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人教版) 第五章机械能 2-5-2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动能定理及应用基本技能练1一个 25 小孩从高度为 3.0 m 的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为 2.0 m/s。 g 取 10 m/于力对小孩做的功,以下结果正确的是()A合外力做功 50 J B阻力做功 500 力做功 500 J D支持力做功 50 动能定理可求得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即2550 J,A 选项正确;重力做功12 125 10750 J,C 选项错误;支持力的方向与小孩的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D 选项错误;阻力做功 W 阻 W 合 W G(50750) J700 J ,B 选项错误。 答案多选 )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2、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一直增大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解析若力 F 的方向与初速度 质点一直加速,动能一直增大,选项 A 可能;若力 F 的方向与 质点先减速至速度为零后再反向加速,动能先减小至零后再增大,选项 B 可能;若力 F 的方向与 斜上抛运动,物体先减速,减到某一值后再加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则其动能先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增大,选项 D 可能,选项 C 不可能。 答案图 1 所示,质量为 m 的物块,在恒力 F 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运动,物块通过 A 点和 3、 B 点的速度分别是 块由 A 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力 F 对物块做的功 W 为()图 1AW B 12 2 B 12 2 A 12 2于 F 的方向未知,W 无法求出解析物块由 A 点到 B 点的过程中,只有力 F 做功,由动能定理可知,W 故 B 正确。 12 2B 12 24. (多选)如图 2 所示,电梯质量为 M,在它的水平地板上放置一质量为 m 的物体。 电梯在钢索的拉力作用下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当电梯的速度由 加到 ,上升高度为 H,则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或表达式正确的是()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对物体,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 其中 B对物体,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 W 合 0 4、,其中 W 合 为合力的功C对物体,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 WN 12 21D对电梯,其所受合力做功为 12 21解析电梯上升的过程中,对物体做功的有重力 持力 N,这两个力的总功才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故 A、B 均错误,C 正确;12 2 12 21对电梯,无论有几个力对它做功,由动能定理可知,其合力的功一定等于其动能的增量,故 D 正确。 答案量均为 m 的两物块 A、B 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面上只受摩擦力而滑动,如图 3 所示是它们滑动的最大位移 x 与初速度的平方 v 的关系图象,已知20v 2v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20 201()图 3A若 A、B 滑行的初速度相等,则到它们都停下来时滑 5、动摩擦力对 A 做的功是对 B 做功的 2 倍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若 A、B 滑行的初速度相等,则到它们都停下来时滑动摩擦力对 A 做的功是对 B 做功的12C若 A、B 滑行的最大位移相等,则滑动摩擦力对它们做的功相等D若 A、B 滑行的最大位移相等,则滑动摩擦力对 B 做的功是对 A 做功的2 倍解析由于两物块质量均为 m,若 A、B 滑行的初速度相等则初动能相等,由动能定理得W f0 即滑动摩擦力做的功相等,A 、B 错;若12 20A、B 滑行的最大位移相等,由题意可知 v 2v ,B 的初动能是 A 的初20 201动能的 2 倍,滑动摩擦力对 B 做的功是对 A 做功的 6、 2 倍,C 错,D 对。 答案图 4 所示,一个质量为 m2 物体从某点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图 4A物体在 08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2 m/体在 04 s 内的加速度大于 78 s 内的加速度C物体在 08 s 内合外力做的功为 80 体在 6 s 末离开始点最远解析由图象可知 08 s 内的平均速度 vm/sm/s,选项 A 错误;物体0 82 4 1282 12248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4 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为 m/ m/8 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为8 04m/ m/项 B 错误;物体在 08 s 内动能变化为零,根据动能4 01定理,合外力做功为零, 7、选项 C 错误;由图象知选项 D 正确。 