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本内容摘要:

武汉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本 1武汉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 院系名称 新闻与传播学院 专 业 新闻学新闻理论方向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一、本课题研究背景近年来,各类企业组织危机频发,从强生、宝洁、雀巢等大型跨国公司,到冠生园、巨能钙、康师傅“水源门” 、三鹿奶粉等具有国内知名品牌产品的民族企业,都不同程度遭遇了由产品问题引发的各种危机。 科技日益发达,全球化进程加快,公众权利意识高涨,以及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等都是引发危机的诱因,而传播快、渠道多、受众广、影响深的大众传播环境成为诸多因素中的重要一环,传媒的发达加速了危机的蔓延,扩大了危机的冲击面。 甚至危机真相未明之前,某些媒体的失实报道造成一种“媒介审判”的效果,直接冲击了企业的形象,形成了由媒体、企业、公众等多种利益相互争夺的危机情境,也引发了媒体与企业间的深层矛盾。 二、本课题研究意义1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目前,基于企业危机频发的现实状况,越来越多的管理学、公关学、传播学的教授或学者开始把目光投向危机传播领域,多数研究集中于从不同学科视角对危机概念的厘清和阐述以及从企业管理角度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 但是,从传播学视角审视大众传媒在危机建构中的作用,特别是媒体如何影响了危机情境的形成,以及“企业一媒体一公众”三方在危机传播中的互动格局等问题尚无深入研究。 当企业遭遇危机时,如何及时与媒体进行沟通以避免更大损失,如何通过有效公关重塑企业形象,以及如何借助媒体的力量化危机为“转机”,成为很多企业领导者正在求解的现实问题。 而从危机传播理论出发,探寻媒体对危机的建构过程和呈现方式,解析媒体在危机传播规律下的报道特点,反思大众传媒在危机报道中的不足,重构媒体与企业的和谐关系,无疑是一个具有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2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进入了第五个危机高发期。 自然灾害、生产事故、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以及人民内部的各种冲突和矛盾、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国际恐怖主义等等来自方方面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危机,正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严峻考验。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有效应对各种自然2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这是党中央在全面分析我国公共安全形势的基础上,居安思危、审时度势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能否通过有效的危机传播来预防和化解危机,协调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冲突,直接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 本文在对现实进行考量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具体措施,这亦正是本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三、本课题前人研究成果综述早期的危机传播研究多数集中在个案研究, 从事危机传播研究的学者多为管理、公共关系学的教授或学者。 他们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解决企业在现实中面临的一个个具体问题,比如在危机中如何保护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如何制定危机传播计划,如何进行危机演习和训练,危机后信息传播有效性的分析等等。 英国学者迈克尔·里杰斯特的危机公关一书通过剖析企业危机管理的一些案例,总结有关的经验。 它侧重探讨危机管理的策划、准别和训练,并由此向企业提供一些实用的危机管理准则。 它囊括了那些研究危机管理和处理过重大危机的专家的经验之精华。 美国学者罗伯特·希斯的危机管理一书对危机管理的四个方面进行了有机的整合,突出了危机管理者遭遇危机时必须有效完成的工作。 基本的危机管理包括危机管理者考虑如何减少危机情境的发生,如何做好危机管理的准备工作,如何规划以及如何培训员工以应对危机局面,并从中很快复原。 著名的危机公关专家提莫斯·库姆的危机传播与沟通一书中探讨了危机管理的基本路径之一:议题管理。 他认为这既关联到危机管理的基本理念,又可操作化为危机管理的具体行动。 议题管理可以区分为前置管理、中间管理和后置管理。 三类议题管理皆指向一个目标:引导和控制危机舆论,创造有利的危机管理环境。 诺曼·R·奥古斯丁的危机管理一书收集的八篇文章阐述了如何处理商业环境中的一些困难情况、危机和其他敏感问题的最新理念。 史安斌的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一书运用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心理学、语言学、修辞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概念和理论框架,结合大量生动的案例,从理论和实物两个方面对危机传播和新闻发布进行探讨,试图对危机传播和新闻发布中的一些原理、规律和策略进行总结和归纳,旨在为政府的主管领导、新闻发言人、新闻官员、公共信息官员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建构和实际操作中的指南。 胡百精的危机传播管理一书比较全面地总结、梳理了国内外危机管理研究的成果,合理地将传播学的观念、原理和方法“移植”到危机管理研究之中,全书建立在一个核心假设之上:沟通关系与利益关系是组织与利益相关者全部契约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而危机管理实质上就是对异化的沟通关系和利益关系进行重构和再造的过程。 该书比较妥当地处理了理论探讨与实践应用的关系并对危机管理这门3学问进行了创新,提出了“4C 假设” 、 “3F 假设”等一些新的论断。 