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设计)2016年(参考)高三物理(鲁科版)一轮复习滚动测试二 第一~二章综合测试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第一 二章综合测试(时间:60 分钟满分:11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5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68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 分)s t 图象和乙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s 内通过的位移为 2 1 s 质点在 3 s 内通过的位移为 1 m,A 错误; 甲质点在 01 s 内静止,B 错误;乙质点速度为正,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C 正确; 乙质点的加速度方向在改变 ,D 错误。 答案:了 2、如下的实验:他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并且做了上百次实验。 假设某次实验伽利略是这样做的:在斜面上任取三个位置 A、B、C,让铜球分别由 A、B、C 滚下,如图所示。 设 A、B 、C 与斜面底端的距离分别为 s1、s 2、s 3,铜球由 A、B 、C 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分别为 t1、t 2、t 3,铜球由A、B、C 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 v1、v 2、v 3,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并且是伽利略用来证明铜球沿光滑斜面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A. B.12=22=32 11=22=3.112=222=332解析:平均速度不等,A 错误;B 表达式正确,但因 3、为速度 v 伽利略不能测,B 选项中的式子不是伽利略用来证明铜球沿光滑斜面向下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式子,B 错误;因为A、B、C 是任取的三个位置,只有 C 间运动时间相等时选项 C 才正确,所以 C 错误;铜球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公式 s= ,可得 a= ,因为铜球下滑的加速度相22 22同,s 与 正比,是伽利略用来证明铜球沿光滑斜面向下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式,只有 D 正确。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013广东广州调研)质量为 小球与劲度系数均为 k 的轻弹簧 接,如图所示。 静止时,两弹簧的伸长量分别为 ()mA= x1=mA 题考查弹簧弹力及共点力平 4、衡的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对共点力平衡知识的理解。 对质量为 小球,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mA+mB)g,对质量为 小球,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以看出只要不超出弹性限度,始终有 x1 正确。 答案:块 A、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装砂的水桶 C 通过细线牵引 A、B 一直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加速运动,设 A、B 间的摩擦力为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 增大 C 桶内砂的质量,而 A、B 仍一起向右运动,则摩擦力 大小关系是 ()大,f 2 不变 变,f 2 变大 不变解析:由于 A、B 一起向右运动 ,可以用整体法,A、B 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受绳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 用。 增大桶内砂的质量 ,绳的拉力增大,A 、 5、B 整体的合力增大即加速度增大。 对 力就是静摩擦力 此 增大的。 A、B 一起向右运动中压力不变 ,动摩擦因数不变,所以动摩擦力 变,A 正确。 答案:、N 为装在水平面上的两块间距可以调节的光滑竖直挡板,两板间叠放着A、B 两个光滑圆柱体,现将两板间距调小些,这时与原来相比,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对圆柱体 A 对圆柱体 B 的弹力变小解析:先运用整体法,选取 A、B 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平衡,在竖直方向上,水平面对圆柱体 B 的弹力等于系统的重力 ,即该弹力大小不变,选项 C、D 错误; 再用隔离法,选取 A 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可见,当两板间距调小时, 变高中 6、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F 1 变小,F 2 也变小,即 N 板对圆柱体 A 的弹力变小,圆柱体 B 对圆柱体 A 的弹力变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圆柱体 A 对圆柱体 B 的弹力也变小,选项 A 正确,B 错误。 答案: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 v t 图象如图所示,图中面积分别为 s2(s2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 ( )A.若 s0=s1+车不会相遇B.若 车能追上甲车,但经过时间 T 后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所以此后甲车又能追上乙车,有两次相遇,所以 B 正确; 当 s0=,s=s 乙 =s1+s2+0,即经过时间 T 时刚好追上,所以只有一次相遇,C 正确 ;当 s0=,因为 7、s2上述第一种情况,故 D 错误。 答案:手握住竖直竹竿攀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所受到的摩擦力随之增大解析: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A、B 正确,C 错误; 武警战士停在空中时,他只受重力和摩擦力作用,二者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D 错误。 答案:、B 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滑金属球,放在竖直挡板和倾角为 的斜面之间,均处于静止状态。 现缓慢逆时针转动挡板,在挡板由图的实线位置转到虚线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对斜面的压力一直变小,B 对斜面的压力一直变大,B 对挡板的压力一直变小,A、B 两球间的弹力保持不变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A、B 两 8、球间的弹力保持不变解析:以 A、B 整体为研究对象 ,由图甲所示的解法可知转到虚线位置的过程中,N A 一直变小,直变小;以 B 为研究对象 ,受力如图乙所示。 列平衡方程:N B=,。 由以上两式得 不变 ,A、C 正确。 答案:验题(共 15 分)弹性限度内伸长量 x 与弹力 F 成正比,即 F=kx,k 的值与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长度 L、横截面积 S 有关,理论与实际都表明 k= ,其中 Y 是一个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上称之为杨氏模量。 (1)(3 分 )在国际单位中,杨氏模量 Y 的单位应该是。 .N/m )(4 分 )有一段横截面积是圆形的橡皮筋,应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测量出它 9、的杨氏模量 Y 的值,首先利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橡皮筋的长度 L=用测量工具 a 测得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直径 D=么测量工具 a 应该是。 (3)(4 分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就可以测出这种橡皮筋的 Y 值,下面的表格是橡皮筋受到的拉力 F 与伸长量 x 的实验记录。 处理数据时,可在图乙中作出 F x 的图象,由图象可求得该橡皮筋的劲度系数 k=N/m。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拉力 F/N 5 10 15 20 25伸长量 x/(4)(4 分 )这种橡皮筋的杨氏模量 Y=。 ( 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解析:(1)在国际单位制中 k、S、L 的单位分别是 N/m、m 2、m。 代入进行单位计算得 Y 的 10、单位为 N/ 正确;(2)由于橡皮筋的直径的测量结果准确到 读到 以其测量工具为螺旋测微器;(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 F x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求出 k=02N/m;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4)将有关数据代入公式,求出 Y 值,代入数值解得 Y=5106案:(1)D(2)螺旋测微器(3) 如图所示(见解析图) 0 2(4)510 6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47 分)10.(15 分) 甲、乙两车同时同向从同一地点出发,甲车以 6 m/s 的初速度,a 1=-2 m/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以 m/s 的初速度,a 2=1 m/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两车再次相遇前两车 11、相距最大距离和再次相遇时两车运动的时间。 解析: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 ,再次相遇时,两车的位移相等。 设经过时间 距最远。 由题意得 v1+v2+s=4 s1-22-1=16此时 s=-(=164+ (424+ 142)m=24 12 12 12 12 12设经过时间 车再次相遇, 则s3=22s4=22s3=(舍)或 s。 所以 8 s 后两车再次相遇。 答案:24 m8 14 分)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A 重 G=100 N,右侧连着一轻质弹簧,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簧的劲度系数 k=2 500 N/m。 可近似认为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现用力拉弹簧,则:(1)当弹簧伸长 1 ,求弹簧弹力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大小;(2)当弹簧伸长 2 ,求弹簧弹力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大小。 解析:(1)由胡克定律知 F1= 500 N/mm=25 N 且 N=mg,f=0 1f,所以物体运动 ,即 0 1)25 N 25 N(2)50 N40 (18 分)如图所示 ,一质量为 m 的滑块能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以加速度 a= 匀加速下12滑,若用一水平推力 F 作用于滑块,使之能静止在斜面上,求推力 F 的大小范围。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由题意得 := = 2 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