894,D 项中质量数为 14094234,质子数为 543892,综上可知,答案为 D。 答案知氦原子的质量为 子的质量为 子的质量为 子的质量为 u 为原子质量单位,且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E 可知:1能量,若取光速 c310 8 m/s,则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聚变成一个氦核,释放的能量为()A2 (M 2(m pm nm e)M 2(m pm nm e)M D2 (M 解析核反应方程为 2 H2 n 量亏损 m2(m pm n)1 10 42(M m e)2(m pm n 6、m e)M 以释放的能量为 E m2(mpm nm e)M 项 B 正确。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014江苏卷, 12C(2)氡 222 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被吸入后,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 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 的主要环境致癌物质之一。 其衰变方程是 _。 已知 半衰期约为 1884 22286天, 则约经过_天,16 g 的 变后还剩 1 g。 22286解析根据质量数、电荷数守恒得衰变方程为 据衰22286 21884 42变规律 mm 0( ) ,代入数值解得 t。 12答案 核聚变比重核裂变能够释放更多的能量,若实现受控核聚变,且稳定地输出聚变能,人类将不再有“能源危机” 7、。 一个氘核( H)和一个氚核( H)聚变21 31成一个新核并放出一个中子( n)。 10(1)完成上述核聚变方程 H H_ n。 21 31 10(2)已知上述核聚变中质量亏损为 m,真空中光速为 c,则该核反应中所释放的能量为_。 解析(1)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核聚变方程是H H n。 (2)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得该核反应中所释放的能21 31 42 10量为 E。 答案(1) 2)42能力提高练9(多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7N O 4 178 1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为 U 4156 9236 10C设质子、中子、 粒子的质量分别为 m1、 8、m 2、m 3,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聚合成一个 粒子,释放的能量是(m 1m 2m 3)子在 a、b 两个能级的能量分别为 b,且 b,当原子从 a 能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发射光子的波长 (其中 c 为真空中的光速,析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 7N O H,选42 14 178 1项 A 正确;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为 U n n,方程23592 10 14156 9236 10式两边的中子不能约去,选项 B 错误;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聚合成一个 粒子,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得 E(2m 12m 2m 3)项 C 错误;根据 bh ,可得辐射的光子的波长为 ,选项 D 正确。 9、c 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 n3 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并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 金属钠。 图 2(1)这群氢原子能发出_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有_种频率的光能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 (2)金属钠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 析(1)有 3 种跃迁方式,如图所示第 3 激发态第 1 激发态,放出光子的能量为EE 3E 1(13.6 世昌的博客 第 2 激发态,放出光子的能量为EE 3E 2(3.4 激发态第 1 激发态,放出光子的能量为EE 2E 1(3.4 (13.6 10.2 有 2 种频率的光能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 (2)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有案 10、(1)3 2(2)1)用光照射某金属,使它发生光电效应现象,若增加该入射光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从该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_,从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动量大小_。 (选填“增大” 、 “减小”或“不变”)(2)用加速后动能为 质子 H 轰击静止的原子核 X,生成两个动能均为1 ,并释放出一个频率为 的 光子。 写出上述该反应方程并计42算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解析(1)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则增加入射光的强度时单位时间内从该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增加。 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量与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光的强度无关。 (2) H X 2 H 73 42 1 73 42该核反应 11、释放出的核能为 E2E k E 世昌的博客。 21)增大 不变(2)见解析12(2014浙江自选模块,14)(1) 如图 3 所示,甲木块的质量为 v 的速度沿光滑水平地面向前运动,正前方有一静止的、质量为 乙木块,乙上连有一轻质弹簧。 甲木块与弹簧接触后()图 3A甲木块的动量守恒B乙木块的动量守恒C甲、乙两木块所组成系统的动量守恒D甲、乙两木块所组成系统的动能守恒(2)玻尔氢原子模型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氢原子能级图如图4 所示。 当氢原子从 n4 的能级跃迁到 n2 的能级时,辐射出频率为_光子。 用该频率的光照射逸出功为 钾表面,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电子电量 e0 19 C,普朗克常量 h0 34 Js)图 4解析(1)两木块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相碰,且中间有弹簧,则碰撞过程系统的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故选项 A、B 错误,选项 C 正确。 甲、乙两木块碰撞前、后动能总量不变,但碰撞过程中有弹性势能,故动能不守恒,只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选项 D 错误。 (2)氢原子从 n4 的能级跃迁到 n2 的能级时。(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人教版) 第十三章动量守恒、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 x3-5-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