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解码)2016年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教学案+提升练习 专题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图像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运动图象以及追及相遇问题等为主,还常与牛顿运动定律或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结合命题高考中对该部分的考查时强时弱,这两年有上升的趋势单独考查本专题内容的试题并不多,其中有关运动图象的题所占分值比例较大,综合应用更多体现在联系实际的问题中单独考查的试题一般为选择题;高考,一是可能以图象为基础,考查考生对运动图象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二是可能以交通运输、体育运动、游戏娱乐、现代科技等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素材为背景命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体系构建1)三个基本公式vv 0速度与时间关系式)xv 0t 位移与时间关系式)12v2v 2 速度与位移关系式)20高中 2、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两个重要推论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 v v )内的位移差是一恒量即 x x n3追及和相遇追及和相遇都是指相关的物体在同一时刻,到达空间同一位置(1)追及问题:追和被追的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同向运动)是能否追上及两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第一类:速度大者减速(如匀减速直线运动 )追速度小者(如匀速直线运动):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仍小于被追者位移,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间有最小距离若两者位移相等,且两者速度相等时,则恰能追上,也是两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若两者位移相等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机会,其间 3、速度相等时两者间距离有一个较大值. 第二类:速度小者加速(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追速度大者(如匀速直线运动):当两者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 若两者位移相等时,则追上(2) 相遇问题 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上即相遇 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时即相遇1(2015广东高考)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 1 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答案在 时内,位移 时间图象是倾斜的直线,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 时内,甲、乙两 4、人的加速度都为零,选项 A 错误;间图象的斜率绝对值大小反映了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斜率绝对值越大,速度越大,时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选项 B 正确;间图象可知,世昌的博客 ,选项 C 错误;间图象可知,时内甲、乙往返运动过程中,甲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运动的路程,选项 D 错误知识:对位移时间图象的理解能力:对位移时间图象的理解能力试题难度:较小2(2015广东高考)如图所示,帆板在海面上以速度 v 朝正西方向运动,帆船以速度 帆板为参照物()A帆船朝正东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 船朝正西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 船朝南偏东 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 船朝北偏东 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 解析以帆板为参照 5、物,帆船具有朝正东方向的速度 v 和朝正北方向的速度 v,两速度的合速度大小为 v,方向朝北偏东 45,故选项 D 正确2知识:对参照物和运动的合成的理解能力:对参考系、运动的合成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试题难度:中等3(2015全国卷)如图(a),一物块在 t0 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 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 v0、v 1、t 1 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A斜面的倾角B物块的质量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答案世昌的博客 由题图(b)可以求出物块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为 ,下降过程中的加速度为牛顿第二定律得 f,f ,滑动摩擦力 f ,而 fF N,由 6、以m(项 A、C 正确由 vt 图象中横轴上方的面积可求出物块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可以求出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选项 D 正确知识:本题考查了 vt 图象、牛顿第二定律能力:考查对 vt 图象结合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试题难度:中等4(2014福建理综)如图,滑块以初速度 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 h、s、v、a 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 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答案块沿斜面下滑过程中,受重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速度图象为向下倾斜的直线,C 项错 7、;滑块加速度保持不变,D 项错;设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a,则滑块的位移 sv 0t s t 图象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B 项对;设斜面12倾角为 ,滑块下降高度 h ,所以 ht 图象也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A 项错运 动 图 象 的 应 用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求解的关键:首先认清图象中横、纵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它们的函数关系,其次是要清楚理解图象中的“点”(含交点、拐点) 、“线” 、 “斜率” 、 “截距” 、 “面积”的含义,最后再对图象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例 1】(2014新课标全国卷) 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 t0 到tt 1 的时间内,它 8、们的 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审题突破】第一步:挖掘题目信息两汽车在平直公路上 t0 到 tt 1 时间内同向行驶的 vt 图象第二步:明确题目要求判断两汽车的运动性质及位移、平均速度的大小第三步:寻找解题依据(1)vt 图象的切线斜率表示汽车运动的加速度(2)vt 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汽车的位移(3)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与这段时间的比值答案为图象与坐标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因此在 0t 1 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的位移 9、,根据 v 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选项 A 正确,误;因为乙车做非匀变速运动,故不能用 计算平均速度,选项 B 错误;图线切图知,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均逐渐减小,选项 D 错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运动图象的五个特别提醒(1)xt 图象和 vt 图象描述的都是直线运动,而不是曲线运动(2)xt 图象和 vt 图象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3)xt 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而 vt 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速度相等(4)vt 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而 xt 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则无实际意义(5)x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vt 图 10、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变式训练】1(2015潍坊一模)质量为 2 质点在 面内运动,其在 x 方向的 xt 图象和y 方向的 vt 图象分别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 t0 时刻,其速度大小为 3 m/ t0 时刻,其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C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答案t0 时刻,由 x 方向的 xt 图象知 4 m/s,沿 x 轴负方向,由 y 方向的vt 图象知 m/s,质点的合速度大小为 v m/s5 m/s,A 错误;由42 32图象知 , .5 m/s 2,故 a1.5 m/s 2,F 合 3 N,方向沿 y 轴正方向,C 正确;由于合速度方向 11、与 y 轴正方向夹角为 ,则 | ,可知 53,而合外力沿 y 轴3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B 错误;合外力与初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D 错误匀 变 速 直 线 运 动 规 律 的 灵 活 应 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常用的四种解题方法【例 2】(2014海南高考)将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一大小不变的空气阻力作用,它从抛出点到最高点的运动时间为 从最高点回到抛出点的运动时间为 果没有空气阻力作用,它从抛出点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 ( )At 1t0t 2t 1t0t 2 Dt 1 ,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2(a2) 车一定相撞,若 v车一定不会相撞,故 12、D 正20确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014天津高考改编)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 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A在第 1 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第 2 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在前 2 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第 3 秒末和第 5 秒末的位置相同答案 vt 图象可以看出前 2 s 内速度都为正值,说明速度的方向没有改变,A 错;13 s 内图线为一直线,说明质点的加速度不变,B 错;vt 图象中图线与 t 轴包围的面积表示质点运动的位移,在前 4 s 内发生的位移为零,3 5 s 内合位移为 0,表示第 3 s 末和第 5 s 末的位置相同,C、 D 对8(2015昆明一模)一质点沿 x 轴运动,其位置 x 随时间 t 变化的规律为x1510t5 t2(m),t 的单位为 )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5 m/t3 s 时刻该质点速度为零C03 s 内该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5 m/点处于 x0 处时其速度大小为 20 m/ x1510t5t 2 与位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