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2015高考物理总复习 1-1运动学的基本概念训练试题 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高考调研】2015 高考历史总复习 1动学的基本概念训练试题 新人教版1(单选)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成质点处理的是()A自转中的地球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C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答案单选)(2013长春一模)一质点从 t0 开始沿 x 轴做直线运动,其位置坐标与时间的关系为 x2 t1( x 和 t 的单位分别为 m 和 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一直向 x 轴正方向运动B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质点在第 2 s 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3 m/点在 2 s 内的位移为零解析利用位置坐标与时间的关系得出各个时刻的位 2、置坐标,可知选项 A 错误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可知选项 B 错误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结合题目所给关系式可知质点在第 2 s 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不是 3 m/ 错误答案多选)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解析一般情况下,物体在不同时间(或不同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不同,但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所以平均速度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 3、移)无关,故选项 A、B 均正确;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故选项 C 错,选项 D 正确答案单选)(2011安徽)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 x x 所用的时间为 )A. x t2 x t2. x t2 x t2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设前后两段位移中间时刻的速度分别为 , a( ),解得 a ,故选项 A 正确 x t2案单选)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 4、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解析加速度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故加速度减小并不代表速度减小了,只是说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减小了,但仍是加速答案多选)如图所示,一个人沿着一个圆形轨道运动,由 A 点开始运动,经过半个圆周到达 B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从 A 到 B 的平均速度方向由 A 指向 从 A 到 B 的平均速度方向沿 B 点的切线方向C人在 B 点的瞬时速度方向由 A 指向 在 B 点的瞬时速度方向沿 B 点的切线方向解析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所以人从 A 到 5、 B 的平均速度方向由 A 指向 B,选项 A 正确,选项 B 错误物体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在该点的运动方向,人在 B 点时的运动方向为沿 B 点的切线方向,所以人在 B 点的瞬时速度方向沿 B 点的切线方向,选项 C 错误,选项 D 正确答案多选)2012 年 8 月 6 日在伦敦举行的奥运会 100 米决赛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以9 秒 63 获得金牌在 8 月 6 日举行的 110 米栏决赛中,美国选手梅里特以 12 秒 92 的成绩夺得冠军,刘翔因伤退赛;8 月 10 日,博尔特又以 19 秒 32 的成绩,夺得男子 200 米金牌关于这三次比赛中的运动员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 6、正确的是()A200 m 比赛的位移是 100 m 比赛位移的两倍B200 m 比赛的平均速率约为 m/ 110 m 栏比赛的平均速度约为 m/00 m 比赛的最大速度约为 m/00 m 赛道是弯道,100 m 赛道是直道,所以运动员跑 200 m 路程时的位移小于200 m,选项 A m 比赛的平均速率为 v m/sm/s,选项 B 对; 对在 100 m 比赛中,由于运动员在全程中并非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最大速度不等于平均速度的 2 倍,选项 D 错误答案单选)关于物体的运动,不可能发生的是()A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也逐渐减小B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改变C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 7、度最大时,速度最小D加速度为零时,速度的变化率最大解析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加速度为零时,物体的速度不再变化,速度的变化率为零,故选项 D 错误;速度增大还是减小,是由速度与加速度同向还是反向决定的,与加速度的大小及变化无关,故选项 A、B、C 均有可能发生答案多选)某物体以 30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 g 取 10 m/ s 内物体的()A路程为 65 移大小为 25 m,方向向上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 10 m/均速度大小为 13 m/s,方向向上解析物体上抛时间 t 上 3 s,5 s 内的路程 s 2 2下 302210m 1022 m65 m,选项 8、 A 正确;5 s 内的位移 x 45 m20 m25 m,12 2 2下方向向上,选项 B 正确;速度改变量的大小 v 102 m/s30 m/s50 m/s,选项 C 错误;平均速度 m/s5 m/s,选项 D 错误v 55答案单选)小明同学在学习了 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s) 速度(m/s)第一次 4 4 2 0 )四个挡光片中,档光片的宽度最小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 9、的宽度最小四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四次实验中,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A BC D解析由题表知,四次实验的速度大小接近,挡光片的速度 d 算可知的宽度最小,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正确答案次发现了匀加速运动规律伽利略假设物块沿斜面运动与物块自由下落遵从同样的法则,他在斜面上用刻度表示物块滑下的路程,并测出物块通过相应路程的时间,然后用图线表示整个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图中 示测得的时间,矩形 面积表示该时间内物块经过的路程,则图中长度表示_ P 为 中点,连接 延长交 延长线于 B,则 长 10、度表示_解析题图中 长度表示物块运动到 间时刻的速度,亦即 物块运动的平均速度;矩形 面积与三角形 积相同, 长度表示物块运动到 间末的速度答案平均速度末速度12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3.0 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 t6.0 s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气中的声速 v km/图所示, A 表示爆炸处, O 表示观测者所在处, h 表示云层下表面的高度用 处所经历的时间,则有 d 处所经时间,因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有 2 知 t 2 h12 v t 11、 2 2h0 30 3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 3.0 遮光板,如下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t3.0 s试估算:(1)滑块的加速度多大。 (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解析(1)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m/sm/0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m/sm/0故滑块的加速度 a m/s 2t(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x t0.6 (1)m/s 2(2)0.6 析题: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启动加速度 m/ m/0 m/0 m/s 218 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应先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 0 m/s,然后再减速到 0 m/s, ; , t t2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解析该同学的解法不正确,因为摩托车必须在 218 m 的直道上完成变速运动过程,但按照该同学的解法, 10 s, 2.5 s, t 2.5 x v。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