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解码)2016年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考前攻略案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选择题 10 个抢分技巧选择题是当前高考必备的题型之一,主要考查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认识、判断、辨析、理解和应用等,具有信息量大、知识覆盖面广、干扰性强、命题灵活性强、层次丰富、能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等特点要想迅速、准确地解答物理选择题,不但要熟练掌握和应用物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还要掌握下列解答物理选择题的基本方法和特殊技巧技巧 1直接判断法【技巧阐释】通过观察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和规律推出结果,直接判断,确定正确的选项直接判断法适用于推理过程较简单的题目,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如考查物理学史的试题等【典 2、例 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引力常量 谷接受了哥白尼日心说的观点,并根据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观察记录的数据,应用严密的数学运算和椭圆轨道假说,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C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D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答案】D【解析】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概念,但没能测出 G 的数值,G 的数值是由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方法得出的,故 A 错误开普勒接受了哥白尼日心说的观点, 3、并根据第谷对行星运动观察记录的数据,应用严密的数学运算和椭圆轨道假说,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故 B 错误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故 C 错误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 D 正确【点评】物理学史是考试内容之一,熟记牛顿、伽利略、卡文迪许、库仑、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的成就,直接作出判断技巧 2筛选排除法【技巧阐释】筛选排除法就是通过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或计算,将明显错误或不合理的选项一一排除的方法筛选排除法主要适用于选项中有相互矛盾、相互排斥或有完全肯定、完全否定的说法的选择题【典例 2】如图所示,以 4、Q 为边界的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场宽为 2L,高为 L 的正三角形闭合金属框由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围成,在外力作用下由图示位置被水平向右匀速拉过磁场区域,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取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则金属框中的感应电动势 E、感应电流 I,所施加的外力 F 及外力的功率 P 随位移 x 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金属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穿过金属框的磁通量增加,由楞次定律可知此过程中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方向,而此过程金属框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 l2x0均匀增加,完全进入磁场后,穿过金属框的磁通量不变,回路中无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排除 A 选项;0L 位 5、移内,因金属框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 F 外 F 安 即外力随位移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大,排除 C 选项;0L 位力的功率 PF 外 v 即外力的功率随位移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大,4 选项;所以 B 选项正确【点评】运用排除法解题时,对于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说法,要抓住“一定” 、“一定不”等关键词语,通过举例(正例或反例) 的方式进行判断;对于相互矛盾或者相互排斥的选项,则最多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要学会从不同方面判断或从不同角度思考与推敲技巧 3图象图解法【技巧阐释】物理图象是将抽象物理问题直观化、形象化的最佳工具,能从整体上反映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理量的定性或定量关系,利用图象解题时一定要从图象纵、横坐 6、标的物理意义以及图线中的“点” 、 “线” 、 “斜率” 、 “截距”和“面积”等诸多方面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利用图象解题不但快速、准确,能避免繁杂的运算,还能解决一些用一般计算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典例 3】有一种“猫捉老鼠”趣味游戏,如图所示,D 是洞口,猫从 A 点沿水平线 速追赶老鼠,老鼠甲从 B 点沿曲线 加速后减速逃跑,老鼠乙从 B 点沿减速后加速逃跑,已知猫和两只老鼠同时开始运动且初速率相等,到达洞口 D 时速率也相等,猫追赶的路程 两只老鼠逃跑的路程 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猫能在洞口堵住老鼠甲B猫能在洞口堵住老鼠乙C两只老鼠在洞口都被猫堵住D 7、两只老鼠均能从洞口逃离【答案】B【解析】因两只老鼠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清楚,所以无法进行计算,但可根据题中三者运动路程相等,画出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利用图线与 t 轴所围面积相等来求解,根据猫与老鼠的运动情况可大致作出图象如图所示,由图知老鼠甲可以逃离洞口【点评】在题中出现时间比较问题且又无法计算时往往利用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求解,画图时一定要抓住初、末态速率关系,利用图线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定性描绘技巧 