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精练优化方案)2015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文档 第二章相互作用(含新题详解)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2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3矢量和标量 4力的合成和分解 5共点力的平衡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说明:处理物体在粗糙面上的问题,力、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物体的平衡等知识高考对本章知识的考查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对理解能力要求较高2高考对本章考查频率较高的是摩擦力和物体的平衡两知识点,常与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相结合,有时还与电场及磁场中的带电体的运动相结合,题目难度中等3本章知识还可以以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为背景,或以高科技为背景考查一些综合性问题,力弹力摩擦力一、力1力的概念: 2、物体与物体之间的 _作用 01 2力的作用效果两类效果、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G向:总是 _. 04 4重心:因为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特别提示:(1)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2)并不是只有重心处才受到重力的作用三、弹力1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 _,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 05 用(2)产生的条件两物体 _;发生 _. 06 07 (3)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 _. 08 特别提示:产生弹力的两个物体一定接触,但两个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产生弹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 3、费下载地址 2胡克定律(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的大小 F 跟弹簧伸长 (或缩短)的长度 x 成_. 09 (2)表达式:Fk 是弹簧的 _,单位为 N/m;k 的大小由弹簧 _决定 10 11 x 是弹簧长度的 _,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12 四、摩擦力1产生: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粗糙物体间,有 _或 _时,在接 13 14 触面上所受的阻碍 _或 _的力 15 16 2产生条件:接触面 _;接触面间有弹力;物体间有 _或 17 18 _. 19 3大小:滑动摩擦力 _,静摩擦力:0F fF 20 4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 _. 21 5作用效果:阻碍物体间的 4、_或 _.,1.(单选) 关于力的概念, 22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受力物体可能受到两个施力物体的作用力B保持静止不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可能存在力的作用D一个受力物体可以不对其他物体施力2(多选)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下落的物体所受重力为零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水平面向下C悬挂在竖直绳子上的静止物体,对绳的拉力就是其重力D把物体由赤道移到北极,若用天平称量,则示数在两地相同;若用弹簧测力计称量,则示数在北极略微增大31.(单选) 在下图中,a、b(a、b 均处于静止状态) 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32.(单选) 一根轻质弹簧,当它上端固定、 5、下端悬挂重为 G 的物体时,长度为 它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上端压一重为 G 的物体时,其长度为 它的劲度系数是()A. 单选)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 A 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托盘和砝码总质量为 0.6 簧秤读数为 2 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部分砝码,使总质量减小为0.4 会出现的情况是(g 10 m/s 2)()AA 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BA 所受合力增大CA 仍静止不动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弹簧秤的读数减小弹力的分析与计算1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2)假设法:对形变不 6、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2五种常见模型中弹力的方向常见的弹力 弹力的方向弹簧两端的弹力 与弹簧中心轴线重合,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轻绳的弹力 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面与面接触的弹力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点与面接触的弹力 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面的切面)而指向受力物体杆的弹力 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2014潍坊模拟) 7、 如图甲所示,轻杆 绕 B 点自由转动,另一端 O 点用细绳住,固定在左侧墙壁上,质量为 m 的重物用细绳 挂在轻杆的 O 点,轻杆的夹角30B 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 O 装有小滑轮,用一根绳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 m 的重物,图中30 ,求:(1)甲、乙两图的细绳 力各是多大。 (2)甲图中轻杆受到的弹力是多大。 (3)乙图中轻杆对滑轮的作用力是多大。 审题突破 (1)甲图中的 O 点是死结还是活结。 乙图中的呢。 (2)甲图中杆受到的力一定沿杆吗。 乙图中呢。 课堂笔记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总结提升 一般情况下,插入墙中的杆属于固定杆(如钉子),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而用铰链相连的 8、杆属于活动杆,弹力方向一定沿杆1(单选) 如图所示,一倾角为 45的斜面固定于墙角,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于图示位置,需加一水平力 F,且 F 通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一定受墙水平向左的弹力B球可能受墙水平向左的弹力C球一定受斜面通过铁球的重心的弹力D球可能受斜面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弹力2(单选) 如图所示,一重为 10 N 的球固定在支杆 上端,今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的拉力为 ,则 对球的作用力( )A大小为 B大小为 10 向与水平方向成 53角斜向右下方D方向与水平方向成 53角斜向左上方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计算摩擦力时首先要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 9、由公式 FF N 计算,应用此公式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 为动摩擦因数,其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 N 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2静摩擦力的计算(1)它的大小和方向都跟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密切相关,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 直接关系,因此它具有大小、方向的可变性,变化性强是它的特点,对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 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平衡、加速等 ),由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2)最大静摩擦力 物体将要发生相对运动这一临界状态时的摩擦力它的数值与 正比,在 变的情况下,F 10、滑动摩擦力稍大些,通常认为二者相等,而静摩擦力可在 0F 变化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人重 600 N,木块 A 重 400 N,人与木块、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他与木块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滑轮摩擦不计,求:(1)人对绳的拉力大小;(2)人脚对 A 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审题突破 人和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分析受力时能不能视为一个整体。 求人脚对 A 的摩擦力时二者还能视为一个整体吗。 课堂笔记规律总结 (1)在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一般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进行分析(2)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是运动的(3)摩擦 11、力阻碍的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摩擦力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即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3(多选) 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物体质量相等,它们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三个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为零,方向向右B三个物体只有 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CB、C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B、C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4(多选) (原创题)如图所示,斜面 C 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斜劈形物体 B 放在斜面上,小物块 A 放在斜劈形物体 B 的水平面上,在不为零的水平力 F 作用下,物体 A 与 B 均保持静 12、止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对物体 B 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B斜面对物体 B 可能没有摩擦力C斜面对物体 B 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物体 B 可能受到三个力轻弹簧模型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该得的分一分不丢。 规 范 解 答 位于 A 点和 B 点时物体受力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设弹簧原长为 点时:k( 0)(4 分)在 B 点时:k( 2)mg (4 分)两式相加得 k( 2)2代入数据得 2 分)答案模感悟 中学物理中的“弹簧”和“橡皮绳”是理想化模型,具有如下几个特性:(1)胡克定律 F的 x 是指弹簧的形变量(2)轻:即弹 13、簧(或橡皮绳)的质量可视为零由此特点可知,同一弹簧的弹力大小处处相等(3)弹簧既能受拉力,也能受压力( 沿着弹簧的轴线),橡皮绳只能受拉力,不能受压力(4)由于弹簧和橡皮绳受力时,其形变较大,发生形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弹簧和橡皮绳中的弹力不能突变但是,当弹簧和橡皮绳被剪断时,它们所受的弹力立即消失5(单选) 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 木块 1 和 2,中间用一原长为 l、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 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Al Bl (m1m 2)kCl Dl k( 摩擦力认识的两个误区1误认为 与接触面积有关范例(单选)如图所示,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