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设计)2016年(参考)高三物理(鲁科版)一轮复习单元质检三 牛顿运动定律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牛顿运动定律(时间:60 分钟满分:110 分)单元质检第 5 页 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5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68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 分)确的是()重,还是完全失重 ,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不变的解析:超重与失重是指“ 视重”,不论是超重还是失重,重力都是不变的,变的只是物体受到支持物的支持力(或细绳的拉力),超重是支持力(或拉力) 大于重力,失重是支持力( 或拉力)小于重力,完全失重是支持力(或拉力)为零,D 正确。 答案: 2、据牛顿运动定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车拉拖车的力和拖车拉汽车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的大小是相等的,它们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汽车能拉着拖车加速前进 ,是因为汽车的牵引力大于地面对整体的摩擦力,拖车加速运动表明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拖车所受地面对它的摩擦力。 综上可知,B 正确。 答案:幅图的图线都是直线,从图中可以判断这四个一定质量物体的某些运动特征。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图是位移图象,斜率表示速度 ,速度不变,加速度为零,力为零,A 错误;乙图是速度图象,由图象知速度均匀增加,加速度恒定,力恒定,B 错误; 丙图是加速度图象,表示加速度不变,合外力不为零,C 错误;丁图是合外力图象, 3、合外力均匀增加,加速度增大 ,D 正确。 答案:平面 B 点以左是光滑的 ,B 点以右是粗糙的, 质量为 两个小物块,在B 点以左的光滑水平面上相距 L,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运动,先后进入表面粗糙的水平面,最后停止运动。 它们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静止后两个小物块间的距离为 s,则有()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s m1= s= m1、m 2 的大小关系如何 ,都有 s=0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两小物块在 B 点右侧的加速度相同 ,即 a=g,而且两小物块到达B 点的初速度相同,那么它们在 B 点右侧粗糙面上的位移相同。 所以无论 m1、m 2 的大小关系如何,都有 s=0。 答案 4、:车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小车内光滑底面上有一物块被压缩的弹簧压向左壁,小车向右加速运动。 若小车向右加速度增大,则小车左壁受物块的压力 小车右壁受弹簧的压力 大小变化是()变,N 2 变大 大,N 2 2 都变大 大,N 2 减小解析:因为弹簧形变量没有发生改变 ,所以小车右壁受到的弹簧的压力 变,小车向右的加速度增大,物块向右的加速度也增大,而物块受到的弹簧弹力不变,所以小车左壁对物块的弹力变大,即小车左壁受物块的压力 大,因此 B 正确。 答案:)度的单位“米”、时间的单位“秒”、质量的单位“千克”国际单位制中,把物理量的单位分为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其中长度的单位米(m), 时间的单位秒(s) 5、,质量的单位千克(于基本单位,A 正确;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错误;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知 C 正确;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其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其唯一量度是物体的质量,D 错误。 答案:块的质量 m=1 速度 0 m/s,在一水平向左的恒力 F 作用下从 O 点沿粗糙的水平面向右运动,某时刻后恒力 F 突然反向,整个过程中物块速度的二次方随位置坐标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取 g=10 m/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s 内物块做匀减速运动B.在 t=1 s 时刻 ,恒力 F 大小为 10 世昌的博客 ,物块先匀减速运动到 x=5 m 处,此时速度减为零,之 6、后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运动到 x=13 m 处时速度达到 8 m/s;设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0 m/s2,m/ m/以物0221=10225 220= 822(13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 t= =1 s,在 t=1 s 时刻,恒力 F 反向,A 错误,B 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01律有 F+mg=立并代入数据可得,F=7 N,=以 C 错误,D 正确。 答案:(2013东北三校二模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紧靠在一起的 A、B 两物体,B 的质量是 A 的 2 倍,B 受到向右的恒力 N,A 受到的水平力 9(t 的单位是 s),从 t=0 开始计时,则 7、().5 s 时,A、B s 后,B .5 s 时,A .5 s 后,A、B 的加速度方向相反解析:对 A、B 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B=(mA+mB)a,设 A、B 间的作用力为 N,则对 +F B=以 N= N。 所以当 t=4 s 时(+)+ 163N=0,A、 B 两物体开始分离,此后 B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 A 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 t=4.5 s 时 A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而速度不为零 ;t4.5 s 后,A 所受合外力反向,即 A、B 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A、C 错,B、D 对。 答案:验题(共 15 分)9.(7 分)(2013 贵州五校联考)用图 1 所示的实验装置 8、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如图 2 所示的 a F 图象,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平衡摩擦力时。 图中 示的是时小车的加速度。 (2)某同学得到如图 3 所示的纸带。 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 50 A、B、C、D、E、F、G 是纸带上 7 个连续的点。 s=s 由此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 a=m/s 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 3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对该实验的领悟能力及处理数据的能力。 (1)a F 图象的纵轴截距不为零是因为平衡摩擦力过度,即长木板的倾角过大造成的;a 示的是未挂砂桶时小车的加速度。 (2)s= s=a(3T)2, 9、解得 a=5.0 m/案:(1)长木板的倾角过大( 能答到这个意思即可) 未挂砂桶(2)8 分)(2013湖北重点中学联考 )如图甲为“用 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 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外力,用 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关系图线 ,如图乙所示:分析此图线的 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此图线的 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题考查“ 探究物体的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1)由于探究物体的加速度和力的 10、关系,因而要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 ,即应保持小车和位移传感器( 发射器)的质量不变。 (2)为过原点的直线,因而可以得到:在小车和位移传感器(发射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小车和位移传感器(发射器 )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由于所挂钩码的质量较大,不能满足“钩码的质量远远小于小车和位移传感器(发射器) 的质量 ”,所以图线发生偏离,故 C 正确。 答案:(1)小车和位移传感器( 发射器) 的质量(2)在小车和位移传感器(发射器) 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其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47 分)11.(15 分)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 m=1 物体置于倾角 =37的固定且足够长的斜面上,对物体 11、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 F, s 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 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 试求: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拉力 F 的大小。 解析:设力 F 作用时物体的加速度为 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后,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a 1=20 m/s2,0 m/=30 N,=案:(1)2)30 15 分) 如图所示,质量 m=40 木块静止于水平面上,某时刻在大小为 200 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 =37角斜向上的恒力 F 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 末撤去力 F 时木块滑行的距离为 .2 m,(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7=0.6,7=:(1)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撤去拉力后,木块继续滑行的距离。 解析:(1)设木块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 12N+=2)2 s 末木块的速度 v1=s=1222解得:s=m。 答案:(1)2)17 分) 一弹簧一端固定在倾角为 37的光滑斜面的底端,另一端拴住质量 物块P,Q 为一重物,已知 Q 的质量 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 k=600 N。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