4特殊赋值法【技巧阐释】有些选择题展示出一般情形,计算难度比较大,甚至不能用现有物理规律进行准确计算,可针对题设条件选择一些能反映已知量与未知量数量关系的特殊值代入有关表达式进行推算, 8、依据结果对选项进行判断,从而得出结论【典例 4】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 F 的作用,F 平行于斜面向上若要使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 的取值应有一定的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1 和 方向均沿斜面向上)由此可求出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B2F 2 1 案】C【解析】取 20,则斜面光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零,代入后只有 C 满足【点评】本题常规解法是讨论当 F 最大及最小时的摩擦力方向,分别列式,联立求解技巧 5二级结论法【技巧阐释】二级结论是由基本规律和基本公式导出的推论熟记并巧用一些二级结论可以使思维过程简化,节约解题时间非常实用 9、的二级结论有:(1)平抛运动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的中点;(2)不同质量和电荷量的同性带电粒子由静止相继经过相同的加速电场和偏转电场,轨迹重合;(3)直流电路中动态分析的 “串反并同”结论;(4) 带电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断开,改变极板间距离不影响极板间匀强电场的场强【典例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C 为电容器,电流表 均可视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 S 后,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 )A电流表 A 的示数变小,电压表 V 的示数变大B小灯泡 L 变暗C通过定值电阻 电流方向自右向左D电源的总功率变大,效率变小【答案】D【解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10、 P 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减小,由“串反并同”知,电流表的示数将增大,电压表示数将减小,小灯泡 L 变亮,电源总功率增大,电源内电压增大,选项 A、B 错误;电容器两端电压即电压表示数,由 Q电容器将放电,通过定值电阻 项 C 错误;因电源内电压增大,所以路端电压减小,由 100%知电源效率变小,选项 D 正确评】有些二级结论只在一定的条件下成立,在使用这些二级结论时,必须清楚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技巧 6极限思维法【技巧阐释】极限思维法是指在某些物理状态变化的过程中,把某个物理量或物理过程推向极端,从而作出科学的推理分析,挖掘出隐含条件,给出正确判断或导出一般结 11、论该方法一般适用于题干中所涉及的物理量随条件单调变化、连续变化的情况【典例 6】一半径为 R 的绝缘环上,均匀地带有电荷量为 Q 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环平面的对称轴上有一点 P,它与环心 O 的距离 k,关于 P 点的场强E,下列四个表达式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一定的分析,判断正确的表达式是()AE2 DE2 【答案】D【解析】当 R0 时,带电圆环等同一点电荷,由点电荷电场强度计算式可知在 k ,将 R0 代入四个选项,只有 A、D 选项满足;当 L0 时,均匀,将 L0 代入选项 A、D,只有选项 D 满足【点评】当某些问题无法求解时,可将题中某些物理量的值推向极端( 12、如本题中将R、L 推向 0),然后对选项进行分析推理,进而得出答案解题时要注意:有哪些量可以推向极端;极端推向 0 还是无穷大技巧 7逆向思维法【技巧阐释】逆向思维法是指用常规思路难以解决问题时,采取逆向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物理问题中常用的逆向思维有过程逆向、时间反演等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典例 7】如图所示,在斜面底端 C 点以一定初速度斜向左上方抛出质量相同的两小球 a、b,小球 a、b 分别沿水平方向击中斜面顶端 A 点和斜面中点 B,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 a、b 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之比为 21B小球 a、b 在 C 点时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 21C小球 a、 13、b 在击中点时的动能之比为 41D小球 a、b 在抛出点时速度与斜面的夹角之比为 11【答案】D【解析】因两小球都是水平击中斜面的,所以可将小球的运动过程逆向,则两小球均做平抛运动,由 h a、b 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之比为 1,选项 A 错误;因12 2两小球做平抛运动时发生的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斜面倾角,由平抛运动物体速度方向的特点知小球 a、b 在 C 点时速度与斜面的夹角之比为 11,选项 D 正确;设两球抛出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则水平射程 xv 0t,所以小球 a、b 在抛出点时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 1,选项 B 错误;小球在击中点时的动能为 m()2,所以小球212a、b 14、在击中点时的动能之比为 21,选项 C 错误【点评】对于斜上抛运动,往往利用最高点速度特征,逆向等同为平抛运动;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往往逆向等同为匀加速直线运动技巧 8整体隔离法【技巧阐释】分析多对象问题,当题干所要分析和求解的物理量不涉及系统内部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可把多个物体所构成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称为整体法,这是一种有效的解题方法整体法与隔离法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一般要采取先整体后隔离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配合起来使用,常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典例 8】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3m 和 m 的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 a、b,中间用一细线连接,并通过另一细线将小球 a 与天花板上的 O 点相连,为使小球 a 和小球 b。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