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指导)2016年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练习) 专题二 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单独成册(时间:45 分钟)1. (2015湖北省八校第二次联考)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置坐标 x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已知甲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0t 2 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在 刻速度大小相等Bt 1 时刻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C两物体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解析:选 在 图象的斜率大于乙图象的斜率,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 A、B 错误;xt 图象坐标的变化量等于位移,根据图象可知,甲乙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时间相等,则平均速度的大小相等,故 C 正确,D 错误2. ( 2、2016衡水中学调研 )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其 v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第 10 s 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 10 s 末,甲、乙两车相距 150 第 20 s 末,甲、乙两车相遇D若开始时乙车在前,则两车可能相遇两次解析:选 0 s 前后,乙车的速度均为正值,其运动方向不变,A 错误;出发时,甲、乙两辆车的位置未知,无法计算第 10 s 末两车距离的大小,B 错误;在第 20 s 末,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由于两车的初始位置未知,两车是否相遇无法判断,C 错误;若开始时乙车在前且两车的初始位移差小于 2010 m 1010 m150 m 3、时,在前 10 s 内,两车相遇一次,12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第 20 s 后,由于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二者位移差又开始逐渐减小,在某时刻两车还会相遇一次,之后二者的位移差逐渐增大不再相遇,故两车可能相遇两次,D 正确体重为 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下蹲动作,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压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同学下蹲过程中的 vt 图象可能是( )解析:选 a,则加速下蹲过程中,压力F题图可知加速度先逐渐增大然后逐渐减小,速度达到最大后,开始减速下蹲过程,压力 Fmg题图可知加速度先逐渐增大然后逐渐减小,最后速度减为零,图象 C 符合 4、这个运动规律4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叠放在一起的斜面体 A、B ,两斜面体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质量分别为 M、所示,对上面或下面的斜面体施加水平方向的恒力 2 均可使两斜面体相对静止地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两斜面体间的摩擦力为零,则 比为()AM m BmMCm( Mm) DM(Mm)解析:选 时,设 A 和 B 之间的弹力为 N,对 A 有: B 有: A 和 B 组成的整体有:F 1( Mm)a;F 2作用于 A 时,对 B 有:对 A 和 B 组成M m世昌的博客 :F 2( Mm)a (Mm) , 2015浙江名校大联考)在水下潜水器某次海试活动中,完成任务后从海底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 5、v 时开始计时,此后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 t 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 t0(t0t)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A. B(1 ) vt 2 av/t,根据逆向思维,可知蛟龙号在 h .at 2 vt 22015第三次全国大联考)( 多选)如图甲所示,小物块从光滑斜面上由静止滑下,位移 x 与速度的平方 关系如图乙所示g10 m/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物块的下滑的加速度大小恒为 2.5 m/面倾角为 30C小物块 2 s 末的速度是 5 m/物块第 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7.5 m/ ,合图得 as 2,故 A 正确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mg ,得 B 错物块 2 s 末的速度 6、 v2 m/s5 m/s,故 C 正确小物块 1 s 末的速度 v1 m/s2.5 m/s,第 2 s 内的平均速度 3. 世昌的博客 ,故 D 错误7(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 多选)在一东西方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 a 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 P 和 Q 间的拉力大小为 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车厢以大小为 a 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P 和 Q 间的拉力大小仍23为 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A8 B10C15 D18解析:选 相连的部分为 P 部分,与 Q 相连的部分为 该列车厢有 n 节,Q 部 7、分为 节车厢质量为 m,当加速度为 a 时,对 Q 有 Fn 1加速度为 a 时,对 P 有 F(nn 1)m a,联23 23立得 2n5n 1.当 ,n 14,n 16 时,n5,n10,n15,由题中选项得该列车厢节数可能为 10 或 15,选项 B、C 正确8(多选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 m1 物体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物体的 vt 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g 取 10 m/于水平拉力 F 和摩擦力 f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选 1 s 内物体沿正方向加速,12 s 内物体沿正方向减速,23 s 8、 内物体沿负方向加速,34 s 内物体沿负方向减速;摩擦力f N,01 s 内加速度为 m/ 1 mg,F 16 N; 12 s 内加速度为 4 m/ 2 22 N,23 s 内加速度 4 m/ 3 mg,F 36 N,34 s 内加速度 m/ 4,F 42 N;02 s 内摩擦力沿负方向,24 s 内摩擦力沿正方向9低空极限跳伞是最近比较流行的极限运动,美国选手约翰温克尔科特在安顺坝陵河大桥跳伞国际挑战赛获得冠军已知参赛选手均从落差为 H224 m 的高桥从静止开始下落,其中约翰温克尔科特在下落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之后立即以大小为 a12.5 m/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假设人的安全着陆速 9、度最大为 m/力加速度为g10 m/s 温克尔科特的质量 m60 1)如果在某次跳伞过程中,约翰温克尔科特为了确保安全着陆,至少离地多高打开降落伞。 (2)在第(1)问中约翰温克尔科特打开伞后所受的阻力为多大。 (3)为了满足上述条件,约翰温克尔科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解析:(1)设约翰 温克尔科特下落高度为 h 时打开降落伞,此时速度为 v,之后打开降落伞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落地时速度刚好为 5 m/s,这种情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则有 v 2a(Hh)2h125 m,v50 m/克尔科特安全着地,他展开伞时的高度至少为 Hh224 m125 m99 m.(2)由牛顿 10、第二定律得 f mg入数据可解得f1 350 N.(3)他在空中自由下落的时间为 s5 12510他减速运动的时间为 s3.6 12550 52在能够安全着陆的情况下,他在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为tt 1t 28.6 1)99 m(2)1 350 N(3)8.6 2015漳州市八校第三次联考)质量为 2 木板 B 静止在水平面上,可视为质点的物块 A 从木板的左侧沿木板上表面水平冲上木板,如图甲所示 经过 1 s 达到同一速度,之后共同减速直至静止,A 和 B 的 vt 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 g10 m/s 2,求:(1)A 与 B 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1;(2)B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 11、数 2;(3)A 的质量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由图象可知, A 在 01 s 内的加速度 2 m/s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mg解得: 1)由图象知, 13 s 内的加速度 1 m/s 2B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 m)( Mm)a 3解得: 2)由图象可知 B 在 01 s 内的加速度 2 m/s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 2(Mm)g代入数据解得:m6 1)(2)(3)6 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 37的山坡 C,上面有一质量为 m 的石板 B,其上(7 35)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 上有一碎石堆 A(含有大量泥土 ),A 和 B 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 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 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 间的动摩擦因数 1 减小为 ,B、2 减小为 、B 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2 s 末, B 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 2 保持不变已知 A 开始运动时,A 离B 下边缘的距离 l27 m,C 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g10 m/s 1)在 02 s 时间内 A 和 B 加速度的大小;(2)A 在 B 上总的运动时间解析:(1)在 02 s 时间内,A 和 B 的受力如图所示,其中 1是 A 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