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设计)2016年(参考)高三物理(鲁科版)一轮复习滚动测试一 第一章综合测试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第一章综合测试(时间:60 分钟满分:11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5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68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 分)理想实验法、极限思维法、等效替代法、微小量放大法、科学假说法、控制变量法、微元法等。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v= ,当 t 趋向于零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 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把物体看成一个质点,运用的方法叫等效替代 2、法解析:在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 ,当时间趋向于零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值就可以表示该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极限思维的方法,A 的表述是正确的;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运动过程看成是许多的微元段,每段都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是采用了微元法进行的合理推导,B 的描述也是正确的; 利用题图所示光线的偏移,采用的是微元放大的方法,把镜面的微小偏移亦即桌面的微小形变用光线的明显偏移显示出来,所以 C 的描述也是正确的; 而把物体看成质点不是等效替代,而是建立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所以 D 的描述是错误的。 答案:四轮” 漏油,假设每隔 1 s 漏下一滴,“小四轮”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位同学根据漏在 3、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小四轮” 小四轮” 小四轮”“小四轮”的加速度一定在增大解析: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相同时间间隔内位移的增加量是一个定值。 如果“小四轮”所做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油滴间距一定是逐渐增大且相临间距差值应该为一个定值。 本题中,如果仅仅知道是间距增大而不能确定是否是定值,则无法判断“小四轮”所做的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更无法确定“小四轮”运动的加速度是如何变化的;所以 A、C、D 错误,B 正确。 答案:体的运动分三段,第 1 s、2 s 为第段,第 3 s、4 s 为第段,第 5 s 为第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高中物理资 4、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段与第和第段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都相同解析:从题目提供的速度图象来看 ,02 s 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4 s 内物体做速度为 4 m/s 的匀速直线运动;45 s 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未变,第段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小于第段减速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在匀变速运动中,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所以 C 正确,误。 答案:滑斜面 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 ,一物体由 A 点从静止释放,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vBvCvD 22 到 E 的平均速度 =速度增量 题中所描述的物体从 A 到 E 的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5、,按照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就可以判断出 确,D 错误。 答案:果小球到达最高点前的最后一秒和离开最高点后的第一秒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 度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 设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题中,小球在上升阶段受到向下的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上升的加速度的大小大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下降阶段小球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空气阻力作用,所以加速度的大小小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由 s= v=知,在同样的运动时间内 ,加速度大的物体,位移大,12速度变化量大。 即上升阶段速度的变化量大于下降阶段速度的变化量,上升阶段的位移大小大于下降阶段位移的大小。 D 正确,误。 答案:斜的传送带 6、顺时针匀速转动,一物块从传送带上端 A 滑上传送带,滑上时速率为 送带的速率为 v2计空气阻力,动摩擦因数一定,关于物块离开传送带的速率 v 和位置,下面可能的是(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vv 离开, A 车在加速过程中没有与 B 车相遇,A 错,C 对; 之后因 vA=2 m/s A 车一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相遇之后不能再相遇 ,A、B 相遇时的速度一定不相同,B 错,D 对。 答案:验题(共 15 分)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某处,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如图甲所示。 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记录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 7、清晰纸带的一段,如图乙所示。 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确定出八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1 s,并用刻度尺测出了各计数点到 0 计数点的距离,图中所标数据的单位是 乙(1)(3 分 )根据纸带提供的信息,小华同学已经计算出了打下 1、2、3、4、5 这五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请你帮助他计算出打下计数点 6 时小车的速度(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并填入下表。 计数点 1 2 3 4 5 6t/s m)(3 分 )以速度 v 为纵轴、时间 t 为横轴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上表中的 v、t 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并作出小车运动的 v t 图象。 (3)(9 分 )根据 v t 8、 图象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m/s 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 解析:(1)根据匀变速运动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可以计算出计数点6 的速度为 m/s;(2)图象如图 (见答案);(3)依据图象,根据 a= 可以计算出加速度为 m/象延长后与纵轴交点的数值为 m/s;该交点的物理意义为计时起点的初速度。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2)如图所示(3)m/s 计时起点的初速度三、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47 分)10.(14 分) 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足够长), 物体的加 9、速度恒定,从物体冲上斜面开始计时,前 4 s 内位移是 1.6 m,随后 4 s 内位移是零。 (1)求物体的初速度大小 2)求从开始到物体离斜面底端距离为 1 m 时所经历的时间 t。 (3)若将物体的初速度增大一倍,则物体沿斜面上滑的距离为多少 ?解析:(1)由 s=求得 a= m/位移公式 s=前 4 s 的位移值可得 .6 m/s。 12(2)因为 s=以从开始到物体离斜面底端距离为 1 m 所经历的时间满足 ,120所以 t=2 s 或 t=10 s。 (3)由 =2物体初速度增大后能上滑的距离为202m=7.2 m。 1)0.6 m/s(2)2 s 或 10 s(3)15 分) 在平直公路上 10、有甲、乙两辆车在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如图为两车的速度时间图象,求:(1)甲、乙两车分别做何种运动。 (2)前 10 s 内甲车的平均速度,甲车的加速度大小 a 甲。 (3)甲、乙两辆车何时相遇。 (4)相遇前何时甲、乙两辆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多少。 解析:(1)由题图可知: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由题图可知: 对于甲车 m/s, m/s,甲车的平均速度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v0+ (3+8)m/s=5.5 m/s,=12 12甲车的加速度a 甲 = m/.5 m/-0 =8)设甲、乙两辆车 相遇,由题意可知:s 甲 =a 甲 ,12 12s 乙 =v 乙 t 11、1,s 甲 =s 乙 ,由以上三式可得:t 1=20 s。 (4)当 v 甲 =v 乙 ,即 0 s 时,甲、乙两辆车在相遇前相距最远。 s 甲 =a 甲 ,12 22s 乙 =v 乙 、乙两辆车间的距离 s=s 甲 ,由以上三式代入数据得:s=25 m。 答案:(1)见解析(2)5.5 m/s0.5 m/s 2(3)20 s (4)25 18 分)(2013 福建六校联考 )某公共汽车的运行非常有规律,先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当速度达到 0 m/s 时再做匀速运动,进站前开始匀减速制动,在到达车站时刚好停住。 公共汽车在每个车站停车时间均为 t=25 s,然后以同样的方式运行至下一站。 已知公共汽车 12、在加速启动和减速制动时加速度大小都为 a=1 m/所有相邻车站间的行程都为 s=600 m,有一次当公共汽车刚刚抵达某一个车站时,一辆速度大小恒为 m/s 的电动车已经过该车站向前运动了 0 s,已知该电动车行进路线、方向与公共汽车完全相同,不考虑其他交通状况的影响。 (1)求公共汽车从该车站出发至到达下一站所需的时间。 (2)若从下一站开始计数,公共汽车在刚到达第 n 站时,电动车也恰好同时到达此车站 ,则 n 为多少?解析:(1)设公共汽车启动时加速所用的时间为 =10 s,启动加速时行驶的路程为 11102 m=50 m,上面所求时间和路程同时也是制动减速所用的时间和路程,所以汽1212=12车每次匀速行驶所经过的路程为 s2=00 m,匀速行驶所花时间为 =50 s,所以公共21汽车在每两站之间运动所经历的时间为 t=2t1+0 s。 (2)设电动车到达第 n 站所用的总时间。(高优设计)2016年(参考)高三物理(鲁科版)一轮复习滚动测试一 第一章综合测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