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教学设计: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让学生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能深刻理解乘法分配律,并合理运用。 教学准备: PPT、课堂 作业纸等 课前谈话: 1.师生互动。 第一次和我们班同学一起上课,我很高兴,你们高兴吗。 谁愿意和郭老师握个手,交个朋友。 现在 XX是我的朋友。 XX是我的朋友。 谁能把这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意思不变。 我又多了个朋友, XX也是我的朋友。 谁能把三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意思也不变呢。 XX、 XX、 XX都是郭老师的朋友。 谁又能把刚才这句话分成三句话,意思不变。 2.教师小结。 看来中国语言很神奇,两句话,三句话变一句话;一句话变三句话,形式虽然变了,但意思一点儿也没变。 其实数学上也有类似有趣的现象,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教学过程: 一、 搭建平台,理解相等 同学们表现得这么积极,老师要奖励给大家一些笑脸。 看看,上面一共有多少个笑脸,你们能算吗。 谁来口答综合算式是怎么列的。 1. 出示: ( 1)学生口答算式,教师板书。 ( 2)追问:这里的 3 和 4 为 什么可以先加起来。 得出左边算式有 7 个 8,右边算式也有 7个 8。 师小结:根据乘法意义我们发现这两个算式是相等的。 板书:“ =” 咱们班的同学真厉害,一下子就用两种方法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下面的 2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请你都用上 2种方法,在本子上列出综合算式。 2.出示: ( 1)学生汇报算式,教师板书。 ( 2)先说说第 1题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课件辅助演示。 师小结:借助图形,我们知道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相等的。 板书“ =” 再说说第 2题两个算式的数量关系式,课件出示关系式。 师小结:根据数量关系式,我们发现这两个算式的结果也是相等的。 板书“ =” 【 设计意图 :乘法分配律的建构基于丰富的素材,这 3道题的练习不仅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也唤醒了学生的学习经验。 引导学生分别从乘法的意义、图示、数量关系来理解两个算式的相等,为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建构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 二、探索新知,发现规律 同学们,有没有觉得黑板上的三组算式长得很相似。 1.看一看,初步感知式子特点 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它们之间都有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