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2015高考物理总复习 4章卫星变轨问题分析专项训练 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卫星变轨问题分析人造卫星的变轨问题的分析方法人造卫星沿圆形轨道环绕地球运动,因为大气阻力的作用,其运动的高度逐渐变化,由于高度变化很慢,在变化过程中的任一时刻,仍可认为卫星满足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卫星在原轨道上受空气阻力的作用,速度有减小的趋势,当万有引力大于其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时,卫星将做向心运动在做向心运动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卫星做正功,使其速度增大,到低轨道后达到新的稳定运行状态所以卫星由于大气阻力作用降到低轨道运行但其环绕速度反而会增大,其周期也变短一、同一点的加速度的分析【例 1】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 1 上,然后经点火,使 2、其沿椭圆轨道 2 运行,然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 、2 相切于 Q 点,轨道 2、3 相切于 P 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 1、2、3 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卫星在轨道 1 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 3 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 1 上的周期大于在轨道 3 上的周期C卫星在轨道 2 上的周期小于在轨道 3 上的周期D卫星在轨道 1 上经过 Q 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 2 上经过 Q 点时的加速度【解析】设卫星和地球的质量分别为 m 和 M,卫星速率为 v,轨道半径为 r,则有 G m ,得到 v ,对于 1 和 3 为圆周运动可知,半径小,环绕速率大,故 A 项正确;绕 3、同一中心天体的所有卫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 k,判断出 2 B 项错误,C 项正确;由 F G 3a , a 的大小与 Q 点时,卫星无论沿 1 还是 2 轨道运行,到地心的距r 都是相等的,因此在 Q 点的向心加速度应相等,故 D 项错误【答案】法指导】求解加速度要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这一基本点, F 合 处即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中的 r 指的两天体间的距离一点的速度的分析1从做功、能量转换的角度分析卫星想从低轨道到高轨道,需要外界对卫星做功,如卫星向后喷气,获得向前的增加速度,由于速度较大,将做离心运动,从而在较高轨道上稳定,如图中的卫星 4、从轨道到轨道反过来,如果从轨道到轨道,卫星需要减速有的同学可能不解:同样经过A 点,为什么速度大小不一样呢。 如果一样,要么沿椭圆运动,要么沿圆轨道运动,既然沿不同轨道,说明在同一点 A 的速度肯定是不一样的2从圆周运动的定义的角度分析从运动的机理分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在轨道上的 A 点,令地心到 A 点的距离为 R,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G m , v ,在椭圆的 A 点,虽然不是圆周运动,但是该点的速度方向与万有引力的方向垂直,故此时的合力(万有引力)只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G m , v ,其中 r 为 A 处中 R r,由此可以判断出在轨道上经过 A 的动 5、能小于在轨道上经过 A 的动能当然,以上两种方法,简单的判断为方法 1.【例 2】(2010江苏)2009 年 5 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 A 点从圆形轨道进入椭圆轨道, B 为轨道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在轨道上经过 A 的速度小于经过 B 的速度B在轨道上经过 A 的动能小于在轨道上经过 A 的动能C在轨道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上运动的周期D在轨道上经过 A 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上经过 A 的加速度【解析】由于 A 点为远地点, B 点为近地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轨道上 ,A 项正确;航天飞机在轨道上的 A 点要变轨到轨道,必须加速,即在轨道上经过 A 点的动能小于在轨道上经过 A 点的动能,B 项正确;由于轨道的半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小于轨道的半径(圆轨道),由开普勒定律 k 可知,在轨道的周期小于轨道上的周期,C 项正确;由于在轨道上经过 A 点和在轨道上经过A 点受到的万有引力相等,所以加速度应相同D 项错误【答案】师点拨】分析 A、 B 两点速度的大小也可以通过微分观点(极短时间)、开普勒第二定律、瞬时速度的定义(极短时间内的速度为该点的瞬时速度)、通过面积推得本题很好地巩固了开普勒第三定律中 R 的含义变轨中的能量变化。(高考调研)2015高考物理总复习 4章卫星变轨问题分析专项训练 新人教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