前者旨在揭示沟通、利益、共识和契约的内在联系,后者旨在突出危机传播流中与信息流和影响流杂糅一体的噪音流。 吴宜纂的危机传播:公共关系与语艺观点的理论与实证一书采用危机公关策略以及消息来源策略为理论基础,研究包括公共关系和语艺两个方面。 四、本课题研究内容提纲本文选择从传媒和企业的二维视角来解析两者在危机情境中的各自立场和利益的博弈,通过探究企业对媒体的有效沟通策略和引导媒体的专业精神的回归,最终使二者统一于危机传播中的沟通环节。 具体研究框架如下:1从传媒视角而言,根据李普曼的“拟态环境”和梅洛维茨的“社会场景”理论,解析传媒在危机建构和危机情境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我国大众传媒在危机报道中有违传播规律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不足,重塑危机传播中大众传媒的专业形象。 2从企业视角而言,根据传播学上的议程设置理论以及公关学中的形象修复理论、沟通理论和危机反应策略,探寻企业在危机处理中的有效管理模式,特别是针对媒体的沟通策略。 3从传媒与企业关系而言,通过对二者的利益关系和危机环境的分析找出二者的矛盾本质及冲突原因,根据危机传播规律和双方特点的解读,建构媒体与企业和谐的危机传播新体系。 引言 建构媒体与企业危机传播新体系的现实意义一问题的提出二研究现状三研究框架第一章 大众传媒对危机情境的建构作用第一节 危机的媒介建构一事实建构:传媒对危机的选择性报道二意义建构:传媒对危机的结构性阐释第二节 从危机事件到危机情境第三节 危机情境中企业与媒体的博弈一企业与媒体的关系二企业与媒体的冲突三企业与媒体争夺话语权第二章 企业针对传媒的危机公关与媒介管理第一节 传媒的危机议程设置与企业的议题管理一危机议程设置的特点分析4二企业议题管理的效果分析第二节 企业的形象修复策略与危机沟通一企业形象修复与危机反应策略二危机沟通与说明性资讯第三节 危机公关的媒体选择一以主流媒体突出企业的地位二以地方媒体加深企业影响力三以网络媒体扩大企业认知面第三章 危机传播中媒体的专业逻辑与报道失范第一节 阶段式危机传播规律与媒体报道权责一危机潜在期的环境监测与危机预警二危机突发期的舆论引导与维护稳定三危机蔓延期的信息沟通与关系协调四危机解决期的经验总结与社会反思第二节 大众传媒在危机传播中的报道失范一错误预警与失实报道二媒介审判与非理性报道第三节 危机报道中媒体形象的专业塑造一把握危机信息管理的客观性与平衡性二提高危机报道主体的专业素质与责任意识三加强对危机受害者的心理辅导结语 建构传媒与企业间和谐的危机传播新体系参考文献致谢五、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研究步骤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综述法、内容分析法或文本分析法。 本课题列出了初步提纲,然后根据提纲开始查阅、收集所需要的各类文献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在学习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加深自己对主题的认识。 基于理论建构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本文选取了近年来几个典型的企业危机,包括杜邦特富龙事件、雀巢碘超标、肯德基苏丹红事件、康师傅“水源门” 、三鹿奶粉事件等进行针对性分析。 这些案例都体现了在危机传播中媒体与企业之间或冲突、或合作、或对立、或妥协的关系,深刻揭示了作为危机主体的企业和作为沟通渠道的媒体的互动在危机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试图从对企业危机的全景审视中把焦点对准媒体与企业的关系建构这一主题,分别对企业和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特点、策略、方式以及不足进行分析,以期建构一个企业与媒体间的危机5传播新体系。 六、参考书目1【英】迈克尔·里杰斯特:危机公关,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2【美】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3 吴宜纂:危机传播:公共关系与语艺观点的理论与实证,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 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5 (危机传播与沟通,林文益、郑安凤译,台湾风云论坛出版社,2001年版6 刘刚:危机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7【美】诺曼·R·奥古斯丁:危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8 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9 孙玉红、王永、周卫民:直面危机:世界经典案例剖析,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10 李普曼:舆论学,华夏出版社,1989 年版11 陈力丹:舆论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年版12【美】韦尔伯·施拉姆著: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13 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华夏出版社,1990 年版14 张咏华:大众传播社会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5 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16【荷】托伊恩·克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 年版17 喻国明:喻国明自选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8 居延安:公共关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9【美】塞弗林、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20 阿奇·B·卡罗尔、安·K·巴克霍尔茨,企业与社会伦理与利益相关者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21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6七、指导老师审查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