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教程)2016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第2讲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网络构建 高考概况考什么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2运动图象与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3运动图象与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4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怎么考1单独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运动图象的应用以及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题型一般为选择题;2力和运动的关系大多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综合考查,题目一般为计算题;涉及的题目与实际问题密切联系。 怎么办1深刻理解各运动学公式的适用条件,熟练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处理连接体问题;2重视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掌握从 vt 图象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综合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来分 2、析解决多物体、多阶段的综合问题。 对 应 学 生 用 书 )速度公式:v v 02)位移公式:xv 0t 2(3)位移速度关系式:v 2v 2)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 v。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即 xx n1 x n。 )xt 图象是一条抛物线,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 (2)vt 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 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决定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 当 重;当 a 有竖直向下的分量时,失重;当 ag 且竖直向下时,完全失重。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车问题,要首先判断刹车时间,比较在题目已知时 3、间内车是否已停下。 着原来的运动过程考虑,匀减速看作反向匀加速处理。 两物体追赶或两物体叠放相对运动分析时,关键是分别画出各自的运动过程草图;列式时关键是先找出两组关系式:位移关系式;速度关系式。 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为零后再反向加速运动,如果整个过程加速度恒定,则可对整个过程直接应用矢量式,此时要注意各矢量的方向(即正负号)。 例如:竖直上抛运动。 二、顿第二定律的合力与加速度存在瞬时对应关系。 (1)轻绳和坚硬的物体所产生的弹力可以突变。 (2)弹簧和橡皮绳两端连有物体时,弹力不能突变( 但如果弹簧或橡皮绳被剪断,其弹力将立即消失)。 体只受两个力(互成角度 )时,可直接画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既是 合 4、力方向,也是加速度方向。 考虑各个力分解时,也要考虑加速度的分解。 建立坐标时尽量减少矢量的分解。 过程中,有几段不同的过程(加速度或合力不同) 时,要按顺序分段分析。 三、般先采用整体法求加速度或外力。 如还要求连接体内各物体相互作用的内力时,再采用隔离法求解。 般采用隔离法并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对 应 学 生 用 书 动图象及应用一般涉及 vt 图象,xt 图象和 at 图象等,有时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考查。 答案题图可知,时内,甲、乙均做匀速运动,加速度为零,A 项错误;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为速度,由题图可知,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位移大 2 项 5、错误;在 时内,甲的路程比乙的路程大 4 项错误。 拓 展 提 升图象问题及应用(1)谙熟“六看” ,轻松解题一看轴:首先弄清纵、横坐标的含义(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二看线:看清图线的形状,对应相应的规律。 比如 xt 图若为倾斜直线,则为匀速直线运动;vt 图若为倾斜直线,则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三看斜率:xt 图斜率表征速度;v t 图斜率表征加速度。 四看点:明确图线与横、纵轴交点的意义。 两个图线交点的意义五看面积:vt 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六看象限:面积在时间轴上方为正;在时间轴下方为负。 (2)两点特别提醒xt 图象和 vt 图象描述的都是直线运动,而不是曲线运动。 xt 图象和 6、vt 图象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类 题 演 练12015保定一模某个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正弦曲线)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整个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变化,方向不变B0t 1 时间段内,物体所受外力越来越大C0t 4 时间段内,物体的位移为零Dt 2 时刻物体速度为零,此时加速度也为零答案 vt 图的斜率代表加速度,由图可以看出加速度大小方向均改变,0t 1与t1t 2加速度的方向相反,t 1 t2t 3加速度的方向相同,t 2t 3与 t3t 4加速度方向相反,故 A 项错误。 0t 1加速度越来越小,所以外力越来越小,故 B 项错误。 0t 4时间段内,vt 图围成 7、的面积为零,所以位移为零,故 C 项正确。 t 2时刻 v0 而 a 最大,故 D 项错误。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015邯郸一模右图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 06 s 内的位移时间图线。 若 t1 s 时,图线所对应的切线斜率为 4(单位:m/s),则 ()At1 s 时,质点在 x2 m 的位置Bt1 s 和 t 5 s 时,质点的速率相等Ct1 s 和 t5 s 时,质点加速度的方向相反D前 5 s 内,合外力对质点做正功答案xt 图斜率表示速度,t 1 s 时,只知道切线斜率为 4,则 v4 m/s,若初速度为零,x t 2 m,但题中并未说初速度是否为零,故 A 选项错误。 t 8、1 s 和 t5 s 时,速率相同,所以 B 选项正确。 03 s 斜率为正且变小,说明速度沿正方向减速,加速度为负方向;36 s 斜率为负增大,说明速度沿负方向加速,加速度为负方向,故 t1 s 和 t5 s 时,加速度方向相同, C 选项错误;t 0 时的切线斜率大于 t5 s 时切线斜率的绝对值,所以动能减小,合外力做负功,故 D 选项错误。 2运动学基本规律的应用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推论公式的应用,考查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答案卡刚放行时,该同学加速的时间 t 1 s,运动的距离为 m,然2后以 2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经 4 s 运动的距离为 8 m,因此第 1 个 5 s 内运 9、动距离为 9 m,过了关卡 2,到关卡 3 时再用时 3.5 s,大于 2 s,因此能过关卡 3,运动到关卡 4 前共用时 12.5 s,而运动到第 12 s 时,关卡关闭,由此被挡在关卡 4 前,C 项正确。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015湖南十三校联考如图所示,已知 O、A 、B、C 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的距离为 C 间的距离为 物体自 O 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 A、 B、C 三点,已知物体通过 与通过 所用的时间相等,求 O 与 B 的距离。 答案x 4物体的加速度为 a,到达 B 点的速度为 过 和 所用的时间为 t,则有2l2v 2联立得:v B 与 B 10、 的距离为 有:x 得:x。 (42015济南模拟2014 年 12 月 26 日,我国东部 14 省市 网正式启动运行,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 汽车分别通过 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 假设汽车以 5 m/s 朝收费站正常沿直线行驶,如果过 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前 10 m 处正好匀减速至 m/s,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 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 20 s 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 常行驶。 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 1 m/: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汽车过 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 11、2)汽车通过 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是多少。 答案(1)210 m(2)27 1)过 道时,减速的位移和加速的位移相等,均为 s1s 总 12s 1d210 m(2)过 道时 2 22 22050 2225 ss 2s 122521015 道时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 tt 2(t 1 )27 s。 用牛顿运动定律巧解连接体问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常常结合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乙图中由于 M 水平方向只受静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f以f1a12,故 A 正确,B 错误。 丙、丁图中以 M、m 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m)a,所以 f3f4a 12、3 2,故 C 正确。 丙、丁图中以 m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知受拉力和重力,合力为 F 合 mg 以 a3a4 ,即 ,D 正确。 1若 M 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问车的加速度多大时,M 与杆开始滑动。 提示M 与杆达最大静摩擦力时开始滑动,整体法:( Mm)g(Mm)a, a g。 拓 展 提 升研究连接体类问题的基本方法(1)整体法与隔离法是研究连接体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对于有共同加速度的连接体问题,一般先用整体法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隔离分析并求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采用隔离法进行分析时,一般先从受力最简单的物体入手。 比如叠放在一起的物体,应该先分析最上面的物体。 类 题 演 练52015课标全国卷(多选) 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 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 a 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 P 和 Q 间的拉力大小为 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车厢以大小为 a 的加速度向西行23驶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