答案(2015广东六校联考) 如图 5 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V”形槽,其底部 一段圆弧,两侧都与光滑斜槽相切,相切处 B、C 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一小物体从右侧斜槽上距 面高度为 2h 的 A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圆弧槽再滑上左侧斜槽,最高能到达距 在水平面高度为 h 的 D 处,接着小物体再向下滑回,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图 5A小物体恰好滑回到 B 处时速度为零B小物体尚未滑回到 B 处时速度已变为零C小物体能滑回到 B 处之上,但最高点要比 D 处低D小物体最终一定会停止在圆弧槽的最低点解析小物体从 A 处运动到 D 处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 8、的功为小物体从 D 处开始运动的过程,因为速度较小,小物体对圆弧槽的压力较小,所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以小物体能滑回到B 处之上,但最高点要比 D 处低,C 正确,A、B 错误;因为小物体与圆弧槽间的动摩擦因数未知,所以小物体可能停在圆弧槽上的任何地方,D 错误。 答案世昌的博客 ,经过斜面上 A、B 两点,到达斜面上最高点后返回时,又通过了 B、A 两点,如图 6 所示,关于物块上滑时由 A 到B 的过程和下滑时由 B 到 A 的过程,动能变化量的绝对值 E 上 和 E 下 ,以及所用的时间 t 上 和 t 下 相比较,有()图 6AE 上 E 下 ,t 上 t 下BE 上 E 下 ,t 上 9、t 下CE 上 E 下 ,t 上 t 下DE 上 E 下 ,t 上 t 下解析由题意可知,小物块沿斜面上升时,F 合上 F f,小物块沿斜面下降时,F 合下 F f,故 F 合上 F 合下 ,a 合上 a 合下 ,由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则可知 v A 下 ,v B 上 v B 下 ,由 可得 上 下 ,v2 v v故 t 上 t 下 ,另由动能定理可得 E 上 E 下。 答案(2014大庆质检)如图 7 所示,半径为 R 的金属环竖直放置,环上套有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小球开始时静止于最低点。 现使小球以初速度 沿环6球运动到环的最高点时与环恰无作用力,则小球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高 10、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小球机械能守恒B小球在最低点时对金属环的压力是 6球在最高点时,重力的功率是 mg 球机械能不守恒,且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 球运动到环的最高点时与环恰无作用力,设此时的速度为 v,由向心力公式可得:;小球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W f2 联立可得:12 12 20 见此过程中小球机械能不守恒,克服摩12 20 12 12擦力做功为 项 D 正确,选项 A 错误;小球在最高点时,速度 者间的夹角为 90,功率 P0,选项 C 错误;小球在最低点,由向心力公式可得:F,F 7 错误。 答案图 8 所示,一竖直平面的轨道,其中 平,A 点比 出H10 m, 11、l1 m, 道光滑。 一质量为 m1 物体,从 A 点以 m/s 的速度开始运动,经过 滑到高出 C 点 h10.3 点时速度为零。 求: (g10 m/s 2)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物体与 道间的动摩擦因数;(2)物体第 5 次经过 B 点时的速度;(3)物体最后停止的位置(距 B 点)。 解析(1)分析物体从 A 点到 D 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hH )0 1解得 2)设物体第 5 次经过 B 点时的速度为 此过程中物体在 滑动了4 次,由动能定理得l 12 21解得 m/s。 11(3)设物体运动的全过程在水平轨道上通过的路程为 s,由动能定理得 1解得 s21.6 0 12、个来回后,还有 1.6 点的距离 s2 m1.6 m0.4 m。 答案(1)(2)4 m/s(3)、B 两个木块叠放在竖直轻弹簧上,如图 9 所示,已知 mAm B1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100 N/m。 若在木块 A 上作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 F,使木块 A 由静止开始以 2 m/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取 g10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图 9(1)求使木块 A 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力 F 的最大值是多少。 (2)若木块 A 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直到 A、B 分离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了 ,则在这个过程中力 F 对木块做的功是多少。 解析(1)以 A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m BAm 以当 时,F 最大,即 m Agm 2 N。 (2)初始位置弹簧的压缩量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