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零距离)(上海专用)2014-2015高三物理总复习(考点解读+教学归纳+分类解析)第一章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点 解读 学习水平 题 目 分 布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加速度的概念10 年上海高考第31 题11 年上海高考第26 题11 年上海高考第31 题教学目标1理解加速度的含义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教师归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定义: 在相等的时间里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2特点: a恒量3公式: (1)速度公式 vtv 0)位移公式 sv 0t )速度位移公式 v v 20(4)svt (1)以上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 四个公式中只有两个独立的,即由任意两式可推导出另外两式四个公式中有五个物理量,所以解题 2、时需要三个已知条件,才能求解(3) 式中 v0、v 1、a、s 均为矢量,应用时要规定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者取正值,相反者取负值一般将 方向规定为正方向,v 0、a 的方向不完全相同例如: a0( )时,匀速直线运动;以 方向为正方向,a0 时,匀加速直线运动,a 0时,匀减速直线运动等4重要结论(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 T 内的位移差 s 是恒量,即: s s s 恒量(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 v vt2 这两个结论在学生实验“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及频闪照片问题中经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 3、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要熟练掌握(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位移的初速度与末速度的平方和的一半再开根号,即: v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 T 为等分时间间隔): 从运动开始计时,在 、2T s 末、3 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 2v 3: 23n从运动开始计时,在 、2T s 内的位移之比为: s n12 23 2n 2从运动开始计时,在第一个 、第 2 个 、第 3 个 第 n 个 的位移之比为: sIs s s Ns 1( s2s 1)(s ns n1 )135(2n1)从运动开始计时,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t1t 2 t n1( 4、 1)( )( )2 3 2 n n 1说明: 以上重要结论能熟练推导得出,并理解结论中各物理量含义,切忌死记硬背分类剖析(一)加速度概念理解例 1一个物体以恒定加速度 光滑斜面上滑初速度为 s,2s 末仍沿着斜面向上运动,速度大小为 1m/s,则 _;若以恒定加速度 光滑斜面向下运动,速度大小为 1m/s,则 _;两加速度大小关系是_者加速度大(填“前”或“后”)【解析】对于直线运动,当有矢量不同向时,可选定一个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矢量为正值,与正方向相反的矢量为负值,再代入正负号计算该题目若选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在第一种情况下物体的末速度为 m/s,由加速度定义有 m/s 2) 5、,a 2 m/s 2),后者加速度大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例 2一列火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驶来,一人在轨道旁观察火车的运动,发现在相邻的两个 10s 内,火车从他面前分别驶过 8 节车厢和 6 节车厢,每节车厢长 8m(连接处长度不计)求: (1)火车的加速度 a;(2) 人开始观察时火车速度的大小【解析】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结论解题可迅速求解(1)由 s ,其中 s 68 8816(m) ,T10sa )v 平 (6888)/205.6(m/s),又: v求 vv t/2 107.2(m/s)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加速度为 a1m/s 2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求物体 6、在第几秒内通过的位移为 解析】学过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后,我们知道求 的位移有三种方法: (1)位移公式 sv 0t 2(2)速度位移公式 v v 2t 20(3)利用平均速度公式来求位移 s 何解第 的位移 类似地,(1) sts t 1,而 stv 0t s t1 v 0(t1) a(t1) 2;12 12(2)v v 2as t,而 vtv 0at,v t1 v 0a(t1);2t 2t 1(3) 1,而 vt、v t1 计算方法与(2)同12经过比较筛选,对此题来说,第三种方法运算简捷,为最佳解题方案可先求出 表达式为: v 0at( 1)t ,解得 t6s.( 1)2(三)分段运动问题例 7、 4一个质点由 A 点出发沿直线 动,先做加速度为 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做加速度大小为 匀减速直线运动,抵达 B 点时恰好静止如果 总长度是 s,试求质点走完 用的时间 t.【解析】(1)运用等效法。 画运动草图(请读者自己画出) ,分析运动过程,用公式解析法求解由题意可知,质点在两种运动衔接处 C 点的速度最大,设为 可用对称法将其视为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由总位移关系 s ,可求出 v ,再由时间关系 t ,将 v 代入a2 t )利用速度图像分析画出质点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 ,由速度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的知识有 s ,再将(1)中求出的 v 值代入或综合(1)中的时间关系式 8、 t , 【点评】对于质点的多阶段运动,要注意找出各阶段间的联系,如前一阶段的末速度即为后一阶段的初速度等(四)比例法求解匀变速运动问题例 5一个物体原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从 t0 开始运动,在第 1、3、5、奇数秒内,给物体施加方向向北的水平推力,使物体获得大小为 2m/加速度,在第2、 4、6、偶数秒内,撤去水平推力,问经过多长时间,物体位移的大小为 解析】方法一: 物体在奇数秒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2m/偶数秒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直观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可以借助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为该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物体在第 1s 内的位移为 1m,第 2s 内的位移为 2m,第 9、3s 内的位移为 3m,由此规律可得物体在整数秒内的位移 s n n9,物体在n 128s 内的位移为 36m,余下的 在第 9s 的部分时间内完成,8s 末物体的速度为8m/s, t 2得 t以物体总共用 物体在第 1s、2s、的位移分别为 s1、s 2、s n,则有: a121a112a11 a123sns1s 2 2nn 1)2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 8n9,物体在前 8s 内的位移为 12 8 836m,物体在第1 829s 内的初速度为第 8s 末的速度,其大小为 8m/s 内完成剩余的 64 25v 8t 2124 258t 2t 212t位移总共所用的时间为 8 )匀减速直线运动例 6飞机着陆后以 6 m/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若其着陆速度为 60 m/s,求它着陆后12 s 内滑行的距离【解析】方法一:飞机匀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恒定,但飞机速度为零后,a 消失,匀变速运动规律不再适用所以 12 s 内飞机是否都在做匀减速运动,需要判定,因此应该先求出飞机着陆到停止需要多少时间,选 向为正方向,a6 m/t 10 60 6说明飞机着陆后只做了 10 s 的匀减速运动就停止,所以飞机着陆后滑行距离sv 0t 010 (6)10 212 12300 根据飞机着陆以后,最终停止运动,则由 v v 2 为 ,得2t 20s 300 2( 6)。(高考零距离)(上海专用)2014-2015高三物理总复习(考点解读+教学归纳+分类解析)第一章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